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太空电影近几年越来越火? 知乎用户,我只是一个机器人 中心思想: 1、太空题材的电影在美帝流行有一段时间了,并不是近年突然走红的,并且有好几个长盛不衰的知名系列一直生存到了现在。 2、普罗米修斯是异形系列的续作,千呼万唤使出来,得成也需有契机。地心是名导们“一年一部精致 3D”的精神传人,星际是诺兰还愿之作,差不多只有火星是真正的看题材下饭的商业片。电影市场之外的因素,影响其实不大,主要还是连续两年有优质太空题材大片热映,给了好莱坞片商继续制作相似题材电影的联想空间,以及观众对此类题材电影的期待。 另外,13-15 年这个“太空三年三部曲”确实与 星球大战 / 星际迷航 等“深空幻想”系列不同,科技相比现在没有太大进步,太空场景看起来比较低调、更接近真实。不过 2001 和阿波罗 13 号也是这种质感的,所以还是不要轻易断言新世代的来临。 当然,作为科幻迷,答主还是希望这股太空电影热潮能保持下去的。 太空题材的科幻电影一直是老美的心头好,毕竟人家登陆过月球,航天技术在这个星球上还是居于领先地位的。 2001 太空漫游是最早的开拓者之一,这片子可是 1968 年北美年度票房亚军,不是什么没人看的装逼片。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说与电影是同时进行的。1984 年好莱坞改编了克拉克小说的第二本《2010》,但知名度与影响力均与库布里克的那部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福斯出品的《人猿星球》系列也开始于 1968 年,这个系列一直是有太空探险的前提的,人类主角都是宇航员。因为卖得不错,福斯一口气拍了 5 部,上映年度分别为: 《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 1968 年 《失陷猩球》(Beneath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0 年 《逃离猩球》(Escape from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1 年 《猩球征服》(Conquest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2 年 《决战猩球》(Battle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3 年 到了 2001 年,蒂姆·伯顿执导的颠覆版《决战猩球》(Planet of the apes)上映了,口碑不算很好,票房还过得去。不过这部片子有比较多的太空场景,还是值得一看的。 2011 年福斯又坐不住了,推出了该系列的前传,但目前两部曲的剧情跟太空航行没什么关系。 美剧方面,伟大的《星际迷航:原初系列》(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即 TOS)首播于 1966 年 9 月 8 号,一共播出了 3 季 79 集,后来又陆续推出了 5 个衍生剧集,分别为 《星际迷航:动画系列》(The Animated Series,即 TAS)1973-74。该动画剧集曾计划推出第二阶段(Phase II),但不幸被砍。 《星际迷航:下一代》(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即 TNG),1987-94,一共播出了 7 季 176 集。 《星际迷航:深空九号》(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即 DS9),1993-99, 一共播出了 7 季 176 集,与“下一代”系列同寿。不过这套剧集的故事固定在科考站“深空九号”上,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跟着企业号到处飞。 《星际迷航:航海家号》(Star Trek: Voyager ),1995-2001,一共播出了 7 季 172 集。 《星际迷航:企业号》(Star Trek: Enterprise,即 ENT),2001-05,一共播出了 4 季 98 集。 星际迷航系列的大银幕之旅始于 1979 年,后来保持着 2-3 年一部的节奏,一直拍到了第十集(2002 年)。在沉寂了 7 年之久后,2009 年 5 月,由一代坑神 J.J.艾勃拉姆斯领航的全新《星际迷航》大电影重返地球银幕,ST 系列浓郁的 Geek 氛围被 JJ 擅长的快节奏商业动作大片格调清扫一空,票房倒是提升了一大步,但未知是福是祸=-= 2012 年第二部 JJ Trek 也已经上映。