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18 世纪枪战中,近距离齐射战法的意义是什么?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3-08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128
    赞:
    46
    [​IMG] 知乎用户,普通的家里蹲
    这种排队抢毙看似没有战术,但实际上却是当时最先进的战术,没有任何同时代的战术能够与其相提并论。以下几点知识点可以帮助题主理解,为什么当时人们要使用如此难用的火枪,实行看上去如此愚蠢的战术。

    关于为什么大规模使用装填繁琐、精度极差的滑膛枪:
    1.滑膛枪的杀伤力远远超过弓弩和其他投射武器,只要命中基本可直接造成对方退出战斗,并且能够有效穿透各类铠甲,简单来说,虽然命中率差,但是蒙到了就是暴击,多半还是即死。
    2. 滑膛枪的训练极其简单,训练一个滑膛枪手的时间远远低于训练一个弓弩手数倍,并且几乎对身体素质毫无要求,只要能机械式的重复装填动作,你就是一个合格的滑膛枪手。滑膛枪的枪管和弹药制造在技术成熟后也较弓弩更为简单、迅速,制造铅弹只需要造一个高塔,然后让铅水从高处滴下,铅会在空中自然形成圆形,落地时已冷却为固态,而制造一支箭却麻烦许多。
    [​IMG]3.滑膛枪的有效射程不超过180码,看起来很短,但也超过当时常见的弓弩和其他投射武器,英格兰长弓等特例不在此类,然而训练一个长弓手的资源足以训练五个甚至更多的滑膛枪手。图为拿破仑时代滑膛枪的命中率曲线,可见在100码内相当有效,而在50米以内杀伤效果是毁灭性的。注意A曲线,该曲线为普鲁士军队在理想靶场环境下的命中率,在150码的距离处命中率接近60%,而其他曲线为包含烟雾、恐惧等干扰因素后的实战命中率。这张曲线图也解释了为何双方的交战距离如此之短,因为越近命中率和杀伤效果越高,如果在远距离首先开枪射击尽管可以造成一些杀伤,却难免在装填的过程中被敌军迅速拉近距离来上一轮凶狠数倍的反击。而如果直接冲到过近的距离,敌军发起的先制射击又会让我军损失惨重,因而在实战中,双方开始接战的距离通常在100码左右,随后再根据后续发展伺机而动。
    [​IMG]4.滑膛枪只要加装刺刀(前期为直接插进枪管的型号,后期为不影响射击的套筒式,如图)即可成为类似长矛的近战武器,而长矛是最适合密集队形使用的近战武器,长矛与方阵相配合的威力在无数场战争中都经受过检验,即使冷兵器部队逼近,也未必能在近身相搏中对线列步兵队形成优势。

