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韬,深度文化游分享 / 微信号Galantrip 文字为原创。图片部分转载于网络,侵删。 看到不少人说色达,那么在正式回答问题之前,先让我来吐槽一下所谓的佛学圣地“色达”吧。 确实在 07、08 年之前色达是一个佛学圣地,记得当时进佛学院,不允许拍照,相机、手机什么的都要先交出去。 现在去色达,路上遇到的穿红衣服的,绝对不会是喇嘛而是穿着红色冲锋衣的游客。 天葬台附近开始拉起黄线,还有举着小喇叭的景区讲解员。 佛学院山脚下各种坑游客的藏族司机、饭店老板。真的想不通大家去色达是为了什么。(事实上色达佛学院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并没有什么历史沉淀) 吐槽完毕,开始答题。 题主喜欢藏地文化,那可太巧了,四川地区的藏地文化实在太丰富了。 容我一一道来。 「壤塘」 离色达佛学院没多远。当地佛教文化极为浓厚,有着一个近乎灭亡的教派 — 觉囊派。 (该教派曾盛极一时,但因与格鲁派教义相冲突,遭达赖喇嘛打压。多数财产被没收,经文印版被毁。如今在西藏地区已很难见到觉囊派,只有在四川阿坝州以及青海果洛州的部分地区才能见到。) 可能很少人知道,壤塘也有一座佛学院,是觉囊派的研修重地。 如果你是一个藏地文化爱好者,那么壤塘会是你的天堂。 这里有四川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藏式建筑群,「错尔基寺」(始建于北宋,其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座建筑分别建于宋元明清。另外这里还有大量清代早期的唐卡以及壁画雕刻) 这里还有整个觉囊派的主寺「藏洼寺」,有一个不亚于德格印经院的木版印经院,藏有佛经一万多卷。 这里还有一座供奉着印度萨尔纳特风格的金佛像的「泽布基寺」,整个藏区难得一见。 这里还有高达 50 米方形佛塔的「曾克寺」,佛塔周围有 1108 座小型佛塔。而从塔底到塔顶,需要爬九层楼梯,途中可以看到佛塔内陈列的各式佛像、壁画、唐卡。第九层佛塔外有一个外延 20 - 30 公分的一圈石板路,虽然当地人认为只有心无杂念才可走完。但感谢现代科技,石板路旁边有钢绳做保护。所以即使你不是心无杂念,也可放心走完。 这里还有环山而建的「棒托寺」,一座高 10 米,长 50 米,宽 15 米,由 50 多万片刻满经文、佛像的石板堆砌而成的巨大石墙。300 多年的沉淀,让这座石墙记录下了完整的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另外大家可还记得仙剑中的锁妖塔?这里还有一座 500 多年历史的降魔塔。 「郎木寺」 郎木寺离若尔盖不远,所以应该有不少人去过郎木寺。但还是要拿出来说,不是因为他有着安多藏区最大的天葬台 — 郎木寺天葬台,而是因为他有一具全藏区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肉身法体 — 五世格尔底活佛的肉身。 活佛 1756 年于达仓纳摩格尔底寺院圆寂,200 多年过去,肉身依然保持完好。 「阿坝」 阿坝县城附近有着各种教派的寺庙共计 40 多座,格鲁、宁玛、萨迦、觉囊、苯教等寺庙都能在阿坝县城附近找到。(苯教原为藏区最大教派,后由于藏传佛教教义更符合当时执政者的政治理念,于是在藏区大力推行。现已很难看到) 题主有时间可以花个 1、2 天时间,在阿坝周边转转,逛一逛这些寺庙。 我认为其中最有特点的是藏区原生教派苯教的寺庙 — 朗依寺,以及一座格鲁派的尼姑庙 — 四洼尼姑庙。 另外就是格尔登寺,当年红军长征时曾将其征用作为领导机关所在地。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寺院旁边有藏区最大的几座佛塔之一。高 49 米,佛塔内外有数百个小型转经轮和数十个大型转经轮。 