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科技 [图]东莞饭店引入机器人服务生:每个10万/一个顶仨

Discussion in '新闻聚焦' started by 漂亮的石头, 2015-12-30.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Staff Member

    Joined:
    2012-02-10
    Messages:
    487,979
    Likes Received:
    47
    “顾客您好,你点的菜已经到了,请您端一下。”位于大朗汽车站入口处二楼的湘满大朗湘菜馆,可以看到一位特别的“服务生”。湘菜馆店主谭惠告诉记者,这是店里花了20万元引进的两位机器人服务生,平均一个服务生10万元。 记者走访证实,这也是全镇第一家引进机器人服务生的餐馆,此举标志着“机器换人”已从生产车间进入到大朗的第三产业。


    [​IMG]

    但对于广大餐馆来说,这种机器人服务生明显是噱头效应多于实际作用。​

    明亮宽敞的湘菜馆里,湘乡文化跟科技文化自然融入,机器人服务生有序地忙碌着,偶尔发出“顾客您好”的声音,萌萌哒的。大厅内还摆放了一些时尚“小红人”雕塑,更增添了时尚感。​

    “第一次来体验机器人送餐服务,蛮新鲜的。”一位用餐顾客告诉记者,获知这家餐厅引进了机器人服务生后,他带着家人来体验,他的儿子还跟着餐桌上的智能机器人一起跳“小苹果”,非常开心。​

    [​IMG]

    “开毛织厂的时候,我的工厂是最早一批机器换人的企业,我深刻体会到机器换人的实惠。”湘菜馆店主谭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开毛织厂的时候,一台横机可以抵10个工人的劳动力;如今引进机器人服务生,也可以一个顶三个人用。​

    据悉,引进机器人服务生,这家湘菜馆花了10万元每位。“短期投入是大了些,但长期来看还是非常实惠的,把成本节约下来,我们可以更好地注重品质,把实惠回馈到顾客身上。”谭惠说。​

    谭惠出生于军人家庭。18年前她辞去了湖南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只身来到大朗创业,她的第一次创业选择的是毛织行业。吃苦耐劳,敢打敢拼,凭着一股精神,她的毛织厂一度风生水起。​

    “每年产销国外毛织物达400多万件,每个星期出货柜4个左右。”在谈及她曾经的“织”业生涯,谭惠一脸自豪,她告诉记者,当时她的工厂拥有600多名员工,她生产的大朗毛衣卖到了俄罗斯和意大利。2008年金融危机,谭惠毅然转行,从此她离开了毛织生产车间,转身走进了餐饮行业。​

    谭惠告诉记者,接下来,她将陆续引进4台送餐机器人,并引进会唱歌、跳舞、玩萌的小机器人。同时,她也筹划在周边多开几家分店,把生意做大。​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