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人一天下来超不过 10 句话,这样的日子怎么过? 曾旻,研究创伤心理学 这样的状态很危险。夫妻沟通中最典型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妻子要求、丈夫回避。 在婚姻家庭的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们非常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就是夫妻沟通,而夫妻沟通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夫妻沟通模式,它是指夫妻之间所感知到的和配偶沟通与互动的方式。 Heavey(1996)区分了三种典型的夫妻沟通模式: 建设性沟通:顾名思义,建设性沟通就是双方针对分歧主动去寻求解决和寻求办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能够采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感,在互相理解的前提下聚焦于问题讨论和问题解决。 要求 / 回避沟通:它是指夫妻双方面临冲突时,其中某一方经常以强势的态度向对方提出各种要求、试图控制整个沟通过程,而另一方以回避的态度拒绝回应,避免面对无法应对的各种要求。 双方回避沟通:这是一种最为糟糕的模式,夫妻双方在面临问题时谁都不理谁,都回避问题。 无论国内外的研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有一些共识: 有婚姻关系问题的夫妻(包括最终离婚的夫妻),他们之间的建设沟通很少,而要求 / 回避沟通与双方回避沟通更多。这种沟通模式从而导致更多的冲突和心理距离。 有婚姻关系问题但没离婚的夫妻比最终离婚的夫妻,要求 / 回避和双方回避沟通一样,但是建设性沟通要多。也就是说,回避会导致婚姻变坏,但建设性沟通可以让婚姻维持下去。 在要求 / 回避型中,妻子要求 / 丈夫回避的比例远远大于丈夫要求 / 妻子回避。 例如:在国外的研究中 Christensen & Shenk(1991)年的研究有如下结果: 圆圈代表的妻子要求 / 丈夫回避和方框代表的丈夫要求 / 妻子回避对比,一目了然,妻子要求 / 丈夫回避的比率远远高于后者。 横坐标代表的三组家庭,最右边一组的离婚家庭要求 / 回避的水平远高于最左边一组没有困扰的正常夫妻。 在国内有研究者调查了南方澳门地区和北方东北地区的夫妻,结果如下: 该研究得出与国外研究一致的几条结论之外,另外一点有趣的地方是比较了丈夫要求 / 妻子回避和妻子要求 / 丈夫回避有什么不同。结果发现,妻子要求 / 丈夫回避的时候,妻子的要求得分高于丈夫要求 / 妻子回避时的丈夫要求得分。 也就是说,夫妻沟通中,妻子要求和丈夫回避的模式,不仅比率更高,更常见,而且出现这种状态时,程度会更严重,更典型。 回到题主的问题描述「一天上班,没事从不打电话,晚上回家从进门开始就是一个小时的卫生间,出来后吃晚饭,然后就在电脑边一直到凌晨一两点,和不同的网友聊天 ,和他说句话就说让我理解他,我就不知道怎么理解他,只有他喝水了没有水才会想到屋里还有另外一个人存在」 很典型,丈夫是一个典型的回避沟通模式。而「夫妻两人一天下来超不过 10 句话」从另一个角度可能反映,妻子在面临这个问题时,也或多或少破罐破摔,不理就不理吧,说 10 句话不理,也就不说了。可能妻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回避型态度。 另一个角度,我看到加黑的这一句「和他说句话就说让我理解他」,我会猜测你说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他会这样回应你呀?——我想很可能是抱怨和要求吧。从这个角度理解,可能妻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要求型态度。 所以听起来,就我所看到的,你们这样的日子不好过,这样的婚姻也挺危险的。 当这样一个带着要求和回避的妻子走进我的咨询室,向我抱怨她丈夫的回避时,我可能会做的一件事情是训练这位妻子学习用一些建设性的方式和丈夫去沟通。也让妻子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去训练自己的丈夫。 推荐阅读:《非暴力沟通》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