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学校主题是法律。 我猜黛律师读书的时候,可能很接近下文这种状态? 文末还有更多好学校推荐,记得关注。 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知乎用户,见习诉讼律师 答主法大法学大三在读,在这个答案里面我尽量避免重复可以百科的或常识性的内容。若有不严谨或主观性较强之处,请多包涵。 1、梗概 中国政法大学,校友口中的“法大”,其余人口中的“中政 / 中政大”,黑子口中的“昌平法律职业专科院校”,特色且唯一特色是法学。为了改善偏科现象陆陆续续增加了一些专业,其中勉强不算坑爹的只有德语专业。其余的专业,比较鸡肋。除非:①你渴望这个学校的名头;②你可以吃苦,辅修法学。 校史、学院设置、专业设置,可以百度百科。 2、硬件 (1)整体 小,比许多地方的超级中学都小。 偏,地处北京六环外的昌平区,靠近长城,距离五道口 40min 车程,地铁还未开通到学校门口,附近有一个档次中上的商业 Mall。 破旧,90 年代电视剧电影取景地(真的),最崭新的教学楼是逸夫楼。教室少,图书馆小,教学楼内有空调。 校园绿化少,色调以土黄砖红为主。当然你可以拿其他答主的单反照片打脸,但经过精心专业取景、处理,再丑陋的东西都有惊艳的一面。可我实事求是的说,法大校园真不算美。还记得《三体 2 黑暗森林》里,面对着“唐”号正在建造的巨大舰体,吴岳心中首先浮上来的是什么想法吗? “怎么看上去这么旧啊……” 对,就是这样。 (2)住 校外男寝 4 人间上床下桌,其余校内寝室皆 6 人间上床下床【改正:校内也有 4 人间】,寝室内基本没有学习空间,无空调,有宵禁断电断网,网速尚可,夏天极为煎熬。大澡堂,4 个口味一般的食堂。 (3)学 一个法大的法学专业学生,标准的四年是这么度过的。 大一到大二,茫然的学;大三上学期,开始纠结于未来的出路:考研 / LLM / 工作;大三下:准备司考;大四:实习、找工作 / 考研 / 准备 LLM。 其他答主也提到,法大选择考研的学生数量是非常多的,毕业参加公务员的也很多。这不是说明法学的学术气息有多好,恰恰暴露了现在法大的一个缺点:缺乏一个官方的、系统化的、统一的、指导学生毕业后抉择去向的课程或组织。 许多人昏头昏脑的读了几年书,不知道自己读书是为了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一窝蜂的跟风考研,近几年又一窝蜂的跟风出国读 LLM。 学校没有做好领路人的作用(至少我没有感受到),所有的东西都靠自己摸索。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然大学的意义是在于培养独立自主之精神,但如果有一个尽职的师父,接下来会少走很多弯路。 对硬件详尽的介绍,可搜索“法大信息共享”。 3、软件 (1)师资 法学方面,师资非常强大,名师如云,几乎个个专业性极强,但近几年流失的人才也不少。大学英语老师比你们高中英语老师从各个方面都相去甚远。 (2)学生 在这里你接触到的都是一流水平的学生,跟国内一流名校相比几乎没什么两样,该有的素质几乎也具备。 这里的几乎,扣分在视野狭窄、综合性思维弱上。我的同学,有时候给我一种天真单纯的感觉,以法为天,一旦跳出这片天空就见光死了。 (3)学术氛围 这里的学术专指“法学”,氛围良好,老师的思想都很尖锐前卫,学生举办的活动也十有八九跟法律相关,还有各种辩论赛、学术论文大赛等。 其余的,如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在这里几乎找不到痕迹。 4、影响力 (1)国内 仅次于北大、人大,和清华、复旦不相上下。【评论中有知友提出排名有误。这个排名是我从知乎、土兔、寄托、绿舟等网站,汇总了就业市场对法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偏好,最后得出的大概印象,主观因素较大,不能完全代表真实数据。由于法大顶尖学生都有考研、出国的偏向,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选择就业的毕业生总体水平。】 (2)国际 尚可,不如北大、清华、复旦的学生,有时候甚至不如人大。 5、如果你有志于就读 CUPL 的法学专业,你要做好怎样的思想准备? 我前段时间劝走几个想来法大就读的高考生,建议他们就读同档分数的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校。 为什么? 因为读法律太辛苦了。 因为在中国政法大学读法律太辛苦了。 这个专业,极度需要苦学精神来习得知识,需要经济实力来让自己走出国门,需要丰沛精力来熬过就业初期的艰难。这个学校,又开放又闭塞,又前沿又落后,成于法也败于法,也称不上厚待学生。 一旦选择了,就没有回头路,因为这里几乎没有转专业的说法;而这个学校,也没办法在未来给你一路绿灯,更多靠你自己去拼、去学、去走出去,孤独奋战。 所以问问自己,有毅力和自制力吗?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吗?有做好生活上吃苦的准备吗?对法学真的有足够的兴趣吗? 如果这些你都能毫不犹豫肯定的话,那么恭喜你,你是法大的一员了。 Update 07/11 赞同 @高杉峻 对英语的说法。 之前说到这几年 LLM 热,其实不管出不出国,只要是准备从事法律相关行业,法律英语水平都至关重要。但对于英语,法大以及法大学生不能算重视,毫不夸张的说,英语不好是法大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最大短板。 ①四六级,首先是学校限制考生人数和参考年级,其次对刷分的态度也开始严苛起来。不准备出国的学生,6 级分数上 600 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上述的限制规定制约了这部分人在大学四年尽快达成 600+。 ②学校设置的英语课程,从老师水平到教材编写也不敢恭维。虽说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英语水平,但实际作用很小,依旧要靠自学。 ③校内这几年报考雅思的人数增多,可是美国 LLM 的 t14 要求的都是托福 105 以上,雅思成绩几乎没有作用。前几天听闻浙大牛人以托福下 110 为耻,我们法大的才摸到雅思的边,心情很复杂。 所以来法大,英语一定要懂得自学,还要在此基础上精通法律英语。 如果在法律英语水平顶尖的情况下学有余力,并且出国目标定在非英美国家,可以考虑学习一门第二外语。这一点可以咨询 @Sherrywxy 师姐。 PS. 就个人收集到的信息而言,想要在就业市场上要脱颖而出的话,英语方面需要:六级 600+/ 雅思 7.0+/ 托福 100+,法律英语不需要证件(因为作用很小),但是要会听说读写。 阅读原文 更多法律见长大学就读体验: 在西北政法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在华东政法大学就读有着如何的体验? 在西南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如果你还有对高校选择的困惑,看这儿,里面或许有你未来的学长学姐:大学就读体验 - 内容精选 - 知乎 和高考相关的其他精华内容,也欢迎关注:高考 - 内容精选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