而想像绕布达拉或者大昭寺一样,转完格尔登寺的转经筒,需要极强的体力。因为转完一遍约需 2 - 3 小时。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再去逛一下沙尔岗寺。这是藏区为数不多的讲经修法等制度完备的觉囊派寺庙。(沙尔岗寺的燃灯节和酥油花会相当赞) 「瓦切乡」 藏族的葬礼,除了天葬外,大家了解最多的可能就是水葬了。瓦切因为靠近黄河的原因,当地的安多藏民多以水葬进行葬礼。这是除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外,另一个可以近距离接触水葬的地方。 另外因为当地附近僧院较多,要为死去的僧人修建白塔、挂经幡。久而久之当地便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白塔林以及经幡群, (瓦切乡的经幡应该是藏区规模最大的了) 「马尔康」 虽然去的人多到不行,但是如果是去阿坝、壤塘,那么你一定会路过马尔康。所以不妨一起看了。 马尔康最有名的莫过于「卓克基土司官寨」和「西索民居」,不过可惜的是两处均经过重修,已经没有太多的历史沉淀了。但似乎还是可以感觉到在兵荒马乱之年,这里曾发生过的碉楼之战。 马尔康的另一处亮点应该是藏文图书馆上去的「马尔康寺」和「查白拉康寺」。 两座寺庙一墙相隔,但无论从转经方向、绕寺方向以及供奉教派都是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 一座石墙,隔开的不仅仅是两座寺庙,也隔开了藏传佛教和苯教。(马尔康寺属于格鲁派,查白拉康寺属于苯教。藏传佛教与苯教一墙相隔的景象,整个藏区也不多见) 另外马尔康周边可看的也比较多,比如六世达赖的修行之地「毗卢圣窟」(或者叫麦若扎拉神洞)。修建于一处山洞之中,据传毗卢遮那曾在此修行,历史可推至 1200 多年前,因此而得名,毗卢圣窟的所在地也因此被称作毗卢神山。 还有一座被布达拉宫「西藏重要寺庙」壁画所记载的「大藏寺」,始建于 1414 年,由察柯 · 阿旺扎巴大师修建,距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据说地位仅次于甘丹寺,因为地位甚高,据说明清时期曾得到过皇帝的供奉。 既然说到了察柯 · 阿旺扎巴大师,就不能不提另外一座由大师名字命名的「察柯寺」了,同样有 600 多年历史。据说当年大师传教回大藏寺,翻过梦笔山时,跟他多年的骡子突然长卧不起。大师于是认为此地有详兆,于是建寺闭关修炼。1431 年,察柯 · 阿旺扎巴在此圆寂,遗体经处理后存放在察柯寺的灵塔内。 「黑水」 说的不是美国的那个各种丑闻的黑水,而是一个有着「中国最大嘉绒藏族村寨」「藏羌活化石」之称的「色尔古藏寨」的所在地。 说到这,忍不住讲一下藏族的几大分支。 藏族是按地区方言来进行分类的,如安多、康巴、卫藏,另外还有白马、嘉绒等。 四川地区属于安多和康巴藏区。 大家最为熟悉的应该是「康巴藏族」,顾名思义,康定巴塘地区的藏民,因为民风彪悍,喜好抢劫。在川内落下了一个「棒客」的好名声 除了康巴和安多外,四川还有一大藏族是「嘉绒藏族」。他们既不属于康巴也不属于安多。 与其他几类不同的是,嘉绒是按地域来命名的(因为当地有一座名为嘉莫墨尔多的神山,嘉绒因此而得名)。他们的历史可追溯至吐蕃松赞干布时期,在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吐蕃与唐朝移民传入此地。与当地的羌族融合后,形成了现在的嘉绒藏族。 另外与其他藏族不同的是,嘉绒多信苯教。 嘉绒藏族的历史要说起来,那估计一天也说不完。在这仅作简单的介绍。 继续说色尔古藏寨,虽然名为藏寨,但实际上他同时也有着浓浓的羌族文化。不过可惜的是 512 地震后,藏寨的大部分房屋坍塌,震后当地人在山下重建了藏寨。当然我绝对不会推荐你去重修的藏寨,高头的藏寨遗址还是可以上去看的。 