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忽然就变得不认识它了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3-06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91
    赞:
    46
    为什么长时间看认识的字反而越发感觉不认识?

    [​IMG] 周铂

    题主描述的是一种被称为“语字饱和(satiation)”的现象,即长时间注视一个字或长时间重复朗读一个单词会导致个体对于该字的知觉变化,例如语义理解程度减弱或出现语义丧失的现象(the decrement or loss of meaning),以及字形的分解、变形(deformation and distortion)的现象(Esposito & Pelton, 1971)。

    这个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当时的研究者首先利用主观报告法确定了饱和现象在英语语词中的普遍存在,例如在 1907 年,Severance 等人让六个被试分别注视不同的单词,每个单词注视 3min,之后让被试主观报告所有对于单词知觉的变化。六个被试对于所有单词均主观报告出语义理解程度减弱,以及字形“变奇怪了”。后续的研究者(Wertheimer, 1958; Fillenbaum, 1963)利用主观报告法,选择不同的英文单词材料证实了长时间注视导致语词失义的存在,这说明饱和现象在英文单词中是十分稳定的。

    由于主观报告以“语义丧失”(即不知道一个字什么意思)占多数,所以早期的研究重点被放在语义饱和现象上面,甚至饱和现象被一度认为等同于语义饱和现象。早期使用的范式主要为共同关联范式(commonality of associates)。实验将参与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视目标单词 30s,对照组仅注视 4s,然后呈现空屏。随后让两组参与者立即报告出最先想到的与目标单词有关联的单词,实验重复多次,并根据 Kent-Rosanoff 普通关联表(可理解为一种测量工具)来评判被试报告的单词是否为目标单词的关联单词(根据语义的关联程度)。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相比控制组而言,报告出更少的关联性单词,由此说明长时间注视会导致单词的语义消退,即产生语义饱和现象。

    但是,Titchener 早在 1919 年就提出过另一种猜想,认为英文单词的饱和现象并不一定发生在语义加工阶段,而是因为连结丧失造成的。Titchener 是通过听觉通道来呈现单词,所以他的“连结丧失”特指语音表征(听到这个词)到语义表征(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之间的连结丧失。在这一观点的启发下,Tian 和 Huber(2010)以更为严谨地科学姿态提出:从完整的加工过程来看,英语语字饱和可能发生在字形加工、语义加工或者字形与语义的转换连结这三个阶段中的任意一个。字形饱和(orthographic satiation) 即连续注视某个语词一定时间,或长时间重复朗读某个汉字后会知觉到该汉字的分解或变形(deformation & distortion);语义饱和(semantic satiation)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对某个语字的意义进行重复性的表征后,对于该语字的语义表征减弱或出现语义丧失(the decrement or loss of meaning)。最后,他们提出连结饱和(association satiation)的概念,指单词重复出现会使语字的从字形表征到语义表征的转换连结产生饱和,导致难以从重复字中提取字义。

    汉语中也存在饱和现象,其研究开始于 Cheng 和 Wu(1994),他们发现参与者在长时间注视单个汉字后,主观报告出对该汉字的熟悉度下降,知觉到了结构的分解(decompose),但并未知觉到语义理解的丧失。由此,Cheng 确定了字形饱和在不同结构的汉字中都是稳定存在的(只是达到饱和的时间不一样,简单汉字如“日”的饱和时间为 31.17s,左右型汉字如“的”的饱和时间为 26.53s,而更复杂结构汉字在 40s 以内也能达到饱和),但实验未能证明语义饱和的存在。然而,主观报告法未能从实验上严格分离语义饱和与字形饱和,参与者也许经历了语义饱和但是未能报告出来,其效度无法保证。

    综上,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中,语字的饱和现象普遍且稳定存在,并且包括两方面相对独立的内容(字形和字义)。因此近年来的研究趋势是设计实验分离这两个饱和过程,以探索语字饱和究竟发生在哪个阶段(虽然转换模型预测了第三种饱和方式——连结的消失,但这种观点并未得到足够的证实)。相关范式有共同关联范式、郑昭明等人试图分离字形饱和的范式(是目前分离汉字字形的较成熟范式)和提出饱和三阶段模型的 Tian 和 Huber 的研究等。由于涉及内容过于专业,这里不加探讨。

    参考文献:

    Cheng, C.-M., & Wu, S.-J. (1994). Orthographic satiation and disorganization in Chinese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Vol. 1, pp. 1-30).

    Esposito, N. J., & Pelton, L. H. (1971). Review of the measurement of semantic satiation. Psychology Bulletin, 75(5), 330-346.

    Fillenbaum, S. Semantic generalization in verbal satiation. In: Nicholas J. Esposito, Leroy H. Pelton. (1971). Review of the measurement of semantic satiation. Psychology Bulletin, 1971, Vol.75, No.5, 330-346.

    Severance, E., & Washburn, M. F. The loss of associative power in words after long fixation. In: Nicholas J. Esposito, Leroy H. Pelton. (1971). Review of the measurement of semantic satiation. Psychology Bulletin, 1971, Vol.75, No.5, 330-346.

    Tian, X., & Huber, D. E. (2010). Testing an associative account of semantic satia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 60, 267-290.

    Wertheimer, M., & Gillis, W.M. Satiation and the rate of lapse of verbal meaning. In: Nicholas J. Esposito, Leroy H. Pelton. (1971). Review of the measurement of semantic satiation. Psychology Bulletin, 1971, Vol.75, No.5, 330-346.

    郑昭明. (2005). 汉字解体的机制及隐示测量的方法(1/2): 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