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科技 吊打GTX 960无悬念 AMD R9 380X抢先玩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11-24 发布。版面名称:新闻聚焦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964
    赞:
    47
    感谢koolshare的投递

    就在上周,AMD 正式发布了传说中的 Radeon R9 380X,正式补齐了 R9 300 家族的最后一块拼图。R9 380X 使用了完整版的 Tonga 核心,拥有 2048 个流处理器,128 个纹理单元和 32 个 ROP 单元,公版参考核心频率额为 970 MHz,配备 4GB 256bit GDDR5 显存。R9 380X 官方建议零售价为 229 美元,约合人民币 1462 元,超频版 249 美元,约合人民币 1589 元,定位甜点级别显卡。


    [​IMG]

    作为 AMD 全球核心合作伙伴之一的 XFX 也在第一时间推出了相关的产品,这次非常幸运能在第一时间拿到这款新发布的显卡:XFX R9 380X 黑狼进化版,下面马上跟大家分享一下。 XFX 独家“X”型外包装设计,相信接触过的玩家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IMG]

    手上这块 XFX R9 380X 黑狼进化显卡属于 XFX 旗下的一个全新系列,除了具备 380X 的所有特性外,作为非公版显卡所加入的私人定制散热系统,智能风扇停转技术,LED 信仰灯以及出厂预超频等等设计都颇具看点。

    [​IMG]

    别看外包装这么大,里面其实就一小盒子,看似华而不实的“X”型外包装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运输时的缓冲,就是遇到计算体积重量的快递公司时会比较蛋痛,例如某丰。

    [​IMG]

    显卡配件还是那老几样,塑料袋里面是 DVI 转 VGA 转接头和两根大 4pin 转 6pin 显卡供电线,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用途不大。

    [​IMG]

    红黑配色在 XFX 显卡中并不常见,可见黑狼进化系列就是要走特别的路线。

    [​IMG]

    9cm 风扇周围的一圈红圈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个风扇灯圈的设计,其实不然,这有比灯圈更好玩的地方。

    [​IMG]

    红圈外围有两个类似卡扣的地方,双指用力按住卡扣往上提就可以取下整个风扇。

    [​IMG]

    由 FirstD 为 XFX 生产的风扇采用常见的 9 片扇叶设计,叶片表面为高光亮面,背面磨砂。

    [​IMG]

    可拆卸风扇的设计虽然并非 XFX 首创,但使用接触式弹片代替传统的电源线插头显然更加美观,而且拆卸风扇也更加方便。

    [​IMG]

    拆下两枚风扇之后可以直接对散热鳍片进行清洁,简单方便而且不影响质保。

    [​IMG]

    XFX R9 380X 黑狼进化这次用上了 4*8mm 热管取代 6mm 热管显得相当有诚意,热管直径越大传热效果越好,跟自家早前的显卡相比也是一个进步。

    [​IMG]

    久违的 LED 信仰灯再次回归,但这个灯还有更好玩的地方,继续往下看吧。

    [​IMG]

    输出接口方面与公版一致,就是 HDMI 跟 DP 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IMG]

    双 6pin 供电设计,接口位置与整流罩挨得太近,拔线的时候会比较吃力。

    [​IMG]

    显卡背板已经成为一种信仰,除了防止 PCB 弯曲以外,更大程度上是迎合了用户的喜好,当然颜值也更高了。

    [​IMG]

    显卡最长 23.5mm,对于普通机箱而言不会有什么压力。

    [​IMG]

    上机测试

    [​IMG]

    测试平台:

    CPU:Intel i7-4790K OC 4.5G

    散热:九州风神船长240水冷散热器

    主板:技嘉 G1 Sniper Z87

    内存:Kingston HyperX Savage 2400MHz 8G

    SSD:浦科特 M6V 256G

    显卡:XFX R9 380X 黑狼进化

    电源:酷冷 G550M 550W

    机箱:酷冷 Silencio 652S

    R9 380X 使用了完整版的 Tonga 核心,拥有 2048 个流处理器,128 个纹理单元和 32 个 ROP 单元,配备 4GB 256bit GDDR5 显存。XFX R9 380X 黑狼进化核心频率为 1010 MHz,比公版高出 40 MHz,显存频率为 1425 MHz(等效 5700MHz)。显卡驱动是 AMD 催化剂 15.11 Beta,这也许是最后一个催化剂驱动了,之后将由 Crimson 驱动取而代之。

    [​IMG]

    测试部分使用 3DMARK 11 作为热身。X分总分 3304,图形分数为 3041 。

    [​IMG]

    接下来是 3DMARK Fire Strike,其中 Fire Strike 得分 7642,图形分数为 8740 。

    [​IMG]

    Fire Strike Extreme 得分 3957 分,图形分数为 4178 分。

    [​IMG]

    比较考验显卡 4K 游戏性能的 Fire Strike Ultra 项目,最终得分 2024,图形分数为 2040 分。

    [​IMG]

    与定价接近的 GTX 960 4G OC 版相比,XFX R9 380X 黑狼进化在跑分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除 3DMARK 11 以外均领先对手 10% 以上。(对比数据来自于早前相同硬件平台的测试,仅供参考)

    [​IMG]

    常规测试之后进入游戏测试环节,这次测试选取了四款有代表性的游戏。首先测试曾经的显卡危机:孤岛危机3,设置最高画质(具体设置请见下图)并关闭垂直同步。

    [​IMG]

    [​IMG]

    [​IMG]

    游戏过程中的温度以及风扇转速等监测借助 MSI Afterburner 完成,室温 26℃,测试过程中机箱侧板打开,特此说明。在游戏过程中,显卡最高温度 72℃,风扇转速在 2200 RPM 左右。

    [​IMG]

