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降噪耳机为什么对人声降噪效果不好? Liu Tone,声学科研狗 看到的几个答案都不太准确,没空细说,简单说说。 第一个问题,既可以算技术原因也可以不算技术原因。 为什么说算技术原因: 市面上的主动降噪耳机降噪频段确实集中在 1kHz 以下的低频范围,一般有效的上限范围在几百 Hz,因此覆盖不全语音频段,对语音噪声降噪效果不好。主动降噪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与噪声信号相位相差 180 度的反相信号与原信号进行叠加抵消,因此对于相位比较敏感。而在耳机和耳廓 / 耳道形成的狭窄闭空间内,不可避免地由于人耳个体差异或佩带差异会引起相位的偏差,注意此时波长较长的低频成分的相位相对高频成分更加稳定。举栗来说,波长 3m 多的 100Hz 噪声信号和反相信号,两信号之间相差了 3cm 的话,相位的差异不足 1%,但换作波长 30cm 多的 1000Hz 噪声信号和反相信号,相差 3cm 那相位就差了将近 10%,如果偏差再大一些或频率再高一些,完全有可能设计为反相的信号在偏差下反而变成了同相的信号,变成了增噪。所以,越高频的成分越容易出现不减反增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主动降噪不往高频做的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主动降噪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做到高频,因为中高频的噪声用传统被动方式做就好了,效果一点不差,不需要非得主动降噪。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查阅 innerfidelity 等网站自己做的测试数据,像入耳耳塞这种,结构本身的被动隔声效果在中高频轻轻松松就能有 30~40dB。 另外,语音信号本身变化较快的特点也可以算原因之一,不过个人认为只能算次要问题,因为语音信号的变化还没快到像脉冲声(枪声炮声撞门声)那样让主动降噪电路来不及反应。 为什么又说不算技术原因: 如果能为每个人根据耳道结构佩戴习惯专属定制专属调试,对特定结构的中高频相位做精确估计,那高频想做主动降噪也不是问题。 第二个问题,现在市面上用的几乎都是模拟电路,前馈 / 反馈两种方式,或二者混合的 hybrid 方式,没什么用数字电路的。因为数字电路存在延时、AD/DA 噪声等问题。高频效果不好和用数字电路还是模拟电路无关。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