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年度热门 · 朋友圈那种高质量的科学谣言是如何被编造出来的?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2-22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匿名用户

    内容索引

    1. 编造一个高质量谣言的经典要素

    1.1 文字质量

    1.2 日常相关性(受众)

    1.3 科学性

    1.4 引用科研成果

    2. 反例:经典却低质量的谣言

    2.1 钓鱼文集锦

    3. 实践:亲手制造科学谣言

    3.1 举例:可乐这么萌,让我们黑它

    4. 如何判断谣言真假

    ———————————————

    1. 编造一个高质量谣言的经典要素

    题主所问的是“高质量”谣言,我觉得很多人觉得的那些著名钓鱼网算不上。网上大多所谓的钓鱼文,一点科学性也没有,更是远远称不上高质量。不同于一般的谣言,取决于其内容及目的,科学谣言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证实或者证伪的。

    一般而言,一条比较有技术含量的科学谣言,具备如下几个要素:

    1.1 文字质量

    写报告也好,谣言也好,最基本的要求便是文字: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格式是否标准……一篇内容精彩,但排版错乱的文章会损失大量读者;同样道理,一条内容极具迷惑性,却通篇错别字的谣言,更容易引起怀疑。

    1.2 日常相关性(受众)

    为了使谣言广泛传播并引起恐慌,谣言的内容必须贴近受众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一些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比如吃饭(食品安全)、睡眠(电子产品的辐射)、生理活动(空气质量)等……一般在听说自己的每日活动中存在“可能的危险”时,第一反应总会是“如何避免”;而不是“这个信息是正确还是错误”。

    所以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微波炉会产生致癌物”、“食盐能抗癌”、“在北京待一天相当于抽 20 支烟”这一类消息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引起关注,并呈现出爆炸式的传播趋势。而“北极星是北半球最亮的星”这种谣言,虽然出现的时期相似,辟谣的难度相似,引起的关注与前几条并不在一个数量级。

    更加细致一点的话,比如你想传播一条关于“西瓜中含有增甜剂”的消息,告诉家庭妇女、学生……无疑会比在商务人士中宣传更为高效;如果你想传播一条关于“在伦敦地铁呆 20 分钟等于吸 2 包烟”的消息,告诉留学生和上班族,无疑比告诉街上开跑车的年轻人更靠谱;如果你想传播一条“吃肉容易致癌”的消息,在医学院中散布,估计毫无成效。

    1.3 科学性

    对于一条成功的科学谣言,科学性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谣言之所以为谣言,是因为它们“不科学”;既然能被证伪,科学性又从何谈起呢?

    这里要说的,是一种“不严谨的科学”。

    我们日常所接触的“科学”,“科普”成分居多,大部分算不上严谨:从初中课本中“原子核的结构与太阳结构相似”、“温度是冷热的量度”……到生活中经常被提及的“化妆品中化学物质会伤害皮肤”、“饮用水久置会变成有害物质”……其中各种说法,大多是为了使人们便于理解记忆,对严肃的科学事实采取更通俗的说法;而科学谣言,正是抓住了这一特征,模仿“常识”,与各类信息混在一起,更加难以分辨。

    “离开剂量谈毒性的一切行为都是耍流氓”是广泛应用在科学谣言中的手段。这些谣言往往由科学事实推断而来,却抛去了最基本的剂量问题,把定量化的结论转变为定性结论。以下随手列举几个此类推断,相信类似逻辑的谣言,您已经见过不少:

    • 虾和大量维生素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 → 虾和维生素同时服用,会产生有毒物质 → 海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一起吃,容易中毒 → 上周台湾一少女同时吃了海鲜和维生素之后,暴毙而亡……
    • 每天喝 10 L 以上的水,容易引起水中毒 → 每天喝 10 L 饮料,会引起中毒 → 饮料会引起中毒 → 饮料居然有毒!中国的食品安全堪忧!这个社会怎么了……
    • 每天摄入过多红肉,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 → 每天吃红肉,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吃红肉会得心脏病 → 中国的红肉不能吃,对心脏有害,请转告你的家人!……

    1.4 引用科研成果

    如果能在谣言中引用科研成果,当然会大大增加谣言的“可信度”。比如在 1.3 中提到的任何一条逻辑链,能够引用最初的科研成果,都会使谣言更具迷惑性。然而,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不当引用科研成果,甚至自己编造,只会使谣言看起来“没档次”和更易于被辟谣。

    比如前些年疯狂流传的“先父遗传”谣言中提到:

    英国人类学研究所 Dr. Gossip 教授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

    稍微学过点英语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条谣言,而如果把“Dr. Gossip”换成“Dr. Davies”之类的寻常名字,相信愿意花时间稍微做些 research 去了解这个人是否存在的网友不会在多数。

    2. 反例:经典却低质量的谣言

    那么,是不是广泛传播的谣言,都属于高质量的科学性谣言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接下来,我会试着分析几条人人网上很火爆的谣言(包括钓鱼文),说说它们为什么“不科学”。

    在这里声明一下,我很反对钓鱼文,更厌恶为了显示自己可怜的“智商优越感”而发明钓鱼文、钓鱼状态的人。从比自己傻的人身上找优越感,是得不自信到什么程度?

