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杰克船长有可能凭此电影冲击奥斯卡吗?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10-29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如何评价电影《黑色弥撒》 (Black Mass)?


    德普大叔有没有机会提名奥斯卡?

    [​IMG] 碎瓦,海员/一本道天真道长(出海中)

    [多图剧透预警]

    没有。这样一个有传奇色彩的好故事(黑色弥撒主人公原型 - 詹姆斯巴尔杰介绍(剧透)(黑色弥撒 影评)),拍的居然比《The departed》(无间道风云)烂的多,编剧先得担上责,然后是执导、剪辑,非常缺乏调度能力和推陈出新的勇气,全片能称道的只有配乐,能拿出来说一说的只有镜头了。

    今天给大家玩个拉片。不过不是剧情拉片,用镜头拉,聊聊电影的 Framing(构图)、Lensing(透视)和 Screen depth(置景区间),来探讨其中的意趣。从镜头语言上来看,《黑色弥撒》具备传统的好莱坞风格,也有向旧黑帮片致敬的意向,但是,止于平庸。

    黑帮片的开头如何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片的气质,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教父》,以盛大的婚礼开头,正符合原著的开篇语:“在巨大的财富背后,都隐藏着罪恶”。这个婚礼越奢华、越喜庆,越可反衬后续的凄凉和残忍。而《黑色弥撒》的开头呢?

    [​IMG]

    一盘正在运转的录音带,镜头在眼高(Eye height)的审讯人员和罪犯面部特写,这是非常规矩的一个开头,规矩到无可指摘,好像就是碎碎念:我要拍纪实,我要拍纪实,我要拍纪实……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开始从头清算,这样的感觉非常乏味。

    [​IMG]

    然后进入酒吧叙事,镜头高度为 Waist height(腰高),黑帮片酒吧场景最常用,远近兼顾。

    [​IMG]

    [​IMG]

    主角亮相,又是个特写!虽然是做了背景处理(靠墙、弱光)和细节刻画(配角不停的动作,主角端坐,只有眼神变化),德普也努力的秀表情,但实在不足以白描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接下来一帮人出酒吧处理打架,再次刻画巴尔杰的时候拉出景深,强调其凶悍,到此影片开篇算结束了,总体气势比较弱,实在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IMG]

    此后剧情的发展由大量的对话来交待,影片用大量的浅景深镜头拍特写和近景,让观众注意谈话内容,捉摸人物心态,这里就不赘述了,这是最省力的一种拍法。这种拍法要拍好,首先要人物给戏,其次要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十分顶多打个八分,没有出彩。

    [​IMG]

    你要问我觉得应该怎样,我觉得不如多用超长焦去突出人物表情,就像《盗火线》里史宾诺蒂刻画阿尔帕西诺那样,可惜德普还弄了一双蓝眼睛,真是浪费。

    接下来重点看一些场景。

    [​IMG]

    [​IMG]

    室内拍摄,拉不拉窗帘是个很重要的信号,术语叫做 Block the window。通过封闭的置景和晦暗的光线,既可以表现人物同样阴沉的内心,也可以渲染气氛隐喻其处境。但是我们看影片就明白了,导演总是在不合适的地方去把气氛拉下来,等于在带坏剧情,节奏被拉的松松垮垮。

    [​IMG]

    [​IMG]

    相反的,如果带上窗景来增加景深,则可增加另一种戏剧性。下面两张截图都是表现情节交待完后,人物独处,内心彷徨惆怅。所用方法就是把焦距放远,突出空间的纵深,近处失焦而模糊,鼓励观众去关注演员在深景演出。问题是我们去关注了,然后呢?后续的表演没跟上,你不是白玩了?