另外达古冰川也是很不错的 「德格」 既然说是文化之旅,那怎么可能落下这个与「拉萨」、「拉扑楞」同等量级,号称「藏文化三大核心」之一的历史名城呢? 来了德格,不得不去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印经院」,另外一个是「更庆寺」。好吧,其实他们是在一个地方来的,只是因为分开说感觉会更有气势一些。(其实是为了凑字数,答案写的长一些,显得比较 diao) 从外表看,印经院与普通的寺庙并无任何不同,事实上它确实是一座寺庙。但它却是藏区为数不多的,仍在用雕版印刷经书的寺庙。 印经院始建于 1729 年,由德格四十二代土司 / 第六世法王却杰 · 登巴泽仁建立。寺庙里不仅藏有大量经文,同时还保留着极为珍贵的木刻雕版。 如果你善勾兑,与寺庙中的工匠勾兑一番,兴许他会带你去当地雕版刻工家买上两块逼格慢慢的木刻雕版带回家做纪念品。 而在印经院一侧的萨迦派寺庙 — 更庆寺,从外表看似乎并无任何特别。但创建更庆寺的,是一位名为 唐东杰布 的高僧。名字似乎并无特殊之处,但名号却很霸气,「荒野之王」。 如果你恰巧是在藏历 7 月 1 日到的德格,那么你幸运了。你可以看到一出别具风格、自成一派的传统藏戏 — 德格藏戏。 (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霸气的荒野之王同样有着极为文艺的一面) 「石渠」 理塘所谓的世界第一高城在石渠面前显得不值一提,4290 的海拔,比理塘高出整整 200 米。 海拔高但是并不意味着石渠荒凉,相反,石渠有着相当深厚的历史和文化。 藏区最大的一座金佛是在西藏札什伦布寺,而第二大金佛「强巴佛」就是在石渠。 强巴佛供奉在「色须寺」中,相传色须寺为从蒙古流浪来的一个名叫「所巴下色登」的人修建,始建于 1760 年。 寺庙内珍藏着数万件镀金佛像,无数本经书(有近 50 套《丹珠尔》)。 不仅如此,色须寺还是康巴地区两座可以授予「格西」(可以理解成博士学位)资格的寺庙之一。(另一座是长青春科尔寺) 除了寺庙外,石渠的另一看点便是玛尼堆以及刻满经文的石墙。 其中「巴格玛尼墙」是世界上最长的玛尼墙,长约 1.6 公里,转一圈差不多需要 1 个半小时。墙身的石片上刻满了经文。 除了巴格玛尼墙,还有一座「松格玛尼城」。面积约有 100 平米,全部由一块块的玛尼石堆积而成。是藏区规模最大的玛尼堆之一。 「甘孜」 甘孜历来便是康巴藏区重镇,四川只有两个藏族自治州,一个阿坝州,一个甘孜州。甘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能成为一个重镇自然有它的原因。甘孜地处一片平原,雅砻江的灌溉孕育出了极为肥沃的农田。大概可以将它理解为小号的成都平原。 因为水利较为发达,所以与雅鲁藏布江和黄河旁的郎木寺相同,当地人大多选择水葬。只有极少部分人选择去色达天葬。 甘孜二字的由来,源于康巴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庙 — 「甘孜寺」。寺庙修建于 1662 年,由当时的五世达赖喇嘛赐名「甘孜扎西达吉罗卜楞」。 不过甘孜寺并没有太多值得停留的地方,如果你对觉姆(即尼姑)感兴趣的话,不妨去甘孜寺背后的「郎扎寺」一看。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去市区中心的汉人寺「德贡波」看一看。 德贡波是全甘孜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距今已有 700 多年历史。据说这座寺庙是为了镇压战争中死去的恶灵。所以这作寺的主尊是一座来自印度的护法神,「玛哈嘎拉」,即大黑护法。 而德贡波之所以叫汉人寺,是因为其采用了藏汉结合的建筑形式。 「亚青寺」 其实亚青跟五明佛学院差不多,也是一个佛学院。但是规模、名气、历史都没有五明佛学院悠久(好像用历史二字不太妥当?)。 单独列出来,其实只是因为去亚青的人少。 