    2.1 最低级:概念迷惑

    例: 科学研究表明,中国人的胃中普遍存在 HCl,是一种腐蚀性的强酸,中国的食品安全……

    分析:为了钓鱼而钓鱼的状态,极容易被破解。与此相似的还有:叶诗文承认比赛前服用一种叫(2R,3S,4R,5R)-2,3,4,5,6- 五羟基己醛的兴奋剂;水中含有大量一氧化二氢,服用会引起中毒……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大多数类似段子只能骗到小学生和极少数极度缺乏基本科学常识的人。

    2.2 进阶级:引用假文献和假术语

    例:《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张拾迈教授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得出了“中国的地质不适合建高铁”的结论。
    他认为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高铁产生的“夏尔谢夫力”将连锁导致严重的“斯蒂芬金效应”,从而引起群发性的地质灾害。他在临终前强烈建议,如果一定要建高铁,希望高铁建设至少保证使用有砟道床。​

    分析:原作者已发表声明,所谓的“专家”、“夏尔谢夫力”、“斯蒂芬金效应”均为虚构,这种谣言,在互联网上稍作搜索便知真假;利用的是人们相信“看起来科学”而懒得自己动手证实的特点(这也是大多数科学谣言破绽颇多却能广为流传的原因)。

    除去编造的内容,这篇文章的文笔在人人钓鱼文中算是很不错的。

    2.3 高级:试图使用科学方法证明

    例:《圆周率真的等于 3.14 吗?我们的教科书真实率低于 5%,连数学也不例外。》http://www.acfun.tv/v/ac292601

    分析:文中用到了“看似科学”的错误证明方法,然而相比上面随手 google 便可以辟谣的谣言来说,它更容易被相信——只有具备一定数学知识的人才能看出其中错误,更多的人传播它,只是因为“看上去像对的”。

    3. 实践:亲手制造科学谣言

    在这一段中,我将试图通过简单的步骤,具体演示一下,如何造出一条生动的科学谣言。

    3.1 明确目标与受众

    目标:可乐(原因:日常生活经常接触)

    范围:人体健康(也可以从食品安全着手)

    3.2 初始搜索

    我们需要一些来源正规的文献和研究,可以从各种专业期刊库中搜索,这里方便起见直接用了 google scholar。关键词:soft drink,health。

    [​IMG]

    点开第一条搜索结果,出来的是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中的一篇文章。http://ajph.aphapublications.org/doi/pdf/10.2105/AJPH.2005.083782

    [​IMG]

    前面的 introduction 和 experimental 可以不看,直接拖到 result(结论)部分,看到文章中结论下面分了数个小标题,分别是:软饮料摄入量与能量(energy)、体重(body weight)、钙摄入量(Calcium intake)、营养摄入(nutrient intake),以及人体健康(health outcome)的关系。

    3.3 总结信息

    每一个小标题下的结论总结起来为:

    1. 长期每日摄入软饮料会导致日常能量摄入过高(不具有制造恐慌的作用)

    2. 对一群男生的研究表明,在一年内,长期每日摄入软饮料会导致体重升高,但是此报告并未提及日常热量的摄入变化的关系(可以使用)

    3. 过去有 13 篇研究表明,软饮料的摄入会导致钙摄入的减少;1 篇文献表明,软饮料的摄入与钙摄入没有显著联系;另有 1 篇文献表明,软饮料的摄入与钙摄入可能呈正相关(结果不确定)

    4. 如 3 一样,各种结果的文献都有。

    3.4 组织文字

    如果要编短谣言的话:使用结果确定,且容易引起恐慌的 2。

    “《美国公共卫生杂志》发表 Dr. Lenny R 的一项研究,证实不论每天吃多少东西,只要喝可乐就会导致肥胖”

    如果编长谣言的话:将结论适当结合,并选择性引用对结论有利的文献。

    “可乐杀精?可乐致癌?骨质疏松都是可乐惹的祸?长期以来,这些传闻都被认作是谣言。然而,在 2007 年《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中引用的 Dr. Lenny R 的一项研究[1]中,证实了可乐确实会对人的身体机能造成一系列严重影响,甚至危害健康。

    人们总是觉得可乐清凉解渴,并不会增加太多热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美国某中学,男生们被要求每天摄入可乐,并持续记录体重。一年之后,惊人的事情发生了:男孩们的体重均发生了增长,有些甚至从正常体重变为肥胖(obese)。更多的研究同样表明,可乐的摄入与体重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哪怕只有小小的一罐,也能带给你大量的糖分,进而转化为厚厚的脂肪。

    一罐可乐中含有的糖分已经超过了联合国健康组织推荐的日最高摄入量,容易引起蛀牙、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肥胖等……后果。看了这些科学报告,你还敢喝可乐吗?今天喝的可乐,都将会变成明天射在你膝盖上的箭、击垮你身体的石子……”

    引用:

    [1] Am J Public Health. 2007;97:667–675. doi:10.2105/AJPH.2005.083782

    [2] Giammattei J, Blix G, Marshak HH, Wollitzer AO, Pettitt DJ. Television watching and soft drink consumption: associations with obesity in 11- to 13-year-old schoolchildren.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3;157: 882–886.

    在上文的编辑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有:

    • 模糊目标:将所有软饮料改为可乐
    • 模糊剂量:大量饮用可乐与肥胖有相关性 → 饮用可乐导致肥胖
    • 引用真文献与真作者
    • 采用“科学”的写作格式
    • 选择性无视对文章不利的事实(同时有很多研究表明可乐与肥胖没有相关性)
    • 过分演绎危害
    • 使用危言耸听的文字

    当然我文笔不好,这里只是写个小例子。

    4. 如何判断谣言真假

    写了这么多,到底如何判断消息的来源可靠与否,或者消息是否可信呢?结合上文,可写的很多,但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原则:三思而后“信”。

    不论是对文章的来源 google 也好,询问身边相关专业的同学也好,在看到消息后,多加判断;哪怕是自己没有能力判断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传播危言耸听的消息,也是扼杀谣言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