    [​IMG]

    [​IMG]

    康纳利和巴尔杰的会面,通过焦距转换来叙事,观众可以通过变形镜头形成的焦外光斑逐渐清晰来转移关注点,这种古老的手法来源于爱森斯坦,他的理论是用景深来代替剪辑,让观众的眼睛自行游移来辅助完成。导演给了紧张的配乐,叙述警匪交易的达成,也给出了后续事件的进展,但是…给的太少了!才吸引观众来点精神,又神展开去谈家务事了!

    [​IMG]

    [​IMG]

    [​IMG]

    下面讲点动作戏的布置,以上是巴尔杰第二次杀人的外景镜头。你拍外景,地平线的位置一般有三种放置方法:上三分之一、下三分之一和中线。很明显,片中天空、湖水和草地各占三分之一,选择上三分之一,也就是桥的位置,那就是打算强调前景发生的故事。然后一行人一路走来,地平线的位置比例是不变的,只是镜头不断的前推,把人物从中景变成近景,迅速完成这个叙事。

    [​IMG]

    [​IMG]

    [​IMG]

    [​IMG]

    杀手下姘头的一场戏,用旅馆的狭长过道来做景深,进入房间后,女人已经快走到房间中央的位置上,巴尔杰开始勒杀,几个后退步又回到门口,重新形成深景镜头。镜头继续推拉,忽略杀人场景特写佛莱米,这时候不见其人只闻其声。完事后镜头反打拉远,我们只能看到死者的小腿和佛莱米。这是比较典型的向旧黑帮片致敬,杀人不见血,不着墨于当事人的动作表情,而更多用环境渲染来体现压抑、残酷的气氛。

    以上这两场,实话实说,单从镜头上我就可以早早预料之后发生的情节,所以要说拍的中规中矩就这点不好,没有新意。

    那么有没有哪些场景的设计让人不能预判情节呢?有的。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这本该是一组非常完美的镜头剪辑,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司机先被一枪爆头,巴尔杰顺光进来,端枪就打,逼的布莱恩海朗倒车撞到车尾,惊慌失措;巴尔杰脚步不停,切个镜头示意走近车子,然后镜头低位,对方在地上挣扎恐惧,巴尔杰脚步逼近;侧面中景,回低位上拉,再切正面中景,枪杀完毕,巴尔杰逆光离开。

    [​IMG]

    [​IMG]

    可惜本来还算干净利落的一场戏,加上一个路人惊惶的镜头也就罢了,还非要再给个巴尔杰侧过头来观望的镜头,再加上他坐车离开,显得画蛇添足,拖泥带水。

    [​IMG]

    [​IMG]

    淫靡劲爆的声色场所和冷寂骇人的凶案现场交叉快切形成强烈对比,这个太常见不说了。

    [​IMG]

    [​IMG]

    最后一场动作戏,简单的正反打,人物表情切个镜头,叙事效果是展现巴尔杰的气急败坏、阵脚已乱。至此,整部影片的水平已经定型了。

    [​IMG]

    最后一幕,年迈的巴尔杰颤颤巍巍,从一个楼梯过道进停车场被捕,这个场景设计的不错,配合他穷途末路的状态,镜头给了远景,展示了一个落寞背影,暗示了他此时力量的丧失。

    [​IMG]

    全片不算老生常谈、真正谈的上有创造力的一个镜头,是康纳利在警局大楼与同事争辩时,远景和近景交叉,最后留他一人,又回到远景,恰如其分的表达了他孤家寡人的状态。

    就这么不温不火、难脱窠臼的典型好莱坞镜头制作,加点致敬的成分,远不足以使瘫软的剧情出彩,到底是浪费了演员的才华。我一直没有看到警探康纳利首鼠两端的狡黠和瞒天过海时的心理斗争,只能看到他的软弱惊惶;也没有看到匪魁巴尔杰的深谋远虑和他在警匪之间周转敷衍的危情,对家庭事务的描写对人物性格缺乏指向意义,只能看到他的心狠手辣。加之格局促狭、场景失调,把德普搞的简直像一个混混,哪里有点黑帮老大的风采?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