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视剧《琅琊榜》? 谢天竞,传统文化 | 微信公号oh-rah 学术吐槽良心大作《琅琊榜》的处女座道具组。 首先,标题的隶书写得好,蚕头雁尾很夸张。 总体是赞赞的,比起其他不堪入目的国产电视剧,简直是大大的良心!当然啦虽说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我比较挑还是要吐些槽,就客观的说一说吧。有谬误请大家不吝赐教。 不对剧情作评论,专心说道具。 先来看看故事基于的历史背景。 虽然叫做架空,但是总有个国号和故事原型的。 琅琊榜基本是讲南北朝的南梁(蓝色):南梁的国姓是萧,并非一统(西北都有其他国),有兄弟夺嫡之争,都城在建康(现在的南京); 相比之下,剧里国家叫大梁国。国姓也是萧,首都叫金陵(南京?),整个剧是关于兄弟夺嫡的。南北朝时期主要沿用汉制,从建筑宫殿到服装都是。 所以,整个剧组基本是尊崇当时的时代风格,并且还是高度还原的。当然啦因为是架空嘛,道具组可以自由选用各个朝代美的东西组合了进来。 我们看【宫殿】,制景还不错,是这样的: 而我们看国博里面,前朝的陶制院落,是这样的: 有建筑细节的魂瓶,这样的: 挺像。 【服装】大概两种风格走,一是遗俗汉朝,沿用比较繁华靓丽的汉服;二是受北方少数民族和其他西方民族的影响,袒胸露臂,追求舒适随意。所以结合起来,就是宽大版的汉服。男子上着衫子袍襦,下裳多穿裤裙。这样的:(《北齐校书图》局部) 剧里所有的人都基本汉服的,且不说正统与否,都挺好看的: 且,有着正确的细节: 比如说有一位答案中写过的斜襟、贵族的佩玉、常服和礼服的更换。 我在这里说一说【纹饰】。我们常见到的有草龙纹(弯弯卷卷的)、夔龙纹(方方正正的),确实在贵族皇族的服饰上有: 当然啦,也有些比较仿真的龙。 誉王的这条龙……啧啧啧,这大眼睛,像清朝的哈哈。 再说【冠】,魏晋时期冠帽也很有特色。汉代的幅巾(不戴冠,只以一块帛巾束首)依然流行,冠与汉代略不同的是在于帻后加高,体积逐渐缩小至顶,时称“平上帻”或叫“小冠”。 小冠上下兼用,南北通行。如在这种冠帻上加以笼巾,即成“笼冠”。 陶俑是这样: 还原都是相当不错的!特别要说的是主人公的这一顶,我看了好久,很是喜欢啊: 两块白玉诶!而且细节是类似一个兽首,雕刻极其良心。 作为长发想束发的,好想要一个! *在古玩店看到一个类似的青玉发冠,如意纹雕刻,大概是清朝风格,细节精美线条挺拔,特别喜欢。老板见我喜欢要价 15 万……遂滚粗。 剧组真的好样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制式略高。京城里那么多皇宫贵族尚是漆器、铜鎏金、银冠,你一个「江湖人士」戴玉冠,不怕太高调么 lol。 国博古玉厅的玉冠、玉钗: 这个冠是上三代的,太高。 琮式玉钗。 然后来说【铠甲】和【武器】。 铠甲基本都非常好看,南北朝制式是这样的: 陶俑: 跟我理解的大致类似。只不过个人认为受制于当时的经济水平与生产能力,禁军和将领好说,普通士兵和族兵应该是没有铠甲的,当然电视剧要好看嘛所以全是 bling bling。 这里为了好看呢,铠甲还是普遍偏向唐朝的【明光甲】风格。比如靖王铠甲,帅是真帅,但是是唐代风格(不要说日本)。 郡主的【板甲】: 好看!不过其实中国古代不太有板甲,这甲类似隋朝「披挂式」胸甲……那俩突起是为了显示郡主有胸么 hia hia。 【锁子甲】 锁甲这是很美的!锁甲最早记载见于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是西方传过来的,又废工废料,所以当时这货逼格贼高,一般将领不会有。 后来还看到了蒙大统领的日本头盔 = =b,真的不喜欢蒙大统领戴日本头盔…… 说到【武器】,我觉得都要向《权利的游戏》看齐,里面的道具做的真精美啊。 《琅琊榜》的剑都是龙泉造的,汉剑制式基本正确,也算是精美。 非要挑的话就是龙泉痕迹略重,假装是铜的装具塑料感比较强。 两条血槽是不错的,可惜是机器磨的略现代了。 小匕首很不错,纹饰精美制式正确。 来说一个我不太喜欢的部分: 抓两个蒙面剑客的部分,弩兵包围了他们。 弩剑射出去是特效。弓片在射箭之后按理说要回弹的,但射出后还是向后弯曲的。略不满。另外能用剑挡开弩箭也不满。本来以为能射死二人呢……傲娇脸 (= ^ = ) (哼!) 然后谢某说说电视剧比较难还原的:【建筑】和【家具】 难,是因为要道具组重新做一套太贵了嘛;即使有经费,对于这种靠上三代的时代,忠实还原实在是太难,对于专业团队尚是挑战,所以《琅琊榜》已经不错了!