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科技 二本院校18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 老师回应:为了变大学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7-19 发布。版面名称:新闻聚焦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8,169
    赞:
    47
    湖南一所二本院校,花18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光是每名博士的引进费就有35万元,科研启动费15万元,加上住房补贴等各种费用,平均一人最高达到84.4万元。

    [​IMG]

    仔细一看,事情还没这么简单:

    引进名单中的这批“哲学(教育学)博士”,一大半是这所学校已经任职的员工,然而来自什么学院的都有:

    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

    至于他们集体就读的这所亚当森大学,则是一个连QS世界排名都排不上号的菲律宾院校。

    [​IMG]

    事情一出,立刻登上微博和知乎热搜,对此该校老师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回应称:权宜之计,对升级为大学有帮助。

    [​IMG]

    有网友质疑花大价钱引进“菲律宾博士”的举动:有这些钱,什么博士请不来?

    [​IMG]

    还有网友调侃,这波属实是“出口转内销”了。

    [​IMG]

    所以,花大价钱送一批老师去菲律宾留学,究竟是要做什么?

    2年“速成”20多名博士

    事情还得从邵阳学院的一则官网通知说起。

    2022年7月7日,湖南省邵阳学院在学校官方主页上,发布了一个名为《出国攻读博士毕业返校与同类型拟引进博士名单待遇公示》的公告。

    [​IMG]

    在这条人才引进公告里,学校计划引进博士一共23人,全部毕业于菲律宾的亚当森大学,专业又是清一色的哲学,学习时间均为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

    然而,在这23个人中,除了一人是从外校引进的以外,其余均为“毕业返校”的博士,有些已经在邵阳学院任职近10年。

    [​IMG]

    △13年已有相关职工的报道

    所以,亚当森大学究竟是所什么样的大学?

    从2022年QS亚洲大学排名来看,这所大学排在第651位(在6000+所世界院校排名中未上榜)。

    不仅如此,这所学校还曾经被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公告点名,要求加强认证审查……

    [​IMG]

    有意思的是,不同于大部分“高冷”的国外高校,亚当森大学有非常详细的中文官网。

    [​IMG]

    其中,哲学(教育学)博士的招生简章中,还明确地提到了这几点优势:无需雅思or托福成绩、超短学制、海归待遇、有文凭认证……

    无需雅思或托福成绩,仅需最高学历证书和成绩证明,就可免试入学;在菲累计呆满一年,学位可直接获得中国教育部学历认证;高等教育文凭可获得中国教育部认证通过,享受海归落户、创业等优惠政策,同时也为职称评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可以说是把海龟读博的刚需研究得很透彻了(手动狗头)。

    [​IMG]

    据新京报介绍,邵阳学院与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有合作计划。

    对于这次的事件,邵阳学院有不少二级学院院长表示,由于难以引进国内的博士人才,学校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内部选拔一批拥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前往国外读博士。其中一名院长更是坦言: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说难听一点儿,就是凑人数。但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中博士学历的比例,对以后升级为大学、申请硕士点都有帮助。

    学院升级成大学,究竟有什么要求?

    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有这样一条规定:

    名称为“学院”的院校,想要升级成“大学”,称为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而师资队伍中的博士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

    [​IMG]

    包括邵阳学院在内,有不少网友表示,这样的操作其实是很常见了。

    这种操作不是第一次见

    事实上,邵阳学院在2019年,确实也有过招聘硕士赴东南亚高校读博的通告,只不过当时是在马来西亚。

    2019年6月6日,邵阳学院曾发布通知《关于招聘硕士赴邵阳学院外方合作高校攻读博士的通告》,其中明确提到:招聘硕士到外方合作高校(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等)攻读博士的名额暂定为20名。

    [​IMG]

    值得注意的是,通告中提到“凡经考试考核被我校外方合作高校录取为博士生的人员,在读期间计为我校外聘教师,并与学校和第三方机构签订有关协议。”

    这也就意味着学校同时要支付外聘教师的工资。

    就在同一天,邵阳学院还发布了一份针对在职教师的博士培养项目——推荐在编在岗硕士教师到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和林登大学学院在职读博。

    [​IMG]

    对此也有网友认为,这批和当年计划去马来西亚的可能是同一批博士。

    [​IMG]

    其实,除了海归博士以外,邵阳学院在今年5月也引进过一批国内人才,不乏来自同济、武大等985院校的博士,但有不少都没有写明职称。

    [​IMG]

    当然,邵阳学院的事件并不是个例。

    不少网友也表示,让本校教师到东南亚国家读博士已经是高校比较通行的办法。

    [​IMG]

    就在今年5月,石家庄学院公布的 2022 公开选聘录用人员名单同样引起过网友热议。

    从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出,拟录取 14人中有3位“海归”博士,分别来自菲律宾圣保罗大学、喀山音乐学院和韩国又石大学。

    这些在全球高校排名中基本看不到名字的学校,当时也同样引发过网友对高校教学门槛的质疑。

    所以,现在高校对于博士人才引进,究竟都有着什么样的要求?

    博士引进大概是个什么条件?

    先以“双一流高校”宁波大学为例。

    在招聘列表中,宁波大学的引进人才分为四类:

    浙东顶尖人才(A1),浙东领军人才(A2、A3),浙东拔尖人才(B1、B2,正高级职称),浙东骨干人才(C)(副高级职称)和浙东优秀人才(D1、D2)。

    [​IMG]

    从宁波大学招聘官网来看,浙东领军人才(A2、A3)的要求至少需要有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以及在Nature/Science/Cell正刊上发表一篇、或子刊上发表两篇的论文等要求。

    至于浙东优秀人才,要求中也表明要求双一流高校或学科评估A-的博士,至于海外博士则要求QS学科排名前50的。

    但相比之下,浙东优秀人才的待遇只有60万元安家费,具体薪资并未提及。

    如果要求再低一点,不是“双一流高校”的院校博士待遇如何?

    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A类人才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分别有35万元和25万,文科还要再少一点;B类人才则只有25万元和13万元。

    [​IMG]

    然而A类人才引进对于博士的要求也不简单,对于CSSCI和SCI一区论文发表都有要求。

    [​IMG]

    知乎博主@影疏则给出了更具体的回答:

    [​IMG]

    沿海985入职要求2-3年海外经历,3篇一区论文,包括至少2篇10分以上高分论文。

    沿海211要求海外经历,2篇一区论文。

    西部985要求类似于沿海211。沿海双非要求海外经历,3篇SCI论文。中西部211要求3篇SCI论文。中西部双非要求博士学位,SCI论文。

    显然,无论是否是双一流高校,对于引进博士教学水平、论文质量及数量都还是有不少要求的。

    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