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女科学家真的存在「玻璃天花板」吗?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5-21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日报标题:自信一点,让「原来你是女生啊」的惊叹越来越少

    [​IMG] Jia

    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了,在学术会议上和读过我论文或有 email 交流的同行第一次见面,对方用惊讶的语气告诉我“原来你是女生!”(外国人一般无法从中文名字看出性别)。而说出这样话的人,也包括女性同行。说明在科研领域中,连女性自己也带有对本性别的偏见。这篇回答拖延了一阵,因为不希望写出来变成在埋怨社会不公、指责男性的不解——这不是我的衷由。而且事实相反,我周围大部分男性都非常支持,希望这一现象得到改善。但是究竟怎么做才能消灭这个天花板呢?我认为许多观念要改变,尤其是女性自身的。

    1. 科研职涯越往后走,女性越少。

    下图是题主提到的数据,在不同职业阶段理科的男女比例(蓝色为男性,橘色为女性)。在高中时代,男女几乎是对半分。然而从大学开始,女性比例明显下降。到了教职,十人里只有一位女教授。哎。

    [​IMG]

    为什么女孩子们逐渐地都离开了科研呢?觉得自己不够聪明、科研黄金期和生育黄金期撞期、遭到不平等待遇、性骚扰的频繁发生(一项调查中,516 个参与的科研女性里有 70%说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性骚扰 )……种种理由,每一个单独提出来都是长篇大论。有位教授和我形容这是一个到处都在漏水的管道。我没有办法把每个漏洞都描述一番,于是决定选一个作为女性自己可以下手(也是需要下狠药的)的来讲——自信的缺乏。

    2. 女性和男性智力不相上下,但是女性更加缺乏自信

    第一个故事:有教授扔了一套科学题给一群康奈尔大学的本科生,学生有男有女。一共十道题。做题之前,教授让他们给自己估分(满分 10 分)。女生平均估了 5.8 分,男生估 7.1 分。结果出来,男女生成绩非常接近(男 7.9,女 7.5)。教授又更进一步,邀请每个学生参加一个学术竞赛,结果 71%的男生接受了,而只有 49%的女生接受了。这个故事说明:女生比男生缺乏自信,缺很多、很多。

    许多在科研界的女性都经历过或轻或重的“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这个名词我是几年前在一群女科学家中听来的,听她们解释完,我才大惊:原来不只是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大概的解释可以借用 Facebook 的首席营运长 Sandberg(女)的话:“有些日子我仍会一觉醒来觉得自己是个骗子,不知道我是否属于我所在的位置(There are still days I wake up feeling like a fraud, not sure I should be where I am)”。

    第二个故事:哈佛大学的一堆亚洲女生被随机分成两组,考数学。题目是一模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第一组要求写上自己的性别;第二组不要求写性别,但要求写人种。奇妙的结果出现了——第二组的成绩远高于第一组。这项实验结果的解释为,被要求写性别的女孩们自我暗示“作为女性,我应该做不好数学题”。而被要求写人种的女孩则自我暗示“我是亚洲人,数学肯定超级棒”。这个故事说明:自信心可以增强成绩和工作表现。自信心和能力同样重要!

    3. 究竟是什么夺走了女性的自信?

    “完美主义”是罪魁祸首。

    女性在幼儿园和小学期间往往占优势,小女孩比小男孩更听话、语言能力更强,因而更容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喜爱。然而正是这样的优势,让女孩们长期在赞扬中长大,对自己产生了极高的要求。却同时也致命地,丧失了培养自己在失败中爬起来的机会。与此同时,男孩们因为好动,注意力较分散,经常受到指责,却也因此培养了在困难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女孩们因为在童年太习惯成功,碰到挫折会责怪自己。而男生则会耸耸肩,失败是成功之母,下次再来。比如考试考砸了,女孩会说“都是我太笨了”,男孩则会抱怨“这次的试卷也太难了吧”。当有机会在女孩面前时,她们会自然而然地因为觉得自己不完美、不够资格而退缩。

