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睡四个小时,再工作,再休息」可行吗?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4-02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Han Lu

    1.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多相睡眠

    在 24 小时内,多次(大于两次)进入睡眠状态,叫多相睡眠(polyphasic sleep)。以下是几种多相睡眠的示意图。

    [​IMG]

    用多次打盹的方式代替长时间的睡眠,总的来说节省了睡眠时间。对于需要长时间保持清醒状态连续工作的人来说,似乎是可行的。

    目前能够查到的最早的文献是在 99 个海员身上做的(Stampi, 1989),文章说那些每次打 20min-1h 盹儿,每天睡 4.5h 到 5.5h 的海员工作任务表现最佳。

    而且据说这是"Leonardo da Vinci" strategy for sleep reduction,达芬奇也用过。

    似乎很可行?那我不如开个培训班忽悠一下高效工作法好了。

    2.可能存疑的点

    A.孤证不可信。关于这一项伟大的睡眠方法,能查到的文献屈指可数,如果真是惊天地泣鬼神能够三年超英五年赶美冲出银河系的伟大发现,研究睡眠和节律的人没有道理不深挖。

    B.生物为什么需要睡眠?这种“结构化的睡眠”会影响睡眠的功能吗?

    睡眠的功能有:帮助伤口愈合、记忆巩固、大脑发育、清除代谢垃圾、调节荷尔蒙等。

    这种结构化睡眠与传统睡眠(“一觉到天亮”monophasic 和“中国式睡午觉”biphasic)最大的区别在于:时间短,无视昼夜节律。

    相比于时间短的危害,真正无视昼夜节律的危害更大。

    直入主题:如果只需要短期高强度工作,没有伤口、不需要积累学习知识、是成年人,那么采用这种方式没问题。

    关于昼夜节律的基本知识,请看这个问题盲人有昼夜节律吗?如何形成的? - Han Lu 的回答

    基本来说就是人体自有大约 24h 的生物节律,这个节律体现在身体机能的方方面面,如蛋白质的生成、体温变化等。这个节律的调节靠外界光源和饮食(时间间隔、食物的卡路里含量)、运动来实现,主要还是外界光源。这个昼夜节律的调整非常重要:第一是身体内部机能的协调性,第二是作为动物要跟外界保持一致(如何找到吃的,如何不被当成吃的,以及社交)。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第一点尤其重要。

    人类“昼伏夜出”(单向睡眠)的习惯确保了身体在白天见光而夜晚不见光。这样褪黑素就能调节身体各部分的节律。而褪黑素的分泌对光十分敏感。(睡眠 - 清醒周期变更,意味着清醒=暴露在光源下,可能导致节律紊乱。)

    节律紊乱可能出现的后果:抑郁、肥胖、糖尿病、癌症等。(这些疾病都是多因素的,请正确理解节律紊乱的后果)

    节律紊乱、颠倒经常出现在以下人群中:上夜班者(shift worker)、经常倒时差者(chronic jet-lag)、吃饭不规律的人。

    所以建议不要随便调整个人昼夜节律。(跟节律有关的光敏细胞对蓝光最敏感,不过,你也不可能只在红光下工作啊。所以别想了。)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