    接下来测试 GTA5,同样是最高画质设置并关闭垂直同步。

    [​IMG]

    [​IMG]

    [​IMG]

    温度与风扇转速情况与孤岛危机3测试中相当接近。

    [​IMG]

    接下来是我非常喜欢的古墓丽影9,同样设置最高画质并关闭垂直同步。测试使用了游戏内置的 Benchmark 。

    [​IMG]
    [​IMG]

    [​IMG]

    温度与风扇转速情况依然与之前两款游戏测试的结果相近。

    [​IMG]

    最后测试一款近来热门的游戏,巫师3:狂猎,同样是最高画质并关闭垂直同步。

    [​IMG]

    [​IMG]

    [​IMG]

    [​IMG]

    通过前面的游戏测试可见 XFX R9 380X 黑狼进化的 GPU 温度始终没有超过 73℃,接下来看看 Furmark 拷机的情况。但由于 TDP 限制核心频率未能达到最高的 1010 MHz。最终 Furmark 拷机最高温度为 75℃,风扇转速维持在 2450 RPM 左右。

    [​IMG]

    可以根据 GPU 温度变色的信仰灯,比只会持续发光或者呼吸灯之类的有意思,通过灯的颜色可以大致了解 GPU 温度以及风扇转速情况,白灯代表 GPU 温度在 60℃ 以下,此时风扇完全停转,红灯要达到 85℃ 以上才会触发,这是楼主将风扇拆下来之后测得的,一般使用环境即使是拷机也去不到这个温度。

    [​IMG]

    接下来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功耗以及噪声测试,直接看图说话吧。从测试结果可见,目前市面上比较普遍的 550W(+12V 输出 500W 左右) 电源已经可以很好地满足 R9 380X 整机平台的需求。

    [​IMG]

    [​IMG]

    [​IMG]

    噪音测试,噪音计距离机箱 40cm,与机箱放置桌面上的使用情景相当,但为了更加直观地测试显卡风扇带来的噪音变化,所以此次测试依然将机箱侧板打开,因此在一般使用环境下,噪音值会低于测试值,特此说明。当 GPU 温度在 60℃ 以下时,风扇完全停转,此时录得的噪音是环境噪音加上电源风扇以及 CPU 风扇的噪音值。

    [​IMG]

    手动将风扇转速调至 35%,此时风扇实际转速在 1000 RPM 左右,声音非常轻,几乎感觉不到风扇的声音。

    [​IMG]

    Furmark 拷机时风扇转速达到 2400 RPM 左右,此时噪音值上升至 42 分贝左右。

    [​IMG]

    最后手动将风扇转速调至 100%,此时实际转速达到 3800 RPM 左右,噪音也达到了 52.8 分贝,虽然这个转速在日常使用中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但至少可以说明这枚风扇的潜力相当大,只是 BIOS 的转速策略偏向静音而已。

    [​IMG]

    拆解环节

    本帖隐藏的内容

    在文章接近尾声的部分,送上这块显卡的拆解。可以这样说,这块显卡拆解没有任何难度可言,散热器背面四颗螺丝卸下即可将散热器与 PCB 分离。从散热器底座残留的硅脂可见纯铜散热底座完全覆盖了整个 GPU 核心,四根 8mm 热管也完全覆盖了 GPU 的位置,热管的利用率较高。

    [​IMG]

    显卡使用了 4 相核心供电+ 1 相显存供电设计,供电部分 MOS 管使用散热片覆盖。GPU 右侧 1 相供电为 I/O 辅助供电,8 颗 GDDR5 显存颗粒全部安排在 PCB 正面,DVI 输出接口配备了金属屏蔽罩。

    [​IMG]

    这就是 Tonga 核心的 R9 380X GPU 核心,原厂的硅脂涂得较厚。

    [​IMG]

    显存颗粒来自尔必达,8 颗组成 4GB 256bit 的规格。

    [​IMG]

    背板的拆解也相当简单,卸下 PCB 正面的 5 颗螺丝即可将背板与 PCB 分离。从图中可见背板背面覆盖有绝缘垫,但背板并未与 PCB 上的任何元件接触,因此这里只起防弯加固的作用。

    [​IMG]

    经过镀镍的 4 根 8mm 热管,相比 6mm 热管有更好的传热效果。

    [​IMG]

    整流槽使用特殊的螺丝固定在散热器上,使用内六角螺丝刀或者一字螺丝刀可以将它卸下。

    [​IMG]

    整流罩由两部分组成,材质为塑料,只是表面的磨砂工艺较为精致,给人一种金属的质感而已。

    [​IMG]

    卸下整流罩后的散热器特写,上面的一块 PCB 用于连接信仰灯以及散热风扇,用 PCB 代替散热风扇的连接线,这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IMG]

    散热鳍片使用扣 Fin 的方式固定,与热管之间则使用了回流焊工艺,整体做工不错。

    [​IMG]

    写在最后

    R9 380X 在性能上痛扁 GTX 960 4G 已经是毫无悬念的事实,即将取代催化剂的 Crimson 驱动也许还能带来更多的惊喜。非公版 R9 380X 在散热用料上的加强也使得 GTX 960 低温低噪的优势进一步缩小,不过 GTX 960 在功耗控制方面依然了得,满负载比 R9 380X 低 50W 对于网吧这种注重性能功耗比的客户来说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就目前而言,NV 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拿出“GTX 960Ti”与 R9 380X 抗衡,同样也不可能将 GTX 970 大幅降价以打压 R9 380X。借鉴田忌赛马,以 R9 380X 对垒 GTX 960,以 R9 380 对位 GTX 950,AMD 这回有望赢得一场漂亮的胜仗,但无论谁胜谁负,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消费者,希望新的一轮甜点级显卡之战能为我们带来更大的实惠。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