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太阳不是一直在核聚变吗,为什么还没有炸掉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10-22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如果说核聚变不可控,那么太阳的聚变如何自我控制?

    [​IMG] 季索清,虚己游世

    太阳中心的压力主要是气体的热压、而不是辐射压。气体的热压主要是由于气体粒子的微观热运动产生的,而辐射压是光子提供且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当星体的质量接近 60-90 倍的太阳质量的时候,辐射压才开始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辐射压占主导的恒星,恒星恰好在稳定和不稳定的边缘(可以由 Virial theorem 得出系统的总能量趋近于 0,而稳定的束缚系统要求总能量小于 0);因而辐射压限定了恒星质量的上限。

    那么接下来,我关于这个问题再延伸一下:

    物理学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平衡稳定。在日常生活中,这两个概念差不多;但在物理学中,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下图中的两个系统(存在摩擦力和重力),两者都是平衡的;然而,只有左边的系统是稳定的。检验的方法是:用足够小的(“足够小”在下文有精确描述)尺度给两个小球施加一个扰动,那么左边的球会逐渐回到原来的位置,而右边的球会落下来。

    [​IMG]

    这个简单的例子却反映了物理学中关于稳定性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

    1. 写下系统的平衡方程;
    2. 引入一个足够小的扰动项,这里“足够小”指的是与系统尺度相比足够小。比如在上文的例子中,对小球的扰动幅度较之于当地的曲率半径要足够小;
    3. 线性化包含扰动项的平衡方程,并分析该扰动项随时间的演化情况。如果扰动项随时间衰减,则系统对于该扰动稳定,反之则不稳定。

    以上可能过于抽象,那么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男生追一个妹子。妹子不会那么轻易让男生得手,她们往往要考验该男生是否可靠;用物理的语言来说,就是检验男生的稳定性。检验的手段多种多样:赴约迟到,打电话发短信不回…… 这样一段时间后,如果这些扰动在男生身上能逐渐衰减——男生也许当时很生气、但之后能够一如既往地对妹子好,那么男生就通过了稳定性检验,妹子也就追到手了。

    友情提示:也许你看到这个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也想对妹子尝试一下——千万不要,因为你在第一步就失败了:你永远不能写下妹子的平衡方程。

    下面我们就可以分析太阳(乃至主序星)的稳定性了:

    太阳是平衡的,在这个平衡中对抗的双方分别是向内的重力和向外的气体热压,其中气体热压由太阳中心的核聚变提供。重力和热压在同一个量级上,Virial theorem 可以描述这个平衡。 那么为了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我们给系统施加一个扰动,比如让重力稍稍把太阳压缩一些,导致中心的密度升高一些。那么接下来的过程是:

    中心密度升高 -> 中心核反应加剧(核反应速率是密度和温度的函数)-> 核反应产能增加 -> 中心温度增加 -> 气体的热压强增加(热压强是温度和密度的函数)-> 压强稀释物质导致密度降低

    所以,我们从一个密度升高的状态,达到了一个密度降低的状态;这个过程是一个负反馈。负反馈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那么,是否存在对核聚变反应不稳定的星体呢?是存在的,比如白矮星。白矮星主要由碳和氧构成,由于其非常致密,中心起主导作用的压强不是气体热压,而是电子简并压。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需要具体了解什么是简并压,只要记住:气体热压同时是温度和密度的函数,但电子简并压仅仅是密度的函数,与温度无关

    同样的,我们稍稍把白矮星压缩一些,接下来的过程是:

    中心密度升高 -> 中心核反应加剧(核反应速率是密度和温度的函数)-> 核反应产能增加 -> 中心温度增加 -> 简并压不变(简并压不是温度的函数)但核反应速率增加(核反应速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 更多核反应产能 -> 更高的温度 -> 更大的核反应速率 -> 更多核反应产能 -> 更高的温度 ... -> 爆发成热核反应型(Ia 型)超新星或坍缩成中子星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系统的正反馈是不稳定性的来源。

    值得指出的是,白矮星由于中微子冷却快于中心的核反应,白矮星一般是渐渐冷却下来的,所以是稳定的;只有通过一些特殊的物理过程(比如撞击或吸积),使得核反应突然超过中微子冷却,才会导致不稳定从而爆发为超新星。

    像太阳这样的小质量恒星,由于质量小,中心温度也就低(又是 Virial theorem 给出的),反应到碳和氧元素就终止了,最终会形成白矮星。对于大质量恒星,中心的密度温度足够高,会一直反应到铁元素。由于铁的聚变不但不提供热量、反而吸收热量,原本平衡中热压强的一方就消失了,引力占主导从而坍缩成中子星 / 黑洞或者爆发成核坍缩型(II 型)超新星。

    另一个正反馈的例子,是暗能量模型。我们从日常经验中知道,比如一个气球,如果温度不变而我们把气球体积变大一些,气球内部的压强会减小,所以气球体积会变小直到恢复到原来的体积,内部和外部气体的压强重新得到平衡。

    但对于暗能量,当体积变大时压强不是减少、而是增加。所以这个不稳定的过程是,体积变大 -> 压强增加 -> 体积变大 -> 压强增加… 因而,宇宙在暗能量的作用下是加速膨胀的。

    最后,再回顾一下回答中提到的一些很有意义的物理思想:

    • 平衡与稳定的概念及其检验;
    • 负反馈、正反馈和稳定性;
    • “足够小”、“足够大”的表述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要与相关的系统尺度的比较才有意义:比如在物理中,我们说星星离地球很远,是把星星的距离和地球半径比较而言的;说水很深,是把水的深度和水波的波长比较而言的。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