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你好,请不要太羡慕,我的工作就是天天给美食拍美照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10-31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如何给美食拍照?

    [​IMG] 梅迪,专业票友三十年

    附上一些平时的工作花絮,看看食物摄影师的日常究竟是如何的。

    [​IMG]

    [​IMG]

    [​IMG]

    [​IMG]

    看了几个高分回答,除了 @Rhinostalgia 之外的案例都不太满意。我也来凑热闹,正好整理下这两年转型成食物摄影师后的拍摄心得。

    * 回答中除花絮外所有图片均为本人商业拍摄,谢绝转载。

    [​IMG]

    向奋战在食物摄影第一线的人们致敬 (误) 图片来源:Pinterest

    想拍优质的美食照片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摆盘、光源、构图、桌面布景、拍摄、道具选择、后期。这所有的因素只为一点服务:就是如何赋予食物个性,让它变得生动诱人。(专业摄影考虑的 point 会更多些,比如与品牌视觉做统一之类)

    • 摆盘

    这是门大学问啊……不过一般由大厨负责,跳过跳过。

    • 光源

    和前方同志说的一样,尽量用自然光。虽然我有时也用到摄影灯棚拍,但拍摄这么久感觉自然光与美食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逆光下泛着光泽的食材看着就动心好么!加上柔光板后光线之细腻与阴影之自然也不是人造光源能轻易模拟的。食物摄影中柔光板是个神器,可以让质感直接提升几个 level。家里没有添置的话,可以用薄一些的窗纱做替代。拍摄时我会让柔光板尽可能靠近拍摄对象以获取更柔和的阴影,经常与桌面成 45 度夹角这样。

    [​IMG]

    [​IMG]

    案例:自然光,逆光,柔光板拍摄效果《LOHAS》9 月刊月饼专题

    [​IMG]

    实际布光方式,右侧高亮为柔光板,旁边是朝北的高窗,光源不算优质 (掌勺:河马)

    [​IMG]

    [​IMG]

    案例:自然光,逆光,朝南大窗,柔光板与桌面 45 度角

    柔光板推荐用这种搭配魔术腿摄影灯架的大尺寸柔光板,所有角度都可固定,也无需找助理帮忙举板了!

    [​IMG]

    • 构图

    这里解说下个人偏好的几种构图方式。案例多选择了俯拍视角,因为这个视角手机与专业相机在经过后期处理以后的差距最小,也相对考验拍摄者凹造型能力。这也是为什么 insta 大神多用俯拍图片。

    三角构图:画面上选择有主次之分的三个物体,摆放成三角关系。三角形是个十分稳定却又不会无聊的结构。

    [​IMG]

    示意图

    案例:

    [​IMG]

    [​IMG]

    [​IMG]

    [​IMG]

    [​IMG]

    这几张我在拍摄时都遵循了三角构图的方式。

    对角线构图:继续以俯拍图做说明。就是画面取一个对角线,让拍摄物体顺从对角线来分布。

    [​IMG]

    [​IMG]

    [​IMG]

    [​IMG]

    中心构图:把被摄对象放在画面中心的构图方式。这种构图可以很有效的聚焦视线,突出主体。一般采取这种构图时,我会让背景与主体的颜色做较大的反差强化焦点。

    [​IMG]

    [​IMG]

    [​IMG]

    以上三种是我构图常用伎俩,低角度拍摄时亦可参考这些构图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补充一个技巧:善用相机液晶屏上的九宫格辅助线。在日常拍摄时我经常用到,不论拍人物还是料理,可以很方便的确定主体与画面的位置关系,我一般会将视觉重心放在画面 1/3 处。

    • 桌面布景

    构图大局已定便需要进行布景 加 zhuang 工 b。这块工作一般由造型师解决,不过国内客户少有请造型师的预算,所以玩儿了两年也算有点心得。我就自己的喜好说一些,其中最实用的便是:活用不同材质的布料,桌子上撒碎屑,用纯色或者特别机理的背景。

    用布料:垫餐巾是个行之有效的加分方法。一般在家最好实现的也是找块餐巾当道具,可以相对整齐的对折再对折垫在下面,或者随意摊在桌上保留折痕,再在上面摆放餐盘(一般我得重试个十几次才能找到桌布比较美好的造型)。

    [​IMG]

    [​IMG]

    [​IMG]

    上图是墨绿色麻质围巾,我收集了全色系已备装 B 之需

    撒碎屑:实用技巧,完美解决画面太空过于无聊等杂症。可以撒碎屑,也可以撒各种香料和食材。怎么撒的好看就得看各自功底了。用木板做背景时有个技巧,就是撒面粉。抓一把面粉往木板上撒,然后用手擦掉,让面粉若有若无的残留其上。

    [​IMG]

    [​IMG]

    用纯色或者特别机理的背景:桌面的质感会直接影响拍摄效果。君不见食物摄影师们为了张老木板付出了多少努力么?经验之谈比较适合做背景的有:纯黑白 pvc 摄影背景,老木板,水泥板,大理石板。其中最方便获取的是纯色 pvc,淘宝有售,用纯色麻布代替也可以。老木板能不能买得到纯看运气,推荐东北和面用的案板。尺寸合适又不重,还自带岁月肌理。水泥板与大理石可以直接去建材城自提,网上售卖的一般不单块出。

    [​IMG]

    水泥板拍摄效果,左上角为水泥盘

    [​IMG]

    [​IMG]

