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日剧《大川端侦探社》?如何评价小田切让在其中的表演? old sai,保持谦卑 很棒的深夜剧。 改编自漫画《大川端侦探社》,形容其为挂着“侦探悬疑”看板的“深夜食堂”挺贴切的,通过每一话一个简短精致的侦探故事,描绘日本东京市井百态。 侦探社位于东京浅草的隅田川边,所以取名“大川端侦探社”,整个故事的舞台也就是东京浅草。大川端侦探社官方网站还给出了片中拍摄和剧情人物相关的浅草地图。 整个剧的 12 个故事,风格迥异,有温暖的,黑暗的,也有晦涩的。有朋友说大川端是日本当代社会人文的一个侧影,顺着思路去看,确有可能。 日本人文图景(我一家之言,切勿尽信) 第一集 碟乐,在日语读音中同音词“衰落”由波妹用手机百科读出来的时候,宛如重现昨日经济衰落的图景,黑社会大佬迷恋曾几何时一碗加量味精混沌这种旁人看来毫无美感的饮食诉求,也可以说是对日本当代料理过于追求食材精细和丰富程度的一种暗讽。我记得关 8 的一档娱乐节目里对大量日本路人进行抽样调查,问其一生中排位第一的美食是什么,得到的答案竟惊人的相似,无非拉面和牛 / 猪肉盖饭而已。 第二集 SEX FANTASY,直接找来 AV 女优星野明出演,镜中之欲和日本情侣旅馆的诉求,摊开的是片尾社长和小田的对话,"和酒做朋友,静静地,静静地,安慰野兽的本能。" 第三集 ある結婚 冷中带暖,不管是传统式还是新晋 cosplay 应招,和第二集一样,这都是日本催生出的行业和行业延伸,不像剧中人,更多的从业者其实没有温暖幸福的未来。《风月俏佳人》的故事在日本发生的几率是很低的。 第四集 偶像培养,明星行业,追星行为。这一集还挺萌的,我都想跟着一起唱,那只 25 年陈酿手实在是....闹不住。 第六集 浅草艺人,看过北野武的《浅草小子》,某种意义上算是对那个恣意而青涩时代的致敬,同时也是对当下浅草艺人的一种期待,融入的母子关系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一波东京漂们的生活现状。 第七集 这一集是晦涩的,是前几集从温暖质感的沉降。讲述一个经年的伦理奇遇,故事下掩盖的应该是日本从过去至今依然如跗骨之蛆的男权人文,这一点,如果单从剧情设置来看,有可能也是双向因果的。 第八集 校园暴力。妹子是真好看! 第九集 宅男痴汉跟踪狂 第十集 这一集有点闹着玩赶工的迹象,估计 bazuka 费了不少经费。忍者,武士道,Yakuza,各种乱入,不能有半点严肃! 第十一集 有点大友克洋黑色寓言的味道了,日本人追求极致不是新鲜事,在超越人类极限不惜代价这个疯狂的舞台前也永远不乏声援的观众。 第十二集 日本老龄化问题,老无所依并没有展开也没有时间展开。日本老龄化问题政府的解决办法是柏青哥么? (哪怕就当消遣看,也会很舒服,恰似一份量足料赞的鳗鱼饭) 个人喜欢 2,3,7,11,剧情上更为饱满,起承转合颇有韵味,所谓将将好。 影片中存在感强烈的 11 幅歌川国芳的浮世绘,其中最大的一幅 《相马旧王城》取材自山东京伝的小说《忠义传》,描绘的是源赖信的家老大宅光国与操纵妖术的平将门遗孤滝夜叉姫对决的场面。整个画面构图大胆,人物形态逼真,是国芳的知名代表作之一。 其中的骷髅《图说日本妖怪大全》荒骷髅传说的原型。而在荒骷髅的传说中,这个已经丧尸人类外表的骨架却尚存很强的善恶观念,对帮助自己的人进行报恩。 这种死亡意味的图景下蕴含着复杂的社会意味,就像第五集中面相凶恶的男人却有温润的内心。整个当代日本人文也的确处处存在匪夷所思的矛盾表象。侦探社,一个完美的窥探更深处人文的存在,只字片语间的故事都与你所臆想的世界相背离,“贫民区的人们不应该更友善么?贫民区的人才最狡黠吧。” 片头曲光影迷乱,镜头摇摆,妹子挤着胸,小田抽着烟,卷发下藏着不可告人的过去,主唱一袭红衣,手拿心脏般艳丽的灯唱着一曲沁人心扉的 blues,当夜色降临,这个城市温暖了谁,俘虏了谁,又警示了谁? 音乐 音乐由 EGO-WRAPPIN'担当,音乐,特别是 OP/ED 和剧的气质完美契合,几乎不跳。(像菅野洋子之于 CB) 来自日本大阪的二人组,由女歌手“中纳良惠”,和吉他手“森雅树”组成。二人的足迹始于 1996 年的大阪,现在东京地区活跃。关于乐队的风格,曾被日本评价为“平成之昭和民谣”,个人感觉这只是乐队中期的一个特点,具体就是结合了日本战后也就是昭和年间(1926-1989)的民谣元素。这集中体现在他们 2000 年的专辑“色彩のブルース”(色彩布鲁斯)上。之后的创作之路上,乐队还加入了大量的迷幻和摇滚元素,他们还注重实验性、和本土化创作等等。这也正是本人对日本乐队最为钦佩的地方。他们一开始难免有跟风之嫌,比如乐队的第一张大碟“BLUE SPEAKER”,尽用英文演唱,充斥着欧美元素。但是,他们始终坚持融合和吸收,举个不恰当的生活例子,也就是你让日本人自己造出个东西很难,但是如果你给他们个东西让他们照着做,他们会越做越好,越做越细,最后比你做的还好。我想乐队的二人正是从这一点开始思考,逐渐将爵士做出自己的风格,做出日本的风格,难怪外国媒体曾评价他们是最能代表日本的乐队之一。听“EGO-WRAPPIN'”,情绪是复杂多变的,因为本身“EGO-WRAPPIN'”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他们的爵士有时让你大呼过瘾,痛快淋漓,有时让你泪流满面,痛不欲生。他们有一种力量抚慰你的灵魂,有一种力量拂去世上的灰尘。热爱爵士,热爱“EGO-WRAPPIN'”,热爱“EGO-WRAPPIN'”,热爱生命。(by xrocx) 小田切让 小田切让在剧中的表现,旧式西装,慵懒,抽烟,无厘头的眯缝眼,千种睡姿,真是反精英式另一种帅的极致。凭这个造型绝对又要涨粉了。 感觉小田切让在选角上,总是选到这样胡子渣渣不拘小节的人设,《摇摆》《转转》《东京塔》,以及去年《编舟记》里的热血义气小编都是。最早认识他是在北野武的《血与骨》里,虽然他的戏份不多,但那一场和北野武在雨中的对手戏,真是看得人肝肠寸断,帅得众叛亲离。 这种慵懒,摈弃光鲜外在的帅我是很喜欢的,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看起来稀松平常,相处之下才能发现那耀眼的可爱来自于他缓慢的言语深处。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