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自贸区试点进口车平行进口渠道,会如何影响原有的进口汽车供应链? 知乎用户,思变而行,辨明而动 平行进口,即是除了海外公司(知识产权拥有者)在本区域正式授权的经销商之外的其它公司从别的国家进口到本区域销售。 世界上是有一定的地区是承认平行进口的,比如说香港和新加坡。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市场内受影响者,以及市场受影响的方面。 受影响者有四个:海外总公司,中国指定经销商,平行进口商,终端消费者。 1,海外总公司(原本知识产权拥有者)。对他们而言,有两方面,销量及品牌。销量差别不大,无非就是销量算法从一个地区变换到了另一个地区,总销量变化不大。但是因为平行进口商对于质量以及售后标准不一,对于品牌的标准指定及维持非常困难。对于市场内消费者的口碑影响较大。消费者购买之后不会记得“我是在 A 店买的还是 B 店,只会觉得都是这个牌子,为什么服务不一样?” 所以这一点是海外总公司也不想看到的。而且因为售价难以把控,所以公司本身在市场内和竞争对手的比拼以及对于市场的敏感度会降低。难以做出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2,本区域的指定授权经销商。对他们而言基本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自己的市场将会被挤压。品牌口碑受到影响。但也不是说只能坐以待毙,后文会提到。 3,平行进口商。这和上面的指定授权经销商是完全相反。打开了合法性,市场随之而进入合法增长期。从之前可能要冒险甚至走私而现在摇身一变合法商人,自然笑得合不拢嘴。 4,终端消费者。对于消费者而言,会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销售商,更多的车型。这一点有好有坏,取决于进入的商家品质。好的一面来讲,选择更多,自然会更偏向买方。但另一方面,如果不能保证卖方的质量,那么消费者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判断力。 会被影响的市场也有几个方面:1,售价;2,车型;3,服务;4,提车等待期。 1,售价。对于同一款车,同一型号来讲,其实售价降幅不会太大。首先中国市场已经十分巨大而且是所有车商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每一款车其实都有很多种针对不同市场的配置,而成本是按照市场分配,因为中国市场体量巨大,所以成本会被平摊,因此中国市场对每一款车而言,成本都不会太高。那么从别的市场进口的车成本自然不会有优势。平行进口在海关的报价即是对方市场的零售价,再加上同等水平的税收,平行进口的最终售价自然不会太低。当然前提也要海关公正。那么就看经销商如何应对,是否降低自身的利润率还是。 2,车型。这个对于市场而言就会丰富许多。很多厂商对不同市场安排不一样,因为路况,油品等等原因,对不同市场会有不同的车型。正规的授权经销商只能在自己市场选择范围内挑选车型,而平行进口却可以几乎选择全球车型。自然丰富。但往往正规经销商的车型会针对市场进行调试以及优化,所以全球车型的优势不明显。加上这么大的市场,还有哪个品牌不好好侍奉着,哈哈。 3,服务。几乎无一例外,平行进口商提供的服务往往差很多。这是因为正规授权经销商的服务成本算进车价而平行进口商没有,这也是为什么售价会低的一大原因。虽然说平行进口商可以组成产业链联盟(亚太区其它国家基本都有),但售后服务提供商的水平往往是硬伤。而买车这件事,售后服务如何不重要?!再加上国内平行进口商有利可图的就是进口车,而进口车基本上是高端车型(低端车型都国产了),高端车的消费者对服务更是重视,不单单是售后,还有其它品牌活动等等。拼服务是吸引这部分客户的关键王牌。 4,提车等待期。中国的平行进口如果放开,那么自然要去别的左手驾(右道行车)市场购买然后海运过来。可是各位放眼中国周边,除了俄罗斯,中亚,越南,菲律宾,哪里还有左手驾市场?而各大品牌针对上述市场投放的车型,我想高端用户应该也不会太青睐吧。而从欧洲大陆和美国提车,海运时间摆在眼前。如果厂商在中国安排的上市时间不晚过欧洲大陆和美国太多的话,那么平行进口商也还需要面对时间差的问题。比较客户等待时间更长的话,变数自然更多。 其实基本来看,对市场还是有好处的,一方面会提供更多车型,另一方面会促使现有授权经销商提高自身服务 / 竞争力。对于厂商来讲,只要好好管理,也容易掌握事态。 重中之重,对消费者来说,擦亮双眼,明白自己所需所看中的再进行选择,自然不会错。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