更可气的是这家伙还接手了星球大战系列,这下 ST 粉丝和 SW 粉丝终于可以站到同一条战线上了。 太空题材的科幻美剧还有很多,如《星际之门》《太空堡垒》《巴比伦 5 号》等,而这些美剧也有大电影或者电视电影推出,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答主也没怎么看过这些=-=)。 70 年代诞生的太空科幻作品也很多,其中首推划时代的《星球大战》,好莱坞特效工业的起点,美帝最大的科幻情怀 IP,迄今为止一共推出了六部真人电影,分别为 《星球大战》1977 《星球大战: 帝国反击战》 1980 《星球大战:绝地回归 》 1983 《星球大战:魅影危机》 1999 《星球大战:克隆人进攻》 2002 《星球大战:西斯的复仇》 2005 六部曲一共 5 次拿下当年北美票房冠军,唯一一次大权旁落是 2002 年《克隆人进攻》被《蜘蛛侠》和《指环王 2:双塔奇兵》压在身下,仅获年度第三。 2012 年底迪士尼以 40 亿美元收购卢卡斯影业之后,就一直积极运作星战系列的回归。作为常年关注北美电影动向的票房发烧友,答主还记得当年迪士尼找了一圈业内知名导演,但最终大家都婉拒了执导 EP7 的机会。最后“勇担重任”的是刚拍完《星际迷航 12》的 J.J.艾勃拉姆斯。愿光晕与你同在! 星战系列重新起航之作《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将于今年 12 月 18 日上映(北美),内地档期应该是 2016.1.10 了。 说到火,今年情怀燃烧的《侏罗纪世界》一举刷新了北美首映开画记录,而即将上映的这部星战电影极有可能破掉侏罗纪世界的超火爆首映记录。 我觉得到时候肯定会有问题问星战票房为什么这么火爆的。 星战系列第八部已经定下了 2017 年上映,目前处于前期准备阶段。与此同时,星战外传《侠盗一号》(Star Wars Anthology: Rogue One)已经开拍,定于 2016 年 12 月上映。内地明星姜文和甄子丹加盟此片,第一张剧照已经放出: 宇宙文和宇宙丹。帅帅的=-= 该片导演为加里斯·爱德华斯,此前导演作品有小成本科幻片《怪兽》和华纳商业巨制《哥斯拉》(2014)。 同样始于 70 年代的太空题材系列科幻片还有“异形”系列, 《异形》1979,雷德利·斯科特执导。老雷的新作《火星救援》本月 25 号就要登陆内地啦,这部片子也是题主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吧。 《异形 2》 1986,詹姆斯·卡梅隆执导 《异形 3》1992,大卫·芬奇执导 《异形 4》1997,让 - 皮埃尔 - 热内执导。 “异形”系列还跟同一个东家的“铁血战士”系列杂交生出个小怪物《异形大战铁血战士》,一共拍了 2 部,第一部 AVP 上映于 2004 年,票房还不错。第二部《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安魂曲》(2007 年)是由施特劳斯兄弟执导的,这哥俩没捞到过什么好机会,AVP2 拍得奇烂无比,深得作坊片精髓。后来哥俩还鼓捣出一个《天际线》(Skyline),内地上映过的。=-= 异形系列的正统续作则是由老雷亲自执导的《普罗米修斯》,2012 年上映。该片定位为异形系列的前传。在本片之后雷导拍了《黑金杀机》(2013)和《出埃及记》(2014》,期间还一直在筹备《普罗米修斯 2》,真是越老越勤奋。 不过雷导在筹备《普罗米修斯 2》的时候看到了《火星救援》的剧本,立即对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中断了前者的工作,开始着手《火星救援》的制作。 《火星救援》的优良口碑让雷导职业生涯第一次拿到了北美 2 亿 + 的票房。同时该片作为 2015 年内地最后一部好莱坞分账大片,在内地也有望收获票房佳绩。 《火星救援》的成功让雷德利·斯科特有了更多的资源来进行《普罗米修斯 2》的工作。但福斯公司的两个项目却相互撞车,显的有些自乱手脚。早些时候,曾执导过《第九区》《极乐空间》和《超能查派》的尼尔·布罗坎普成功争取到了《异形 5》的项目,甚至连概念图都做出来了: (雷普利女王回归!) 但就在本月,福斯宣布普罗米修斯 2 的正式片名为《异形:契约》(Alien:Covenant),抛弃了此前采用的名称《异形:失乐园》(Alien:Paradise Lost)。该片将于 2017 年上映,并且会推出第三部形成一个完整的三部曲。老雷在宣传火星救援的时候也对媒体表示,这套三部曲会在结尾跟异形 1 联系上,成为一个完整的前传系列。 