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在处理自己的事情时完全没有动力,完成别人的请求时却拼尽全力? 动机在杭州,应用心理学博士 微信号 happinessclass,幸福课 对别人的事上心,对自己的事敷衍,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一些心理学家相信,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本质上类似于商品交易,付出是期待回报的。所以为别人做事尽力,可以当作一种投资。再比如,任何事情要持续,都需要反馈,为别人做事,感激和赞扬就是一种反馈,为自己做事有时候反而没反馈。 但我觉得,最常见也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你心里有个核心信念,这个信念是,“我不重要”,至少,“我不如别人那么重要”。 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重要,所以在处理自己事情的时候,你可以敷衍塞责。也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重要,所以你需要别人来肯定你的价值和重要性,在为别人做事时,哪怕你的第一感觉是厌恶,你仍然没法拒绝,而要拼尽全力。也许你是担心,如果我不这么做,别人会觉得我能力不够、态度不好,并因此看不起我。 讨好型人格是怎么形成的呢?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无论我们微笑还是哭闹,父母都会及时回应我们。我们和母亲稳定的依恋关系,让我们觉得世界很安全,而我们自己很重要。这种无条件的积极关爱就是自尊的来源。但是当父母的关爱逐渐附加条件,比如,如果你哭闹,如果你没和叔叔阿姨打招呼,如果你没考好成绩,父母就不爱你们。我说的并不是那种善意假装的“不爱”,而是有些父母会表现出来的真实的失望和疏远。这些孩子听话是听话了,但他们会逐渐习得这样的信念:如果我要得到父母的爱,一定要做成什么事,只有这样,我才会有价值。而如果父母的要求总是很难做到,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发展出讨好型人格。 这些讨好型人格也会有很多助人行为。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倡导先人后己,助人,尤其是牺牲自己的助人行为,是被广泛赞扬的。但也有一些助人行为,总让人感觉哪里不对。比如前几年有位歌手,帮助很多上不起学的贫困儿童读书,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他为了做这件事,弄得自己家徒四壁,到处借钱,甚至给别人下跪来求善款,最后因为自己没钱治病去世了。这样的助人行为并不让我们觉得肃然起敬想要见贤思齐,反而有些别扭。 佛教的某些经典中,爱己是要排在爱人之前的,利己不利人是要优于利人不利己。比如法句经就说,无论利益他人之事何等重大,不要因此牺牲自己的福利;要了解自己真正的福利,并用心实现它。(法句经,坦尼沙罗尊者英译)。这其实也好理解,我们爱自己,才能推己及人。我们自己有余了,才能给别人。尤其不应该为同等的,或者别人更小的福利来牺牲自己更大的福利。 那些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容易发展出讨好型人格,认为自己的价值都有赖于别人的肯定,他们会有很多过度的助人行为。但也有一些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并不是那么自愿的。他们甚至会厌恶后悔自己的付出,甚至在心里嘀咕:“我这何苦呢,我遇到什么事,这小子可不会这么帮我。”可下次遇到了类似的请求,他们仍然很难拒绝。对于那些“认为自己不重要的人”,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拒绝别人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有些人觉得,跟别人保持合适的边界,判断什么时候该帮助什么时候该拒绝太累,所以要么干脆来者不拒,成了付出却得不到回报的老好人,要么干脆当孤家寡人,直接远离人群,既不接受帮助也不帮助他人。 最近我在看湛卢文化出的《创造力》,有个细节很有意思。这本书源于一个宏伟的计划,心理学大师作希斯赞特米哈里者想采访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来了解创造力的共性。结果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拒绝了这个采访。他的拒绝信是这么写的: “如果我说富有成效的秘密之一就是把所有的邀请,比如您的邀请,都扔进一个大大的废纸篓的话,我希望您不要认为我太自以为是或者过于粗鲁。根据我的经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是不要做任何帮助他人工作的事情,而是把所有时间都用于上帝让你做的事情上,并把它做好。” 他觉得自己的事是上帝让他做的,那自然不能怠慢,而你虽然是著名心理学家了,但你毕竟还是地球上的,那拒绝你也自然不在话下。你看,当你觉得自己重要了,对于该不该帮别人,该帮到什么程度,也就容易判断了。 ——————————————— 讨论来自 知乎圆桌 · 日常行为分析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