    同时,社会观念中普遍对“淑女”的崇尚,也让家长们倾向于把女孩往这个方向培养。到长大成人后,女孩们普遍不习惯在公众场合发言,或在开会时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公众发言能力,却是上级和同事了解和判断一个人能力与否的重要标识。有一个调查发现,在职业生涯中,男性经常要求涨工资,频率是女性的四倍!女性只有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完美了,才会要求涨工资或晋升。就算女性和老板要求涨工资了,要的也比男性少 30%。(看到这个数据后,答主哭了,决定以后要把问老板加工资的频率翻四倍。。)

    更糟的是,“科学家”被塑造成一个一定要绝顶聪明才能做好的职业,导致更多女生丧失信心,知难而退。可是人家爱迪生都说了“天才是 1%的天赋和 99%的努力工作”,要怎么说你们才信啊,智商真的不是硬伤,放弃和懒才是。

    于是忍不住讲第三个小故事。一个叫 Megan 的本科女生和她老师说她想做天体物理,老师嗤之以鼻“别,千万别。那个可是要天才才做的来的事”。还好 Megan 没听他的。她后来做了耶鲁大学天体物理系系主任,现在是美国天文学会会长。而我不知道 Megan 背后,有多少类似的事情发生,而女生们连尝试都不肯,就已全盘放弃。

    4. 自信心是可以学来的。

    以下是和女伴们谈话和看书总结出来的。就说两点,多了会头晕。

    运动!我和几位好友发现,爱运动的女生普遍都充满自信。追根结底,女生缺乏自信是因为不敢接受挫败,怕自己出糗。而运动,尤其是有对抗性的运动,让你在比较安全的环境下尝试反复失败,在哪里跌倒的在哪里爬起来。锻炼自己的毅力和胜不骄败不馁的态度。而且运动也能让自己身材更好,更美了不就更有自信啦?简直一举多得。

    提高行动力!没有自信和没有行动力紧密挂钩。站在挑战面前,男生往往愿意接受,女生更倾向于逃避(again,因为完美主义)。逃避一两次可能没有关系,可是从小到大,你算过你自己逃避多少次了吗?雪球滚下去,该得到的成长,该抓住的机会,连锁反应不知道消失了多少个数量级。于是男女性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但是,有个概念叫“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即使在成人阶段,只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大脑很快就会改变思维方式。是不是突然感觉很有希望了呢?

    一个半月前,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去世,《纽约客》评价:“哈迪德胆敢闯进一个男人主导的世界,她被人喂了许多屎,但一口没吃。(Hadid was a woman who had dared to enter a man’s world, and took no shit from anybody, though plenty was offered)”。共勉!

    忘记说了,已经很有自信的女生们,你们可以跳过此文。。

    资料来源:

    性骚扰调查:Clancy et al 2014

    康奈尔大学实验:Ehrlinger & Dunning2003

    哈佛大学实验:71 页 Beyond Reason By Ken Lizotte

    文中提到的 Megan Urry 教授:Meg Urry

    延伸阅读:

    许多资料来源于The Confidence Gap(算是 The confidence code-Katty Kay & Claire Shipman 的书摘)

    Female Astronomers: Outsiders in Their Field

    Lean in - Sheryl Sandberg (这本有中文版,叫《向前一步》)

    后记:

    究竟男女智力有否区别呢?Wiki 上有长篇讨论,有人发现没区别,有人发现女生强,有人发现男生强… 我个人觉得可以基本摒弃这些结论(或者相信那个让自己更加开心的结论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区别,远远大于这两个性别的平均值区别。拿你自己和一个人群平均值比毫无意义。而且,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根本就还没有到需要角逐智力的阶段。

    回答日期:2016/5/19

    5/20 修正(感谢 @花生酱 ):“天才是 1%的天赋和 99%的努力工作”是爱迪生说的,之前写的是爱因斯坦。

    增加每项提到的调查的社会学论文原文链接(见“资料来源”)。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