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科技 入住“新房”!十分钟了解问天为何出色?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7-25 发布。版面名称:新闻聚焦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8,154
    赞:
    47
    7月25日10时0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

    中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篇章​

    民族自豪感爆棚之际​

    “问天之问”推出第二话​

    用十分钟带你全面了解​

    “问天”究竟有多出色​

    气宇不凡的“王者段位”​

    [​IMG]

    问天实验舱​

    中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

    身份​

    问天实验舱(中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

    身高​

    [​IMG]


    • 舱体总长17.9米​


    • 直径4.2米​

    体重​

    发射重量达23吨(堪比一节地铁车厢,是全世界现役在轨最重的单舱主动飞行器)​

    相貌特征​


    • 由工作舱、气闸舱及资源舱三部分组成。工作舱是迄今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单密封舱体,舱内设3个睡眠区、1个卫生区,支持空间站内共6人“满客”运行。​

    [​IMG]

    气闸舱与工作舱对接​


    • 配置双自由度柔性太阳帆板一对,全部展开后翼展超55米,比半个足球场更长,单个有效发电面积约110平方米,相当于一套三室一厅。​

    [​IMG]

    实力超凡的“全能选手”​

    问天实验舱是一个集平台功能与实验载荷功能于一体的“全能型”选手。为降低系统复杂性和在轨风险,相应实现了多个系统功能创新。​

    平台功能方面​

    具备空间站组合体统一管理和控制能力,同时可作为天和核心舱的备份,对空间站进行管理,可以完全覆盖空间站组合体工作要求;支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并提供专用气闸舱和应急避难场所,保证航天员安全,使空间站的在轨运行风险更加可控,在轨长寿命运行更加可靠。​

    [​IMG]

    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吊装​

    实验载荷功能方面​

    装载8个实验机柜机位、22个舱外载荷适配器,如同将大型科学实验室搬到太空,助力中国人在太空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IMG]

    太阳帆板设计方面​

    为提高交会对接可控性,首次采取太阳帆板二次展开方案,发射后先展开约五分之一,对接完成后再展开到位,确保顺利抵达天和“母港”。​

    [​IMG]

    名副其实的“主发电站”​

    问天实验舱​

    其能源管理系统十分强大,自带高性能“发电机”与“配电器”。​

    配置了比核心舱更大的柔性太阳帆板,每天平均发电量超过430度,能够为空间站运行提供充足能源。​

    [​IMG]

    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后,核心舱的一个太阳帆板将转移至问天实验舱资源舱尾部,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发电站”。届时,问天实验舱的3条能源母线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组合体源源不断地供电送能。​

    拥有别具一格的“更衣间”​

    在问天实验舱中,气闸舱“外方内圆”的视觉效果可谓别具一格。​

    “外方”​

    外部看上去像方形的外壳,是舱外暴露实验平台,上面配置了22个标准载荷接口,其中一部分还配备了流体回路温度控制。​

    [​IMG]

    “内圆”​

    内部圆柱状的部分,是航天员开展出舱活动时的“更衣间”——出舱气闸,航天员可在此换上“飞天战袍”进行舱外作业。与核心舱节点舱相比,气闸舱的空间更大,航天员在这里进行出舱准备和舱外返回时,可以更舒展、更从容,未来它将成为整个空间站系统的主要出舱通道。​

    [​IMG]

    此外,出舱气闸还有一个直径达1米的大门,使航天员不但进出方便,而且还能携带大个头的设备出舱工作,舱外工作能力大大提升。​

    拥有功能齐全的“资源包”​

    问天实验舱是空间站系统中舱外活动部件最多的舱体,大量的舱外设施设备更好地保障了出舱活动,也为更精细的舱外操作提供了支持。​

    [​IMG]

    问天实验舱舱外携带一套5米长、7自由度的小机械臂,其小巧、精度高,方便抓取中小型设备,开展更精细的操作。小臂还能与核心舱大臂级联成15米长的组合臂,能够自由爬行于空间站三舱组合体之间,开展范围更广的舱外作业。​

    [​IMG]

    未来,在空间站搭载的科学实验载荷,可以通过机械臂精准“投送”到对应的标准载荷接口位置,“即插即用”,不再需要航天员出舱进行操作。​

    同时,舱外还设置了2台云台灯、4台高清摄像机,能实现一边打光追光、一边拍摄录制,使地面测控人员对航天员出舱活动的一举一动都一目了然,从而提供及时有力的安全保障。另外,它们还能在太空中拍摄许多“壁纸大片”“唯美视频”,将美轮美奂的地球和外太空呈现在世人面前。​

    [​IMG]

    生而出色​

    使命光荣​

    “新房上线”​

    预祝航天员入住顺利愉快!​


    编辑 谢永利​

    流程编辑 刘伟利​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