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胎死腹中的「虫」为悲剧 林业杰oOOo,蛜蝛在室,蠨蛸在戶 (知乎日报注: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4 月 28 日,世界知名膜翅目研究杂志 Journal of Hymenoptera Research 发表了一篇文献,首次描述了一种姬蜂,这种姬蜂有何过“虫”之处?能够获得如此关注度呢? 上图就是 Camera lunavenatrix sp. n.(对,属名就是照相机,种名则是月亮+女猎人的意思)。上雌下雄,比例尺 0.5mm。虽然长相其貌不扬,但它却是目前所发现的第一种专性寄生蜘蛛卵囊的寄生蜂。 下图则是它那倒霉的老东家,拟扁蛛科 拟扁蛛属 Selenops cocheleti。从巴拿马至阿根廷都有它的身影。生性隐蔽,白天里躲在树皮缝隙之中,夜间出来捕食。很遗憾笔者至今仍未能够亲手捕捉到拟扁蛛科成员。 在繁育时,此种拟扁蛛会小心翼翼的织好卵囊。卵囊的结构可以看成一个枕头,最内部是卵,接着由一个丝囊包裹。丝囊的外边又有一个更坚硬的丝囊继续保护卵囊。A 是卵囊外观,B 是卵囊的内部结构。 雌性拟扁蛛在产卵期间有护卵习性,那么寄生蜂是如何寄生卵囊的呢?研究人员有两种假设,第一种假设是由于雌性拟扁蛛在胡乱期间仍会在夜间出去捕食,因此这期间便是卵囊最脆弱的时候,寄生蜂便趁虚而入进行产卵,第二种假设是由于膜翅目的演化速度较快,此种寄生蜂演化出了可以不会使蜘蛛察觉的接近卵囊的方法。由于缺乏相关观察,因此目前暂且没有定论。 下图则是卵囊被寄生后惨绝人寰的景象,此种寄生蜂的特点是一旦被寄生,便会将蜘蛛卵囊内的蜘蛛给团灭,一个卵囊可养育 2~4 个寄生蜂。 不仅有寄生蜂会寄生蜘蛛卵囊,还有几种昆虫也会把蜘蛛卵囊当作温柔乡。 较为知名的便是螳蛉了,所有的螳蛉幼虫时期均在蜘蛛卵囊内度过,当螳蛉孵化之后,便会寻找蜘蛛卵囊侵入,在卵囊内以蜘蛛幼体为食。但与 Camera lunavenatrix 不同的是,螳蛉并不是专性寄生,对寄主没有太大要求,只要是蜘蛛就可。同时,惨遭寄生的蜘蛛卵囊可能并不会团灭,取决于螳蛉的食量(吃货毁灭世界)。 汉优螳蛉 Eumantispa harmandi A 为螳蛉的初龄幼虫,足部发达,便于寻找寄主。B 则是高龄幼虫,为适应寄生生活足部退化。此种改变称为复变态。 初龄幼虫入侵蜘蛛卵,感谢 yellowman 拍摄并授权本人使用图片。 螳蛉 2 龄幼虫取食蜘蛛幼体,可以看到步足极度退化。感谢 yellowman 拍摄并授权本人使用图片。 低龄与高龄幼虫混杂的取食场面。感谢 yellowman 拍摄并授权本人使用图片。 在鳞翅目中,也有类似现象发生:澳大利亚的一种蛾类 Anatrachyntis terminella专性寄生络新妇属 Nephila edulis。在被蛾侵染后,络新妇的卵囊孵化率便会下降大约 80%,和寄生蜂相比,此蛾算是很仁慈的了。 下图便是 Anatrachyntis terminella。看起来其貌不扬,但生活史却十分奇特。从卵至蛹会一直在蜘蛛卵囊内度过。 它那可怜的老东家: Reference: Austin AD (1977) A note on the life history of Anatrachyntis terminella (Walker) (Lepidoptera: Cosmopterigidae), whose larvae are predacious on the eggs of Nephila edulis (Koch) (Ara- neae: Araneidae). Australi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16(4): 427–428. doi: 10.1111/j.1440- 6055.1977.tb00134.x Villanueva-Bonilla, G. A., Onody, H. C., Santos, B. F., & Vasconcellos-Neto, J. (2016). First record of egg sac predation on a wall crab spider Selenopidae (Araneae) by the wasp Camera lunavenatrix sp. n.(Ichneumonidae, Cryptinae). Journal of Hymenoptera Research, 49, 65.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