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如果我不说,很难把这张图和这些冷知识联系在一起 方凡浅,书籍装帧 哪里有什么“羌背”的说法哟!唯一的可能就是“腔背”的别字。 所谓的腔背装(Hollow Back),是特指一种精装书(与平装书对立)的书脊工艺。腔背装的书籍平摊时在书脊处会形成一个空腔,外书脊向外挺出,而内页向上隆起。下图的 A-C 分别是“柔背装”,“硬背装”和“腔背装”。 在西方书籍装帧工艺的漫漫长河中,皮革封面的出现是非常早的。甚至可以说,西方书籍生来就是皮面的。因此,皮质封面也决定性地影响了书脊工艺的进化。 在上述的三大工艺中,柔背装是最简单的一种。书页直接粘在在书脊上。当书打开时,书脊向上隆起。它的优点除了工艺简单外,还能保证书页的平摊,方便阅读。然而,在封面烫金——尤其是书脊烫金——的广泛使用后(见下图),柔背装的书脊由于不断的拉伸弯曲,会导致书脊金字的脱落。 硬背装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书脊上衬以硬质纸板或木板,使得书籍打开时书脊仍能保持原有形状。金字也不会因为褶皱而受损。但硬背装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因为书页仍是固定在书脊上。所以打开时无法完全平摊,会形成一道深深的书沟,严重时甚至会使书无法打开。 这对于装帧工匠,显然是一个重大缺陷,对于高级书,就不会采用硬背装了。所以说,能被戒指映出心形的书,大多用的是廉价的装帧。 所以,最终极的替代方案就是腔背装,既无伤害烫金之虞,又无不能平摊的烦恼。腔背听起来似乎不复杂,但实际上需要很多其他费工费时的工艺打基础。比如:什么是图书馆装订的书,什么样的书需要图书馆装订? - 方凡浅的回答,以及对环衬粘合位置的把握。而且也是由于腔背装的出现,才使得美艳不可方物的“起脊”工艺成为可能。 另外,由于腔背装中书页和封面之间的链接仅仅依靠“环衬”来完成。在书籍直立放置时,工艺有缺陷的腔背书会发生书页整体下垂的现象。所以说,腔背书要做不难,做好却不容易。 回到楼主的问题,罗辑思维的“羌背装”有什么典故? 从网上搜索的结果来看,罗辑思维的网站(《上帝的跳蚤》 人与瘟疫的物种战争)上给出的只有平装书的选项。 《上帝的跳蚤》的装订采用羌背工艺,也就是线装书工艺,更性感的叫法是:裸脊锁线、锁线胶订。这种全手工的图书装订工艺,好处在于能让书完全摊平,不再有胶订图书 6㎜的翻不开的夹缝,呈现最舒适的平坦状态,解放双手,带给你最好的阅读体验。 梳理一下,原文可以简化为:羌背(腔背)= 线装 = 裸脊锁线 = 锁线胶订。这里面的每个等号都有问题: 1. 腔背是精装书工艺,和罗辑思维实卖的平装书没有任何关系。 2. 腔背是书脊工艺,线装书是书页工艺。腔背一定同时是线装书,但不代表腔背就是线装书。 3. 裸脊说得是科普特装订(Coptic binding),是下图这种东西。连“背”都没有,何谈腔背。 4. 腔背一定不能是胶装书。 以上就事论事,不做不必要的评价。 全文完~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