(是要挑刺总是能挑出一大把的) 那个时代,主要还是坐于席,卧于很矮的床。房间里主要铺设的是床、榻、席、凭几、香几、箱一类的低矮家具,还有烛台和香薰灯生活用具。还没有什么硬木家具,基本都是陶器漆器。 美!这个镜头总觉得在哪个电影看过,琅琊榜有很多这样的中心构图,都很不错。 宁国侯府门口有两个……雕像,姑且称为石狮子吧。首先不可能是铜的,哪儿来那么多铜啊;然后在那个时代,石狮子叫做「辟邪」,是很精美的,即使过了千年仍有很多细节。 对比一下剧里的略丑。 而且辟邪是「镇墓兽」……一般不会放在家门口咧……= =b 不吉利。其实在大理寺或者天牢这样的门口放一对是正确的。 然后谢某就要说到【家具】: 床榻,正确,但感觉大统领还是有钱置办个胡帐的,要不晚上进蚊子。 席、几,正确。后面的屏风高度正确;桌上的东西先不提。 誉王这个「几」,点赞!意思很对。 山东曹植墓出土的陶几,跟上面那个几乎只有大小区别。 当然,也有其他时代的家具: 这个屏好是好看,不过当时的屏这么高的应该没有,雕刻设色也是清代风格。应该是清中期的「黄杨木镶百宝绘屏」一类的。不过姑娘抱着琵琶是真好看,可惜意思跟陶俑不是很像~ 有朋友评论说「宋代前琵琶是横着演奏的」。 我最爱的明式家具,虽然感觉诡异点但毕竟是男主宅,可以有:条案和圈儿椅。其实当时坐在席上一般会靠一个「凭几」,就是一个立在地上的椅背,因为一直坐地板会累嘛。 下面这个有点明式的闷户橱的意思,这种高度和制式始于宋代之后: 院子里的高桌和石墩,也始于宋代之后。 (那个茶壶待会儿我就轮到你) 【皇室用具】 总体来讲不够精美。比起大而规整,更可能是小而精美;特别是这个吴越之地,艺术造诣其实很高,不像古时北方一些大老粗的文明。南梁享国时间短,战事纷乱,应该大部分铜拿去做武器了,所以应该是以精致雕刻的漆器、玉器和陶器为主。 当时的砖雕精美到这个程度,让电视剧赶上确实为难了。不过有个细节还是不错的: 这个地砖点赞。不过,宫城的门取个好听的名字好不好,你看故宫,「午门」、「神武门」,都多好听啊,这剧里面…… 像路牌一样标注了「宫城」啊!好像刷自己作为城门的存在感一样 = =,表酱嘛... 【书法】御题“护国柱石” ……………… 这是人家梁元帝萧绎御笔绘制的!你看看人家的绘画水平!书法水平!我不找大图了自己去博物馆看,字儿很好的! 啊,对了。 = =b,郡主大姐,这 TM 字体不一样啊,导演为了区分字迹真的拼呢~ 看得到诚意呢~ 「你要看出字体不同哟你看你看好明显」哈哈…… 啊,还有,虽然那时纸已经很普及了,但是苏先生想看看竹简的心我能理解。 你能把书卷展开看,别光拿着装逼好么!= =b 【女人】 女人们是美的啦,不忍心吐槽呢!只不过美得很多样化! 觉得靖王妈妈好像唐画! 瘦版的!很美呢~ 【茶具】 Oh snap,这个我熟悉一点的领域,剧组正好疏忽了。这里稍微吐狠一点,请不要介意,一大波吐槽正在靠近中: 首先是男主常用的侧把汝窑小壶…… 我觉得这实在是太鲜亮了啊。惊艳的汝窑颜色呢,南梁是万万烧不出来的。唐代的秘色瓷惊艳天下,尚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宋代品味清雅,真正汝窑的颜色如同天青,感受一下这尊贵的颜色: 这个壶,好像淘宝也见过呢…… 南北朝时期能少出的青瓷是这个色儿: 就这么多青色,多了没有了! 除了茶壶,几位公子喝茶的茶杯也是明代之后的小茶杯: (还是宋朝之后才有的葵瓣口呢) 南梁那个时候的饮茶还不是在壶里泡茶倒在小杯里喝~ 有没有看过谢老师的「唐宋茶道」视频~ 哈哈 唐代著名黑暗料理:茶 -《古人真会玩》第五集。 当时的茶碗是这样的: 然后,混搭的比较厉害的还是这部分: 定窑,嗯,定窑,宋朝官窑的名字,讲出来了呢。 薄胎,嗯,描青花,也讲出来了呢! 早期青花在唐代始有原型,唐朝时胎质疏松,能做出来就不错了更别提薄胎…… 这种酒杯基本是清朝常用的。 等等! 这尼玛青花在哪儿呢?俩都是白的啊! 然后我见到了前一段见过的熟悉的公道杯。 (again,南梁时泡茶不用公道杯) 之前团队问我们要不要卖这个?我说不要,这个太丑,以后也不考虑。 然后…… 等等! 尼玛紫砂壶在哪儿呢?这壶不是白的么? 然后再提一下这个铜手炉。手炉是好看的,也是实用的东西,不过是在唐朝发明的…… 那时候打仗,铜那么不够用,给体寒的苏先生铸炉暖手,真的好高调呢~ 当然啦,「架空」嘛「架空」,所以也不存在什么有和没有~ 不过,若道具都按古制制作,会更显古朴厚重的年代感。 你说要是聘我去给他们剧组做道具多好玩啊 lol,么么哒! 哦对了,这是我的公众微信:ooh-rah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