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更欢迎什么样的女性? 龙荻,You are what you fuck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叫 Laurel Ulrich,她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出版的一系列女性史著作,补充了美国普通女性在北美殖民地历史中的地位和精力研究的空白。她有一句名言: “Well Behaved Women Seldom Make History." 我觉得放在答题的开头很合适。社会期待什么样的女性?社会期待就是符合主流男性价值观的那种 well behaved women, 或者说符合各种占着话语权的或者自以为有话语权的群体的 well behaved women. 但那些创造历史的女性,往往都不是所谓的“规矩”的女人。当然,世界上不需要那么多人创造历史,大家都创造历史也不大可能。大多数人的规矩和正常,才造就了少数人的创造。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去创造,只是每个人的经历和自我决定了她们和社会偏好的设置之间博弈的结果。 在任何一个时代,包括所谓的性别更平等,底线更低的现代,人们依然是期待和更欢迎规矩的女性,至少更欢迎女性的大多数是如此。而那些所谓的不是大多数的女性,总的来说就是异端,成就了大多数不能做的事,比大多数更能干,更“大胆”,做了更多的事,更能想什么就说什么,而不在乎所谓的社会更欢迎什么而说什么做什么,不妥协,并对不妥协的结果和周遭异议安之若素和平相处。 这大概就是我体会的现实,对于女性的偏好和物化我个人感觉在国内更趋同甚至更严重,在真正经历过女权运动的美国则是不同群体看上去相安无事,对于女性的独立杰出更为接受鼓励和支持,尽管玻璃屋顶看不到,变得更薄,但还是在。而在两性关系中,西方男人更容易接受有个厉害聪明的女友或者太太并且为此骄傲,中国的男人要是直男中的战斗机,才能真的心服口服地爱并一起进步。这是观察也是个人体验……摊手。我不赞同的答案里说社会更欢迎女性更有磁性,也不是不对,是的,社会对女性的需求就是依附,就是你张开大腿就可以完成的那些特性的延展。 扯远了,回来回答问题。因为我是研究美国性别史的,我就从美国女人如何和社会更欢迎的角色博弈甚至斗争来讲好了,间或对比一下和我国的现状和我的体会。这里并不是要将女性和社会的偏好对立起来,我们谈的是现象,并不是试图要改变什么,并不是说要像当年 BETTY FRIEDAN 写 feminine mystique 所引发的波澜一样去改变什么。 (我近来愈发感到,当代社会的好处是有的选,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去生活,而接受和尊重这样的多样性也是一个进步和谐的当代社会的好处,至少在美国社会是的,而在中国,对于不迎合社会偏好的女性的尊重和接受并不够,而这一方面来源于男性的偏见,而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历史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影响,更来自女性本身对于社会偏好角色设置的接受,以及希望用这种角色去设置那些不迎合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有的选的最佳状态就是你选了你的不后悔且心甘情愿,不是妥协也不是不甘,就不会在乎别人的选择,用攻击或者贬低别人的选择,但我们现在主流社会对于剩女,对于未婚单身女性的恶意,实际上说明了大部分选择人群中不能接受多样性的那一群人的不安,只要靠攻击和贬低别人来获得存在感。) 其实说来,美国历史上的情况也是如此。在殖民地时期,遵从英国习惯法的 coverture 原则,女人嫁作人妇就附属于丈夫,法律上叫做 femme covert,她们没有财产权也无权在法庭上独立地代表自己(也就是没有完整的公民权),因此在殖民地时期,除了马萨诸塞州最早可以离婚,其它只能算分居,因为女人无法在法庭作为独立的人代表自己。由这样的法律基础定调的两性观便是女性的位置在家中,男性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他们的世界在家以外,他们是家庭的主人。虽然女人要操持甚至主理家务管教子女,但她们最好的称号是副丈夫(deputy husband),很多中下阶层的女人从八九岁开始就帮助母亲料理家务学习纺纱织布等等家务,为以后嫁人做准备。而她们的兄弟则要读到中学,要识字。这是十七十八世纪北美殖民地的主流,对于这个时期女性的研究一直到了两百多年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繁荣起来,开篇提到的历史学家等的带领下才开始还原了一般女性在这个历史时期的角色。因为在美国历史的研究中,早期史的研究都着重讨论建国之父们有多伟大,顺带谈谈凤毛麟角的精英女性对于男人的影响和辅佐(这里美国本科生中学生都会学到最多的是 Abigail Adams, John Adams 那个说“不要忘了女士们”的太太),并没有还原普通女性在历史中的经历。