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为了弄明白同性恋的生理基础,科学家们做了好多实验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2-12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同性恋是否有其生理、遗传基础?

    [​IMG] 朱郭纯,科学教育本科生。神经教育学相关

    很高兴有这么多知友关注,这个问题学术界很久都没有结论,非常复杂。

    注:本文性激素与性别认同、性取向的相关都指的是个体早期(胎儿期、母亲产前)睾酮的影响。

    这一段讲得是激素对性别认同和第二性征的影响,这其实是另一个问题。但是激素与性征的关系和激素与性取向的关系之间有相联系的地方。这里睾丸酮的影响是值得注意的。个体睾酮水平会影响性别认同和外显性别特征,个体胎儿期(母亲产前)睾酮水平也与性别取向有关。我认为睾酮对人类 sexual behavior 的影响可以追溯到缺省设定。

    背景,性激素的缺省设定

    有个说法说人类的身体设计是按女性的来设计的。男性只是在此基础上受到了睾丸酮的影响。比如男的乳头就是没有发育的女性乳头,因为雄激素抑制了这样。

    哺乳动物胚胎初期是同时兼有两套生殖系统的材料的。男的还是女的还没分化,性器官早期时相同的。都有缪氏管和沃氏管。雄性的 Y 染色体使原始性腺发育成睾丸,睾丸分泌睾丸酮。进一步刺激睾丸发育。睾丸酮使沃氏管发育成精囊和输精管,缪氏管则受到另一个 MIH 激素的影响退化。雌性没有 Y 染色体,没有相关激活沃氏管和退化缪氏管的基因,性腺发育为卵巢。

    缺省设定的意思简单说就是在发育的敏感期(妊娠期间)缺睾丸酮就变成女的。雌激素有多少无关。

    比如男性睾丸不正常,分泌的睾丸酮不够,那么睾丸会退化,可能长出阴蒂。有些 XX 染色体的胚胎睾丸酮含量太高,就可能长出睾丸。许多双性人兼有两套就是睾丸酮水平不正常,一个长出来另一个没退化掉,有那种半阴蒂半睾丸的。

    先天性肾上腺增生(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 CAH)的女孩,也算是常见的病例。这不是个案研究。CAH 女孩更喜欢玩男孩的玩具,但是 CAH 女孩的行为和没有 CAH 的典型男孩还是有所不同,算是介于没 CAH 的典型男孩和女孩之间。

    Girls with CAH

    我想说的个案研究是 The John/Joan case ,是在去年 Coursera 的行为遗传学课上看到的,课程档案还在,不知道能不能注册Coursera.org

    The John/Joan case 这个例子是说一对同卵双生子,2 岁前其中一个因为手术意外损伤了阴茎,接受了手术变成外显解剖学女性的样子(按照心理学家 John Money 的办法,认为人生下来是性别中性的,按什么方式养育就变成什么性别,父母没告诉孩子出生时是男的)。到了青春期他接受雌激素促使第二性征发育,但他变得抑郁苦恼,自杀倾向严重。最后父母迫不得已告诉他了真相,他 relief 了,重新变为男孩生活,最后娶了一个妻子,活到 38 岁自杀了。

    The John/Joan case 证明了人生来是性别中性的是错误的,Gender 有生物学基础,但不符合题主的这个问题。题主的问题是同性恋(性取向)。

    不过,CAH 的女孩也有性取向的不同,也就是说,尽管 CAH 女孩主要说明的是性别认同,但是也说明性激素和性取向有关。我认为相关研究有局限,“要求 CAH 的女孩描述自己的性倾向,37%报告自己是双性恋者,或同性恋倾向;40%异性恋倾向;23%拒绝回答。”我认为研究对象可能没有厘清判断性倾向的标准,是染色体性别,社会性别还是心理性别。但是不管怎么说,CAH 女孩以男孩或者女孩为性对象的比例比普通异性恋比例高,说明(个体早期)激素在性对象的选择上还是有影响的。

    重申!!!性别认同 Gender Identity 和性取向 Sexual Orientation 是两个概念!!!但它们都受到激素影响,尽管这种影响是不同的,但都说明了睾酮的重要性。(但我认为影响因素众多,还很难说明因果关系)

    对于同性恋来说,我们应该讲的是性取向。所以性别认同就不说了。

    下面开始正题。

    同性恋这个问题研究非常有趣,下面引用和总结一些书上看到的当前的研究结果

    正像一个人是否右利手(右撇子)还是左利手一样,性取向不是由人随意选择和改变的。它的发展形成具有其生物学基础,涉及遗传、激素影响以及神经系统机能解剖学等方面。迄今研究者主要关注男同性恋,因其比女性同性恋更为常见(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遗传因素