亚青寺全名「亚青邬金禅林」,始建于 1985 年。住持为阿秋仁波切。修行人数过万,其中以女性修行者(觉姆)为主。 与五明佛学院最为不同的地方在于,五明佛学院依山而建,而亚青寺的大部分修行者的房屋是绕河而建。前者气势磅礴,而后者则添了一丝神秘、灵性。 「白玉」 白玉的植被覆盖率应该是附近区域最好的,有种小江南的感觉。但是因为白玉的交通极为不便利,又不在热门景点附近,而且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仅有一座近 400 年历史的「白玉寺」。所以去白玉的游客极少。 当然人少并不是我推荐白玉的原因,而是因为白玉可以看「树葬」。 说树葬之前,先说点白玉地区的一个奇葩氏族「戈巴」。戈巴人居住在金沙江畔,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旧时政府经常出兵清缴,但均已失败而告终。 因为白玉到戈巴居住地「山岩乡」的交通极不便利,所以现在仍保留着很多旧时的建筑。如城堡式的碉楼。 为什么说这个?因为在这个地方能看到整个藏区都很稀少的「树葬」。 同天葬一样,白玉树葬也是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而诞生的。根据藏传佛教的轮回说,死是为了重生,而生是下世的因,上世所做的一切是果。生命就在“投胎 — 出世 — 死亡 — 再生”中不断的轮回。 而生命则是由“郎西”“索”“喇"三部分组成。郎西即是灵魂,索是命,而喇是郎西的影子,或者可以简单理解成“鬼”。 人死后,郎西通过转世的形式重生,索会立刻消失,而喇则会存在 9 年才会消亡。在这期间,喇会幻化成各种形象为害一方。 而丧葬中的各种仪式,便是希望借此防止喇到处作怪。 因为白玉当地植被茂密,所以逐渐演变成了如今树葬这一丧葬形式。 (白玉树葬有差不多 500 多年历史了,据传创始人是珍乾萨达巴大师。) ps. 树葬多用于小孩,特别是夭折的小孩。而成人的树葬,只听说过,至今并未看到。 「理塘」 很多人将理塘作为一个中途休息点,甚至有不少人直接跳过理塘,直接赶往下一站。 原因嘛,还记得我之前说的「棒客」吗?理塘是棒客出没的高发地。 但我认为,棒客并不能作为放弃理塘直接赶往下一站的理由,因为理塘周边(包括理塘),亮点实在太多了!!! (据说加 3 个感叹号是表示很重要的意思= =) 先来说说理塘城区最大的亮点 — 「长青春科尔寺」 作为康巴地区最具规模的格鲁派寺庙,与「塔尔寺」、「拉卜楞寺」并称外藏三大寺。重要性可见一斑。 长青春科尔寺也叫理塘寺,常驻 4000 多名僧人。寺中有一座近 20 米高的弥勒佛像,还有一个放有 3000 多座佛像的千佛殿。寺中藏有各种文物、古物,其中三世、五世达赖喇嘛的足印乃镇寺之宝。 但是可能谁也想不到,如此重要的一座寺庙,前身确是一座苯教的小寺庙。 1580 年,三世达赖索南嘉措路过此地,将其开光改为黄教寺庙。 「格聂神山」 四川的第三高山,藏传佛教 24 神山中的第 13 女神,一座人类尚未攀登成功的处女峰。 山中有各种野生动物出没,如棕熊、羚羊、藏马鸡等等。 既然是藏传佛教的 24 神山,那么山里必然有寺庙。1164 年,由吉 · 都松钦巴在此修建了一座白教寺庙 — 冷古寺,而后五世达赖将其改为黄教寺庙。(话说索南嘉措真是好这口啊= =整天去改别人的寺庙) 「措普沟」 不需要太多介绍了,放图就是了。 德格、巴塘、理塘等地的明信片中,均印有措普沟。 好了,终于写完了。 事实上还有很多很好玩的地方没有写,因为时间关系就先不写了(其实是我懒。) 这个回答写了差不多 2 天,精力大伤。 ----- 对藏区文化游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我们「微博 / 微信@伽蓝途 @Galantrip」,我们每月都会定期推送相关的攻略 / 游记。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