而有趣的是,对于普通女性的研究,也是从社会最欢迎的家庭主妇们的生活开始的,然后再逐渐发展到对那些边缘的女性,比如被处死的女巫,妓女,单身的女人,最后再是印第安人和黑人女性。 关于殖民地和建国早期,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著名的研究政治史的历史学家 Jil Lepore 前年出版了一本讲一个女人的书,她讲的是富兰克林的小妹妹简的故事。一起生在一个屋檐下,简没有机会获得教育,而富兰克林可以识字当学徒然后追寻自己的杰出之路,成为百科全书一样的国父。简一辈子和自己的哥哥通信,吃力地学会写字但语法始终有错,句子初级,嫁给了一个失败的醉鬼一生贫穷最后被哥哥救济。虽然富兰克林爱自己的妹妹,但是他主理的图书馆不允许女人入内,他写给妹妹的信妹妹都存好,而妹妹的信他没有保存。 当然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独立战争对于推动女性的地位还是有积极作用的。但这种积极作用实际上可以算作是一种实用主义。独立战争和建国之初的美国社会最欢迎的女性角色叫做“共和母亲”(Republican Motherhood),这个角色设定其实也不是当时提出的,而是后世由 Mary Beth Norton 以及 Linda Kerber 等历史学家一起总结提出的。“共和母亲”要求女性成为符合新生共和国要求的女性,成为共和国新公民的好母亲,要求她们拥护新政权,并且文化上跟得上,有能力教育下一代。但尽管独立后的国家的男白人有产者有了完整的公民权,女性仍然是嫁作人妇后没有投票权。有一种看法是建国后很多州逐步开始允许离婚,也可以算作女性权利的进步,但这有待商榷,这里就不赘述了。开始流行起来,并且在美国社会中有过各种复兴。这种性别观对于女性的要求十分完美主义,丈夫和男人的世界是充满了挑战和尔虞我诈经历着工业革命和工商业发展的外部社会,而女人的职责就是将家里变成一个美好纯洁的避风港,女人要贞洁又服帖,还要洗脱丈夫在外经历的风雨。一个极端的例子是,那个时代对于女人的贞洁和行为的要求很苛刻,比如只要一个女人和一个不是老公男人接近,或者单独处在一个室内久,坐同一个马车,就会遭到非议,尤其对于上流社会的妇女来说是。 而这种基于对于“共和母亲”的期待的社会女性观,在政权逐步稳定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左右就慢慢被推翻了。人们不再认为女人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女人受到教育是危险的。女人的空间是家庭而不是社会,这时候维多利亚时代的两性观所谓的分离空间论(Separate Spheres)开始流行起来,并且在美国社会中有过各种复兴。这种性别观对于女性的要求十分完美主义,丈夫和男人的世界是充满了挑战和尔虞我诈经历着工业革命和工商业发展的外部社会,而女人的职责就是将家里变成一个美好纯洁的避风港,女人要贞洁又服帖,还要洗脱丈夫在外经历的风雨。一个极端的例子是,那个时代对于女人的贞洁和行为的要求很苛刻,比如只要一个女人和一个不是老公男人接近,或者单独处在一个室内久,坐同一个马车,就会遭到非议,尤其对于上流社会的妇女来说是。 但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还是产生了革命性的女性领导人。1848 年的 senaca falls 集会时候那些女性中的部分就是受到废奴运动的影响而成为了女权运动的先驱。女权运动的分水岭是 1848,1920 的选举权获得, 1963 的 feminine mystique (The Feminine Mystique),再到 1982 年的 equal rights amendment 的死掉,今天不会聊太多,会补充。 平行宇宙中的中国是什么情况呢,十九世纪,中国女性嫁作人妇后也是随夫姓,变成某某氏,大部分女人不识字也不会教育。以前念书时候读到就会想,平行宇宙中,其实中国女性和北美女性的经历很相似,但是富裕的精英阶层的女性仍然可以获得很好的教育,除了必须养在深闺以外,她们的命运也受到大时代的影响。这里需要提到的一本书就是 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 Susan Mann 这本书讲了十九世纪张家的才女太太和女儿们的故事,讲了不管多么有才华和聪慧,她们都还是深闺后的女性,她们的形象大概是那个时代社会最欢迎的形象,甚至可以说是现在很多男人心底里最希望的形象,有才又归顺,不会反抗,更不谈自我,为家庭牺牲,会支持纳妾。但是很难说她们自己当时会反抗这种性别观,因为她们的生活算是那个时代中国女性中优越殷实的了(这本书是三年前看的,所以是凭印象说)。看这些的时候,可以反回来看美国精英女性,相比之下,美国精英女性的境况似乎稍微好一些,但是她们仍然只能用某某夫人和太太的角色讨论国事,影响丈夫和儿子,而最明显的出自一个家庭的精英女性的例子,就是 Abigail Adams 和她的儿媳妇亚当斯夫人 Louisa Adams。两个人都是第一夫人,两个人都很杰出,但从未直接影响过丈夫和儿子。