    也可以尝试更形式感的布景。图为去年圣诞节的 setting,由于我本来是设计师出身,所以摆的还蛮欢乐。

    以上是我常用的几种加分技巧,一般会同时使用。结合构图,才算是 setting 结束可以开始正式开拍。

    • 拍摄

    前方同志已经总结了选择角度问题,其实除了俯拍以外,实际拍摄没有太多角度限制。由于商业需求,一般同一道料理我会将这些角度都拍一遍。

    参考:同一料理,从俯拍至 45 度不同角度的表现区别。

    [​IMG]

    [​IMG]

    [​IMG]

    [​IMG]

    [​IMG]

    之前有人说光圈要小拍的清晰最重要之类,我表示呵呵。光圈的使用取决于拍摄角度与画面需求。个人习惯除了俯拍,光圈都在 f2-4 之间。

    相机与镜头因为与拍摄相关就略带提及。由于我不是器材控,所以从两年前的第一个摄影项目到现在只有一台机器和一个镜头。Canon 6D+ 蔡司 50mm f2.0 makro。蔡司 50 makro 是手动微距,阻尼舒适,成像质感极高,拍摄静物的不二选择。机身没那么重要,选个自己心仪的相机就可以。(注.多谢各位提醒原来中幅比全副相机尺幅还大……)

    [​IMG]

    蔡司 50mm f2.0 makro

    • 餐具

    两个注意点 -质感造型

    质感:避免使用廉价感的餐具。一套廉价餐具可以从视觉上直接毁了精心准备的料理。合适的餐具应该能有效提升料理的视觉品质,换言之,提升了享受料理的幸福感。这点在摄影中同样适用。个人经验是尽量避免使用反光明显的白瓷餐具,哑光质感的餐具比较上镜(不会有多余光斑与反射)。

    粗陶或者用旧的搪瓷盘都很适合拍摄使用。我个人经常选择铁器或者旧货市场淘来的锡器作为道具。木制品也可以,但我会避免用木盘或者木刀叉(除非是清新风格的客户),只会在背景道具中使用旧菜板。居家自拍的话推荐宜家系列。不是说宜家餐具多好,而是他家的餐具非常符合拍摄需求。造型简单,颜色品类丰富,并且多为哑光质感。淘宝最近狂砸广告的朵颐也有很多外销品牌的廉价尾单可选。

    造型:我会选择简洁没有太多装饰元素的餐具。因为料理是主角,餐具太过抢眼会喧宾夺主。中餐可以选择许多做工考究的日本餐具(非淘宝外销品),就是价格都不菲。具体可以参见 insta 大神们平时常用的餐盘。

    [​IMG]

    年中在德国旧货市场收的一堆金属制餐具,说实话国内 vintage 店的价格真是黑。旧货市场 3-5 欧的东西一回国就翻个十倍价卖,不可思议。图中双立人、WMF 几十年前的旧款刀叉才 3 欧一把,纯铜黄油刀也才 5 欧。锡盘按尺寸在 5-15 欧间。明年我再收一批转行卖旧货算了

    • 后期

    后期对一张照片的成败影响巨大。坊间传闻的能拍出不用 P 就能看的照片的摄影师才是大牛,恩……同意这句的这辈子都不是摄影师。相机里有个 raw 格式,同样一张照片 raw 会比 jpg 体积大出十倍,它的存在意义就是让摄影师能更肆无忌惮的 P 图。

    由于后期水太深,相关文章也一把一把的,所以不多说。

    首推 Lightroom,因为它能用 VSCO 滤镜(没错,就是出 VSCOcam app 的那个 VSCO)全世界最屌的仿胶片滤镜。由于系列型号太多,诸君可以按各自趣味选择。

    [​IMG]

    具体如何处理原片?由于原图画面偏暗,所以先提高曝光度。之后为了营造柔和质感,我降低了对比度和鲜艳度。这时发现由于曝光加多以后暗部太亮,所以增加黑色阶做暗部补偿。其中需要注意一个地方:高光我调至最低,1.让画面不会有过曝的地方。2.对增加食物质感很有帮助。如此这般基本的图片处理就搞定了。当然如果你会使用通道的话,还有很多模拟胶片的玩法(好在我们有 VSCO,不需要狂研究通道设置了)

    [​IMG]

    [​IMG]

    使用 VSCO 滤镜修改通道后与未修改通道的图片做对比,质感明显不同。不过 VSCO 也不是点下鼠标傻瓜式的就 P 好了,原理与之前 P 图相同,但具体操作太麻烦不展开了。

    以上。我册,终于写完了。整理了一整天,等再过几个月有新的心得了再补充。

    整理了下评论和私信里的几个问题供参考:

    Q:德国去哪里淘旧餐具?

    A:具体路名我还真忘了,6 月去看朋友时候买的。慕尼黑每年中旬都会有场两个足球场大的最大最牛 b 的二手市集,具体时间可以网上找找,地址就是每年啤酒节的场地,平时就是一片荒废的水泥地。柏林貌似每个月都会有一场半个足球场大的市集,不过旁边有草地有啤酒,很舒服。我记得是在柏林墙末端。但 antique shop 满地都是,不过一般价格都不菲,而且以银质器皿为主,不会特别平民。

    Q:作为美食摄影爱好者,如何开始从事食物摄影工作?

    A:好问题…不过怎么开展业务还真没法套用经验,我是设计师转型成摄影师,在从事食物摄影之前已有一定人脉和媒体资源积累。不过之间还是花了两年时间才逐步转移工作重心。但可以参考我的另外个回答美食摄影行业的现状? - 梅迪的回答 ,里面描述了一些食物摄影涉及的领域。

    Q:没有基础可以拍美食么?

    A:当然可以,我两年前都没怎么玩过相机……

    Q:如何拍中餐?

    A:这个坑留着以后填,之后会顺便整理下 45 度角的拍摄心得。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