但既然普罗米修斯 2 采用了 Alien 作为主标题,异形 5 项目就被迫延后了。尼尔·布罗坎普也暂时搁置了所有异形 5 的相关工作。至于他不会不完全退出,还要看事情的进展了。总觉得有点惋惜哎。 据说 Covenant 这个副标题是布罗坎普打算拿来给异形 5 定名的,而且和微软的游戏《光晕》有点渊源(布罗坎普同时也是光晕系列的超级粉丝)。 如果布罗坎普的异形 5 项目还能继续推进的话,该片的故事情节将紧接着《异形 2》展开,也就是说官方设定洗掉了不大成功的异形 3 和异形 4,这个也是挺残酷的=-= 星战的成功带动了好莱坞太空科幻片的热潮,但成功者寥寥。1979 年迪士尼有部《黑洞》,当年也是大投资电影了,可惜最后不是很卖座。里面的机器人现在看到倒是萌点满满: 70 年代还有一部不得不提的太空科幻片,恐怖类型片大师卡朋特的《黯淡的星》,1974 年。 影片结尾这一幕,宇航员踩着飞船碎片当滑板,这简直是我最喜欢的邪典趣味镜头了。 8090 年代诞生的经典太空科幻系列不多,保罗·范霍文执导的《星河战队》(1997)大家应该都记得。这个系列后来的续作都是小成本电影,没什么好说的。 1983 年的故事片《太空先锋》不是科幻,讲述的是美国第一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的故事。去年星际穿越热映的时候这部电影被不少人提起,值得一看,不过很长。 1989 年的纪录片《为了全人类》非常推荐,讲述的是阿波罗 11 号的登月之旅,珍贵镜头超级多。里面提到宇航员们升空后在船舱里放《2001 太空漫游》的电影音乐,侧面说明了库布里克的这部作品是多么深入人心。 1995 年的《阿波罗 13 号》是非科幻类型的太空题材故事片,真实事件改编,汤姆·汉克斯主演。《地心引力》和《火星救援》其实都不是那种技术比现在高很多的科幻片,很像这部电影。 新世纪的太空题材科幻片其实很多很多的,题主提到的这几部就是知名度比较大而已。2007 年的《太阳浩劫》知名度也还可以。2009 年的《月球》在知乎科幻板块的曝光率也很不错。经评论提醒还有《火星任务》我忘了说了。皮克斯的《机器人瓦力》传播度也很广。 给迪士尼带来巨额亏损的罗伯特·泽米斯基动作捕捉动画片《火星救母记》和严重过时的科幻小说改编电影《异星战场》,让影迷们戏称迪士尼开发出了“火星档”。 2013 年有两部小成本科幻电影,《火星上最后的日子》和《欧罗巴报告》,都是太空题材。后者卡司中有吴彦祖,而且口碑还挺不错,值得一看。(主要是这部电影描述了太空探索的艰辛与牺牲,赢得了观众的好感)。 而当年最热门的太空题材科幻片当属《地心引力》。阿方索·卡隆此前最知名的作品包括《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和科幻片《人类之子》。前者在 HP 系列中口碑呈上升趋势,因为确实有趣啊。后者的长镜头也为人所称道。 其实《地心引力》在上映前更多是被当作“一年一部精致 3D”的精神传人而广受期待的,2011 年的《雨果》,2012 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3 年就轮到卡隆拿太空场景大秀长镜头和精致画面了。不过上映后,《地心》的剧本受到的赞扬也很大。——也许这点很违反诸位的直觉。 这三部片子在奥斯卡上也都是收获颇丰的,其中少年派和地心都为导演挣到了最佳导演奖。 到了 2014 年,“年度精致 3D”的传承就中断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名单里没有一部是 3D 电影)。不过诺兰的大作《星际穿越》适时补进,引发了一条新的叙事链,也就是题主注意到的,“一年一部太空科幻”。 诺兰最推崇两部科幻片,《2001》和《银翼杀手》。他用《盗梦空间》还了《银翼杀手》的愿(虽然盗梦也传承了很多来自 2001 的肃穆感),然后又用《星际穿越》还了《2001》的愿。我这么说可不是黑他啊。 得益于诺兰的人气,《星际穿越》在影迷群体中讨论热度不亚于任何一部商业大片。于是连续两年有热门太空科幻片的印象就形成了。到了第三年,老雷的《火星救援》应声而出,一条完整的传承线就成型了。 《火星救援》现在是奥斯卡摄影和最佳导演两个部门的二号种子,票房也很不错(北美目前 2.1 亿出头,雷导职业生涯最高)。 《星际穿越》有吉普·索恩领衔的团队做科学顾问,而《火星救援》则得到了 NASA 的大力支持,并且安迪·威尔的原著也写得很棒。应该说这两部科幻片都是很有诚意的。 Ps:雷导是最先知道火星上有水的导演!!轶事一则,链接如下 I knew there was water on Mars months ago, says Ridley Scott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