    关于为什么要站成愚蠢的密集队形、不寻找掩蔽也不卧倒:
    [​IMG]1.密集队形便于指挥和保持组织,任何军队只要失去组织都将毫无战斗力,而密集队形无疑对整体士气的提升有极大帮助,同时在通讯基本靠喊的时代,密集队形也给予指挥官实行各类战术的可能,例如横队向左转90度以左端为头,转为纵队进行快速穿插。始终记住,有组织的军队才有战斗力。图为一次复杂的变阵:法军由前进纵队迅速展开为接战横队利用火力封锁区域,随后再变为空心方阵以对抗骑兵的威胁。如果采用散兵队形,在没有无线电的时代,这种变阵和战术的实施根本无从谈起。
    [​IMG]2. 滑膛枪的装填过程繁琐,首先要把枪直立起来,往枪管里倒火药,然后把铅弹塞进去,抽出通条插进枪管,把火药和铅弹捣实压紧,然后抽出通条,插回原位,举枪射击,如此反复。这个过程(主要是使用通条的部分)要求使用者保持站立,否则动作不仅极其别扭,还会使装填时间延长四到五倍,在这期间,敌军可以多进行四到五次射击,甚至直接发起冲锋。实战经验无数次表明,谁在正面接战中蹲下,谁就会败的更惨。图为滑膛枪的装填步骤,可见如此长的枪械蹲下装填是怎样一副别扭的景象。
    [​IMG]3.实际上线列战争并不是完全没有掩蔽,只不过绝大多数电影中描述的是野战和遭遇战。在实际的战争中,矮墙、战壕、栅栏和拒马刺等工事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其中以矮墙最为常用,它不影响士兵站在后面装填,却可以遮住从腰部以下的部位。图为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要塞工事,非常有效,当然,因为太过有效,敌军通常不会傻乎乎的与你对射,而是远远的放炮或直接发起白刃冲锋。
    [​IMG]4. 实际上当时的战争也不都是排队抢毙,在当时已经有独立行动的散兵小分队,称为猎兵或轻步兵,负责提供火力支援和进行游击战,这些猎兵不仅可以不排队,还可以随便趴下、找掩体乃至自由逃跑,有些甚至还装备了线膛枪,可在远距离狙杀敌人,但是没有任何指挥官认为光靠他们就能赢得一场胜利,他们可以给敌军带来大量伤亡和困扰,但并不能胜任有目的的作战任务。此外,他们在遭遇骑兵时基本相当于被屠杀。
    [​IMG]5.反过来换句话说,密集的线列阵型在面对骑兵时也更加稳固,如果采用密集队形,骑兵在同等的战场宽度下将面对通常是三倍于自己的、亮着刺刀、站成密集队形的步兵,因而瞬间在战斗力上陷于劣势, 再也不能像中世纪那样为所欲为的正面平A蹂躏步兵。假若采用散兵阵型,在同等宽度下面对骑兵将不能形成如此的优势,其结果仍然是被正面平A蹂躏。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当时最先进的作战模式?
    1. 线列步兵在白刃战中的战斗力丝毫不比任何专业的冷兵器部队差,甚至在训练和体能素质完全不如对方的时候依然如此,专业的冷兵器部队在向线列步兵发起冲锋的过程中就会遭到1-2轮甚至更多次的射击,造成大量减员和巨大的士气冲击,等到接战的时候,常常在人数上已经处于劣势并且陷入恐惧,而采用密集队形的线列步兵上了刺刀,从正面看就是一个刺猬样的长枪森林——这是冷兵器时代战斗力最强的作战形式。
    2.线列步兵在远距离火力投射上也不逊色于任何专业的弓弩部队,就整体精确度、杀伤效果和有效射程而言并不处于劣势,当时的弓箭手和弩手实际作战距离不超过100码,而在这个距离内线列步兵的齐射完全能够全面压制对手。八里桥战役时,清军的满蒙骑兵乃是冲到线列步兵阵前30米处进行骑射的,被打成DOGE也是理所当然。
    3.线列步兵甚至在面对骑兵时也不处于劣势,原因在上面的第5条已经讲述过,此外,受过训练的线列步兵还能够迅速转换为空心方阵队形,骑兵在面对这种方阵时几乎束手无策。
    4.线列步兵的成本极其低廉、训练极其简单,成本上的优势使得其在对抗传统部队时几乎总是有数量优势,因而总是在战场宽度上拥有优势,换句话说同样战斗力的两只军队遭遇,线列步兵的宽度总是超过对手从而能进行合围或抽调部分兵力进行迂回穿插。

    总结来说,这是一种战斗力更强、成本更低廉、效益比更高的作战模式,尽管他看起来很蠢,但无疑是中世纪之后——直到克里米亚战争和普法战争之前最有效的作战形式,甚至就在一战当中也继续阴魂不散。

