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用土到掉渣的语言,解释几个金融原理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2-02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5,682
    赞:
    46
    金融学是否有类似「经济学十大原理」这样的基础理论?

    [​IMG] 沈一冰,企业免费咨询公众号:zhishuiinfo,正式开张^^

    我个人觉得,金融原理只是描述博弈,而不是一种精确的法则。我用土掉渣语言解释几个原理:

    1. 风险和收益比较原则

    如果路上有个陌生人拦住你非要请你吃顿午饭,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欣然赴约的,因为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同时又有个熟识的人请你吃饭,你会去,因为相比同样的获利,风险小多了。同样的道理,如果又来个陌生人是个大帅 / 大美,相比较同样的风险,明显会有更高的获益,因此即便去吃饭,也不会去和丑的那个吃。

    因此,收益相同时,人们总会选风险低的那个,而风险相同时,人们总会选收益高的那个。但实际上,人们往往并不能完全识别风险和预期收益,而是以他所得到的信息作出判断的。

    很多塞到居民小区信箱里的所谓“理财产品”,打着 12%甚至更高的利率,一次买 10 万元还送个 iphone6。当然如果真的去买了,那结局无非就是 10 万块买个 iphone6 而已。所以,大家对于不会立即到来的风险往往缺乏清醒的认识,而对立即到来的好处往往估计过高。以前看过一个科普文,说这样的心理是因为人类在原始时代也往往面临着抉择,而由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恶劣环境,选择眼下更容易获得生存优势(大意如此)。因此,在很多常见的金融现象中,结果有时是反直觉的。这是第一个点,下面还会提到。

    回过来看,一项金融资产的风险和预期收益(是指所有情况的回报对概率加权后得到的平均值)是存在着关联的,而且一定是越高收益的资产风险越高。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个高回报低风险的资产,那么最好拒绝他。因为他为什么要告诉你呢?自己向银行贷款买这个资产不就行了吗?因此这种所谓的“机会”,都隐藏着你未能估计到的风险。

    人们对于大部分时间挣大钱,而小概率一下子把前面赚的一把全输光的产品其实有着浓厚的兴趣,尽管它的对预期收益率并不高。这也是某一部分普通人会被引诱参与到赌博,甚至是贩毒这样的巨大风险的行为当中去博自己不是那个倒霉蛋。同时,人们又对大部分时间损失微少金钱,但是有很低概率获取极大回报的产品也有兴趣,即便这样的活动预期收益率甚至是负的。嗯哼,你们知道我要说什么。我们的大脑大多情况不能正确认识小概率事件,这也是产生反直觉结果的原因之二。

    2. 不存在无风险套利原则

    前面说到风险越高,为什么预期收益越高,而不是其他情况呢?

    首先需要引入“无风险收益”的概念,无风险收益的含义是资金的最低价格。我们向他人借贷资金时需要收付利息,而借款者是存在还不出钱(违约)的风险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越可能还不出钱的人,我们需要冒的风险是不一样的,而如果同时有两个人向你借钱,一个人还款能力很强很靠谱,另一个家里穷的响叮当很差劲,不考虑个人感情等因素,那么他们在愿意承担同样的贷款利息时,必定选择那个还款能力强的是理性的。而如果将全世界任意的两个借款方相比较,最终存在一个还款能力最强的,一般我们认为目前是美联储,因为美钞可以算是他们家发的,欠你多少印了发给你就是,地球上目前还没有不要美元的人。因此,美联储公布的利率可以看做(几乎)无风险利率。在中国由于各种现实的原因,也可以把 RMB 资产的无风险利率看作中国央行的基准存款利率。

    得到这个无风险利率以后,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比较,假设中国央行愿意给 2.5%一年期利率,那么工行建行这样的,即便隐含国家担保的银行存款利率一定不会比 2.5%低,因为假设工行这样的话,大家都不会存在工行,而去存在建行,建行可以直接将钱存给央行获得更高的利息。由此推论,如果是一个信誉较差的个人向你借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要计算利率的话,你不可能接受比基准利率低的利率,也不会接受比四大行低的利率,也不会接受比余额宝低的利率,因为风险明显和收益不匹配,大家会选择同样收益但是更低风险的产品。

    同理,反过来说,如果存在收益高风险低的产品,那么对出售方来说是不划算的,因为他为较少的获益付出了较多的代价,我们会认为这个行为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如果长期存在这样的门道,便宜不赚白不赚,很快就被大妈们搬光吃尽了,要么就是这个门道因为太多人涌入导致出售方发现了自己价钱定错了,于是涨价或者不卖了。

    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偶尔会在路边捡到钱。但是不会靠捡钱过活,因为碰巧捡到钱是小概率事件。而如果专门耗费时间去捡钱,时间也是有成本的。因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会天天有,即便有也不会存在很久。如果要靠掉馅饼过活,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反而不菲(比如被骗)。

    3. 风险定价原则

    根据前面的推论我们得出:通常情况下风险如果为 0,那么收益应该等于央行给我们的利率。

    那么风险和收益如果画个图:

    [​IMG]

    虚线位置及下面的部分,根本不会有人买。如果有人买,可以看做是被人吃了免费午餐。原因请读者自行思考。

    而在虚线以上的区域,则是有可能存在的。如果我们把同一时间整个市场的所有产品风险和收益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平均的风险和收益画成实线的线条,有可能是曲线也有可能是直线。凡是处于实线下方的,称为“跑输市场平均”,而在上方的“跑赢市场平均”。而这个风险和收益的实线,就标志着人们在平均而言为单位风险要求的单位回报。因此如果是处于实线下方,应该卖出这样的产品,买入上方的产品,反之亦然。

    需要注意的是,又来了,风险往往是(其实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预见的,因此无法根据事后测算结果预先知道什么样的产品能挣钱。所以我们买卖金融产品,实际上买卖的是风险。

    先说这些吧,如果有人想看更多,抽时间写在专栏和公众号里。

    ----------------

    广告时间,免费企业和创业者咨询,微信号:zhishuiinfo

    [​IMG] 知乎用户,金融,健身

    几个基石理论:

    • Harry Markowitz:马克维兹的有效边界模型,199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关键词是风险厌恶(risk-averse),多样化(diversification)。经常用到的 Sharpe Ratio 基于此理论。
    • Modigliani–Miller theorem,两人分别于 1985 和 1990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观点一(Proposition I)估值和资产结构无关,观点二(Proposition II)估值和分红政策无关。

    • Black-Scholes Model,黑寿司期权定价模型,Scholes 和 Merton 二人因此获得 1997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利用无套利假设(no-arbitrage)以及风险中性原则(risk-neutral)的神奇偏微分方程。正态分布的假设与现实的偏差使人们观察到波动率微笑(Volatility smile)的现象。自从这个方程诞生,希腊字母(Greeks (finance))也被玩坏了,Delta,Gamma,Theta,Vega,Rho。。另外,Merton 模型也被天才地应用到了公司信用风险的度量上。

    • 研究表明,投资者资产组合的收益与当日的点出的赞数呈显著正相关。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