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让父母生活得更好些,从留意这些小事做起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4-06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25
    赞:
    46
    怎么帮助 60 岁左右的父母用更美好的心态去生活?

    [​IMG] 米米,老年学博士一枚

    提到焦虑这个问题,其实确实是值得去关注。据有关研究显示,老年焦虑( anxiety disorder)可能是在老年阶段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失调(psychological disorder)。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个问题很少真正被大众所关注。

    讲到心态,我觉得和老年期会面对的一系列改变有关。例如,退休、社会角色的转变、健康的转变等等。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容易焦虑,例如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以及财务情况的转变等等。但是,对于真正的焦虑症一般指的是对于自己日常事务、活动等持续性的过分担忧,一般持续超过 6 个月或以上,而且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我不太特别清楚题主所说的焦虑是处于哪一种情况,如果只是普通的焦虑,属于正常老化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调整心态、多做运动、健康饮食和睡眠等得到改善,但如果是属于“老年焦虑”的范畴那就需要寻求心理咨询及精神科治疗了。

    总体来说,我们可以关注 / 留意以下一些方面:

    1. 日常行为及活动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看看相比较之前,他们在生活作息、人际交往方面有没有什么变化?例如,他们是不是仍然维持之前的生活节奏和作息?是不是对于日常的交往(包括是他们之前喜欢参加的活动)失去了兴趣?

    2. 担心

    相比较过去,是否父母亲变得凡事都特别担心?

    3. 药物

    父母亲是否最近开始吃一些新的,或者是特殊的药物?或者改变吃药的剂量?因为大多数人年纪大的时候会出现健康问题,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有一些慢性病(例如,高血压、关节炎、糖尿病等等)。而治疗慢性病的药物普遍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side effects),例如有些会导致呼吸方面的问题,不规则心跳等等,这些也会导致他们对健康状况开始担忧。

    4. 心情

    焦虑和抑郁通常是伴随在一起出现的。因此,容易哭泣、或者对之前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都可能是早期抑郁的一些征兆。

    以上的这些改变看起来是小事,但却是一些值得留意的信号,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父母主要在哪一些方面感到焦虑以及焦虑的原因。作为子女可以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可以多和他们交谈,提出一些具体的帮助和建议。其实很多老年人就是不愿意去说,什么都憋在心里,最后就有可能越来越严重,导致心理疾病了。所以主动关心他们,留意他们日常行为和生活变化很重要。

    此外,家人的陪伴、互动也对心情的改善有明显的作用。老年人容易得心理疾病很多时候是因为孤独,缺少陪伴。所以常回家看看,多陪陪他们,哪怕只是日常的问候都能够给他们带来心理慰藉。在此,还想多啰嗦几句,对于彼此不在一起生活的家庭来讲,规律性的问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一个星期给他们打 2 次电话,主动和他们聊聊最近的生活等等。此外,也可以多带他们参加户外运动,多安排一些家庭活动,使他们能够更加融入到家庭和社会当中。

    最后,大概就是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交及学习类的活动,尽量维持之前的生活作息。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从工作到退休意味着一个很大的转变,有一个 “Continuity Theory”(持续理论)讲得就是说如果忽然之间改变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或者生活状态会对人的身体、心理、心态等各方面造成影响。因此,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让他们能够继续或者保持之前的生活状态 / 习惯。很多 60 岁以上退休的老年人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就是因为忽然之间“无事可做”了,这种无所适从就会导致心理出现危机。因此,保持日常的行为习惯、兴趣、多找一些事情做也许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之道

    延伸阅读:

    Anxiety Disord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 Newsletter, New Thinking on Anxiety and Aging: Anxiety Disorders Common in the Elderly.

    [​IMG] 张昕,发展心理学

    我又来科普老年心理学了……

    其实这个问题吧,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每个人变老的方式都不同……不同的老年人会有不同的问题。关键是他们觉得怎么舒服。其实学了心理学之后,最大收获应该是学会尊重个体差异。你觉得很舒服的事情,没准其他人不这么想呢;又或者你觉得不舒服的事情,其他人觉得特好呢。

    所以我这里说的可能不是一个普适的解决之道,大家如果觉得可行,可以回去试试。下面开始:

    首先,你需要了解什么叫美好的心态?

    这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测量上也很难测准。就好像问“你幸福吗?”这种问题一样。心理学家一定会问,是哪方面的幸福感?是生活满意度,是婚姻满意度,还是家庭关系满意度等等。根据研究来看,其实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是挺高的,婚姻满意度也是比年轻人要高的。但他们确实会对一些事情担心,尤其是健康,因为这是显而易见的,老了身体会变差。

    第二,你需要知道,老年人的需求,他们要什么?

    举一个例子,根据 Erikson 的发展八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需要处理的冲突(或称为 life task),如果能处理好,那就是健康发展,否能可能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比方说学龄期,我们需要处理的冲突是,Industry(勤奋) versus inferiority(自卑);成年中期,我们需要处理的冲突是 Generativity (传承)versus stagnation(停滞);老年期需要处理的冲突是 Ego(自我整合) versus despair(绝望)。

    我的翻译可能与一些中文教科书不太一致,因为我不是很喜欢他们的翻译……

    好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老年人需求的东西跟年轻人其实是不太一样的,年青人可能关注的一些东西,对老年人来说根本就不叫事儿。老年人有他们自己的关注点。比方说,为什么跟老年人聊天,他们就喜欢不停地给你们讲他们过去的故事,就是因为过去的事情一方面有助于他们满足 Generativity(传承)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整合。

    在老年心理学中的另一个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也一样认为,个体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出现目标的转移——由年青时未来导向的目标,转向了老年时亲密关系导向的目标。例如,年轻时我们都很强调学知识,这就是一种很典型的未来导向的任务(知识是为你的未来服务的),而老年人则会更关注亲密关系,不是很乐于学习一门新的知识(除非这门知识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亲密关系)。

    所以有了上面两点,你就可以大概整合一下,推测出哪些因素可能会(或不会)影响他们的心态了。比方说,子女的陪伴,肯定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其实所谓“帮助教育 60 岁左右的父母有一个这个年龄段该有的美好心态”,里面的“教育”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老年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即使是在担心这,担心那也是一种多年的习惯了,如果你现在不让他担心,他反而会不适应的。儿女能做的,大概就是陪伴吧。

    另外再多讲一点,有人说多给老人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是不是会更好。其实这就牵涉到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另一个因素了——social support(社会支持)。不可否认,社会支持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社会支持,老年人会孤单。但是太多社会支持在目前看来,可能也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因为这会引起老年人的一种“自己没用”的感觉。所以一个可行的策略是,让老年人有事可忙(有被需要的感觉,a sense of being needed),反而比让他闲着更好(如下图)。

    [​IMG]

    [​IMG]

    SSR = 老年人得到他人的社会支持

    SSP = 老年人向他人提供的社会支持

    可见,只是给予老年人社会支持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最后还是这句话,每个人老化的过程不同,你需要的是“对症下药”。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