    其实线列战争这种看似排队抢毙的战法实际上也有很多精妙的战术策略,并不是框起来A过去干个痛快这么简单,比如说:
    [​IMG]听口令统一齐射的实战效果要优于自由射击,尽管”装完了第一时间射击,不用等口令“的后者理论上能发射更多次,但是在士气杀伤效果上,身边时不时倒下一个人,跟一下子倒下一大片相比,刺激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听口令统一射击也更便于把握关键时机,如对方冲锋时在20码左右的一次齐射几乎可以造成毁灭性的杀伤,而自由射击则毫无此机会。图为最可怕的三排齐射,第一排跪地,第二排半跪,第三排站立同时听口令射击,随后全部站起装填——或直接冲锋/反冲锋。诚然这种三排齐射后将会是很长的一段火力真空,但同时这也是在给敌军一个信号:亲,你还等下一轮吗?
    [​IMG]著名的三段射击,第一排射击后将枪械交给后两排装填,然后再传递给第一排继续射击,此战术在需要持续火力的场合经常被使用,还有一种被称为徐进射击的变种,即第一排射击后原地装填,第三排走到最前面射击后原地装填,然后第二排走到最前面射击后原地装填,能够在持续射击的同时向前缓慢推进,直到抵达冲锋距离进行白刃战。
    [​IMG]妖孽的空心方阵,线列步兵可以迅速从2或3列横队收缩转换为这种空心方阵,可全方向射击无死角,因为没有前与后的概念,也不会被包抄或绕后,骑兵也因此失去了其最大优势,数个空心方阵互相间还能形成交叉火力。如果骑兵侥幸突破了空心方阵,他也只会冲进方阵的中间被全面包围。这是近代步兵对抗骑兵最有效的阵型。对抗数量远超自身且四面八方都是的冷兵器军队(如土著)时效果也相当拔群,当然,方阵也有致命缺陷:如果对方有远程火力或者大炮,死起来会有种别样的酸爽。图为《滑铁卢战役》中内伊的法军骑兵部队冲击英军桥段,落得惨败,拿破仑在剧中高声斥责:“没有步兵支援的骑兵能干什么?我连一分钟都不能离开阵地吗?你们脑子进了水?”而实际上如果运用得当,骑兵优势者将可以逼迫对方摆出难以发挥火力且毫无机动性的空心方阵,随后用步兵压上,乃至用炮兵轰击造成极大伤亡,并且降低我军步兵的损失,如果对方重新展开线列队形与我军步兵交战,骑兵部队则可绕至后方拔刀冲锋,这种兵种间的紧密协同是拿破仑时代战争的精髓所在,远远称不上是毫无战术。
    [​IMG][​IMG]线列战争的时代军事工业也在不断发展,最早的弹药是铅弹和火药分开的,火药单独装在一个牛角型的容器里,使用时需要手动往枪管里倒,然后再从另一个小包里掏出铅弹往枪管里塞,特别麻烦,火药还容易一不小心倒多或倒少,少了铅弹就犁地,多了枪管就炸膛。图为新型的纸壳弹,其堪称现代定装弹的老祖宗,用纸壳将定量的火药和铅弹包在一起,使用时直接咬破一角把火药倒进枪管,再倒过来直接把铅弹连着剩下的纸壳塞进去,用通条捣实即可。线列战争后期出现的米尼弹已经接近现代定装弹。
    [​IMG][​IMG]而实际上早在这个火炮还在发射实心铅球的时代,炮兵们就已经统治了战场。前膛加农炮发射的实心铅球打在地上会像打水漂一样跳来跳去,把一整条线上的步兵打成渣,在理想的入射角度下(不考虑不实际的侧翼横射)一颗打进三列横队的炮弹可以瞬间击杀6个步兵,而炮兵凭借较远的射程能够集中全部火力打击一点,当前线步兵们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互相排队抢毙时,炮兵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集中打击哪里,哪里就几乎必然会被撕开口子,随后就是骑兵和进攻纵队长驱直入、侧翼包抄、绕后爆菊不亦乐乎。这意味着炮兵在战术实行当中并不是类似猎兵那种‘制造杀伤’的角色,而是战术实行的根本条件,不外乎拿破仑对炮兵的集中使用和快速机动如此重视。第二张图是丧心病狂的榴散弹,乃是一种后期型号的弹种,相信这张图已经很好的表现出了炮兵的巨大威力。然而若没有成排的线列步兵撑起有条有理的战线,炮兵的使用也就无从谈起。
    [​IMG]骑兵在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中已经居于次要地位,其原因已经在上面提到过,任何胆敢正面冲击步兵阵线的骑兵下场只有死路一条,然而骑兵能够快速机动的优势使其可以迅速出现在任何需要“最后一根稻草”的地方,只要战线出现漏洞,骑兵就能极大的扩大战果,乃至引起整条战线的连锁崩溃,此时唯一能够与敌军骑兵相抗衡的,只有友军骑兵,因此拥有更多骑兵者仍然掌握着极大的优势,当然,如果你的步兵甚至不够填满与对手同等宽度的战场去与对手排队抢毙、僵持消耗,骑兵也就没有可供发挥的舞台。

    线列步兵只是拿破仑时代战争中的一个兵种,他的普遍应用和线列战争模式的使用与当时的其他兵种乃至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很多领域都有牵扯,不过在这里铺开来讲就扯的太远了。

    总而言之,在当时,没有比这个更加不蠢的战术。滑膛枪已经被证明是当时最先进、性价比最高、杀伤效果最好的神级武器,它完全配得上让人们专门使用一种以它为核心的、使它发挥出最大效力的战术,而这就是线列战术。因为很重要,所以要说两次:它配得上。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