关于她们婆媳二人的故事,有这两本书可以看。她们算是符合共和母亲形象的最杰出的女性代表。 那么就快进到 1920 年,女性终于获得了选举权(选举权运动十分惨烈,这里就不赘述了,那时候为了争取选举权,不仅有女性入狱,还有女权运动内部的争斗,因为即使目标是选举权,但对于选举权代表下的女性形象,先驱们的偏好也各不相同)。但是 1920 年开始的美好疯狂连 Woody Allen 都留恋的 Roaring 20s 对女性是个什么期待呢。那个时候经济的发展和镀金时代产生的流行文化的影响,女性在更独立和开放的同时,也更成为了流行文化的消费品。我们熟知的 flapper 形象就产生于那个时代,flapper 指的是那些受过一些教育或者很好的教育,有自己的工作(大部分是文秘或店员),留波波头,抽烟,穿修身的裙子(参见现在这季唐顿庄园二小姐和那个 Rose 的衣服),性生活比维多利亚时代开放(但实际上堕胎和避孕药仍然是禁忌)的女性,她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菲茨杰拉德的老婆 Zelda。于是混乱纸醉金迷的二十年代对于女性的期待便是一个时髦的结了婚还是会听话的太太,有自己的见解但不至于自我太大。自我太大就成了 Zelda. 关于那个时代,电影和文学说了很多, 而总结那个时代对于女性偏好最好的一本书,就叫 Flapper: A Madcap Story of Sex, Style, Celebrity, and the Women Who Made America Modern: Joshua Zeitz: 9781400080540: Amazon.com: Books 大萧条之后到二战的到来,美国社会对于女性的偏好仍然是如此。而对于白人女性贞洁的推崇,也反过来定义黑人的脏和自然对女性也是有要求的,男人上了战场,那么原本是家庭妇女的女性就要去军工厂干活,在男人打仗的时候,女性在后方挑起整片天。那个时候社会对女人的偏好是强壮能干的家庭妇女如这张大家都知道的图,ROSIE THE RIVETER. 其实战时去工厂干活的女人们并不真的都很自豪自己的伟大。我们给本科生的阅读中曾经要求他们读一篇女人对于当时生活的回忆,实际上那样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的生活让人精疲力尽,很多人都很开心战争结束可以回到家中。而这正好迎合了战争结束退伍军人要回来重新占据那些女人顶替的岗位的需求,而应运而生的则是又一波女人的位置在家庭的说法,也就是说女人无论接受多好的教育,她们最好的出路都是成为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看好孩子是她们的本分,虽然最初的促销员工作她们来做,但是后来她们的工作都是文秘和助理等等。关于女性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的角色和性别偏见,包括种族偏见,以及社会的偏好,美剧 Master of Sex, Mad Men, 以及电影 Mona Lisa Smile 都讲得很好。 一直到了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 1963, betty friedan 出版了 Feminine Mystique 唤醒了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家庭主妇们重回社会追求自我职业卓越的勇气,同时也成为第二次女权运动浪潮的一个重要文献。从这之后,美国社会就对女人追求卓越有了更大的接受度,女孩子从小被教育要和男生一起争第一,无论科学体育还是艺术文学,大学毕业了也不会被逼婚,大城市里独身的成功职业女性比比皆是受到尊敬,没有剩女一说,甚至年龄都不是问题,魅力随着年龄和魅力增加。 而我国虽然一下子革命完女人就撑半边天了,却没有经历深刻的女权运动浪潮。于是我们的电视上流行的是征婚节目,流行的是结婚离婚的节目。而美国的电视上,虽然褒贬不一,流行的是 Girls, 而 girls 里几乎每个女孩都不能算是我国社会主流欢迎的女孩,矫情到死地要追求自我,性生活开放,想脱就脱,真的就是想说什么说什么。这样的电视剧,我国的妇联估计是要狠狠批判的。 当然了,除了 girls,打开美国电视,那么多美剧的女主角都是女人,而很多人看《纸牌屋》,看到的不是一个辅佐和顺从丈夫的克莱尔,而是一个比男人还要强大的女人,而不是说她的雌性在激励男人,而是她的意志力。就像很多人赞的答案里说的,女人要自由自主地活得像自己想要的样子,要心甘情愿自己的每个选择,那就是内心会真的强大,知道自己要什么能要到什么,并得到爱的样子。“规矩的女人”的形象是社会定的,有时是家庭强加的,但路终归是自己走的,冷暖自知,问心无愧就好。 《纽约时报》我最喜欢的专栏作家 Maureen Dowd 说过, The minute you settle for less than you deserve, you get even less than you settled for. 先写到这里,有空再补充。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