    大多数行为遗传学研究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性取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论男女,女同卵中一个是同,则另一个是同的可能性最高,而异卵双生子可能性较低。对于无血缘兄弟姐妹则最低。提示遗传基因可能对性取向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基因,那么为什么自然选择不消除呢?一种解释是遗传基因可能对不同个体有不同影响,如某些基因可能增加男同去向,但也可能增强其姊妹的生殖力。(我也见过有说法说男同的兄弟可能会更有能力保护种族,对一个家族来说以牺牲生育能力来加强保护,具体记不清了)(这是目前关于进化论的一个很大的疑问)

    激素影响

    无论男同女同,大多数体内睾丸酮和雌性激素含量水平与异性恋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不能认为成年人性激素决定性取向。

    研究者比较相信大脑发育敏感期睾丸酮含量水平对性向影响较大。对于人类。这个敏感期开始于妊娠期的第二个半月,延续至第五个月末。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种类雄性动物如大鼠、猪和鸟雀等,在发育早期时如果其睾丸酮水平大大降低,则成年后对其他雄性动物表现出性兴趣。如果雌性动物在发育早期接触过多睾丸酮,则成年后的交配行为更可能相似于雄性动物的典型行为方式。许多激素操控动物实验难以避免地造成动物生殖器官的变异失常。然而人类同性恋与异性恋者没有这种生殖系统解剖结构上的差异。

    一些研究把处于妊娠期最后一周的大鼠施以应激刺激(强光,限制行动),导致内啡肽增多。一些内啡肽通过胎盘进入胚胎,对下丘脑产生影响,效应是抗睾丸酮性质的。另一些实验则对怀孕大鼠给酒精使其应激。研究发现胚胎发育期的应激可以改变动物下丘脑发育并不影响其外周生殖器官解剖学特征。而它的影响是,雄性成年后既有可能对雌性,也可能对雄性产生性行为反应,而其他方面还是表现出典型雄性特征,如旷场活动水平。

    另一方面研究也发现动物出生前的应激对其成年后性行为的影响可因其出生后的生长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别。被隔离饲养或与其他出生前应激的动物一起饲养的雄性动物成年后只对雄性动物产生性行为反应,而与雌性动物或出生前未应激的雄性动物一起饲养的雄性成年后可对雌雄两性产生性行为反应。

    上述结果提示人类胚胎发育条件可能与出生后性取向有关。研究途径一是调查了同性恋者母亲在妊娠期是否遭遇应激事件。有的发现男同的母亲报告怀孕时(尤其妊娠 4-6 月)应激事件显著多于非同性恋者母亲。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得到肯定的结论,因为资料来自母亲多年前回忆,真实性不一定能保证。

    另有研究考察激素对女同的影响。20 世纪 50-60 年代早期一些妇女服用一种二乙基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 DES)的合称雌激素,以防止流产和其他躯体症状。DES 能产生类似于睾丸酮的雄性化作用。一项研究调查了 30 个成年女性,她们的母亲当初怀孕时曾服用 DES,其中 7 个报告一定程度同性恋或双性恋倾向。相比之下 30 个母亲怀孕时没接触 DES 的女性中仅有一人报告同性恋或双性恋倾向。

    人的性取向可能受胚胎发育期母亲体内激素水平影响,尽管激素不是决定性向的唯一因素。

    大脑解剖结构

    就群体平均水平而言,男女大脑存在差异,比如下丘脑特定部位的大小差别。而研究发现女异大脑前连合(anterior commissure)平均比男异大,男同的前连合平均和女异的差不多大。男同的视交叉上核(SCN)比男异的大。SCN 控制机体生命活动昼夜节律。

    解剖差异与性向有关吗?尚不明确。

    有的动物研究发现雄性大鼠如果生长早期剥夺睾丸酮,其 SCN 发育也会异常,它们一天中对雌性或雄性的性对象偏爱程度会随时间改变,例如每天活动的较早时间它们对雄的雌的都喜爱,而时间推移之后大多就偏爱雌性了。

    但是人类怎么样还不知道。

    下丘脑前部一个间质核 3(interstitial nucleus 3)的解剖学特征,男异脑内该核团一般比女性大一倍以上,动物实验证明它对于雄性动物性行为有重要意义,损毁它可能导致性行为减少,也可能导致性偏好对象转移到雄性动物。研究发现男同样本的间质核 3 的平均大小和女异的差不多,0.051mm3 对 0.056mm3,而男异的只有 0.12mm3。这个脑解剖差异是成年期形成的还是童年期?与性行为性取向的关系的中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相关研究没法确定因果关系)目前还不清楚。

    补充:总结,遗传、(个体发展早期)睾酮激素(或发育环境)、和脑结构是目前学界对性取向生物基础相关研究的主要主题——同性恋存在一定遗传倾向;胎儿期激素对性取向有明显影响;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存在大脑结构的差异。虽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但也是目前性取向生物学基础的学术界共识了。

    欢迎大家讨论并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观点。我在 LGBT 这方面也是一个学习者,这个答案也是抛砖引玉,我最近再去读一点文献,尽量完善我的答案。

    参考书目

    张卫东.(2007). 生物心理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蔡厚德(2010). 生物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 上海教育出版社.

    Kalat, J. (2015). Biological psychology. Cengage Learning.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