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学漫谈——为啥小吃摊要挤在一块儿? cly,爱看闲书,搬砖干活小硕一枚 一直以来,无论是经济学研究者还是非经济学研究者,产业集聚都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话题。翻开报纸随便瞅瞅,指不定你就看见汽车之都,火腿之乡这类名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琢磨过,为什么一个产业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地域中蓬勃的发展?就连最近大妈们炒股狂热的一带一路,追本溯源还是因为我们国家被人叫做丝绸之国,甚至瓷器 CHINA 呢。好吧,也许你已经胸有成竹,也许你还是一头雾水,没关系,放下报纸,出门去买个麻辣烫,一瞅眼,好啊,路边的麻辣烫摊子都挤在一起,为什么这些小吃摊不,像公交车站点一样每隔半公里布置一个呢?非得挤在一起制造央视所谓的“雾霾”呢。这中间必然有奥妙。 事实上,产业集聚跟其它许多空间经济学话题一样,很早就被人关注,前前后后提出了许多许多理论和解释,横跨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甚至社会学等等学科。不过,梳理这些理论显然不是咱们专栏能做的事儿,这篇文章只是想和大家侃侃,空间经济学,是怎么来看待产业集聚的。 祭出 krugman 的大杀器——CP(核心 - 边缘)模型。 说起 CP 模型,不得不说,这个模型的骨架早就在 krugman (1991) 的雄文之前就提出。 在 DS 框架出来以前,经济学新古典的框架老是天天说经济系统中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收益是规模报酬不变或者递减的。虽然有很多学者嚷嚷说不对,有好多好多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呢,blalala 说一通,写本小册子,大家鼓掌说好,那你怎么用这个来解决实际问题哇?然后这些学者就只能摊手说,不好意思,容我再研究研究。比较著名的就是研究创新问题的老经济学家熊彼特,著作当中提出了许多许多光辉的思想,不过这些思想看的过瘾,用起来难,要拿来教书训练学生更难。文字是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但文字同样也是无力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正确的理解规模报酬递增,也可以来上几百种解释。所以,主流经济学暂时抛弃了这些光辉的思想。 1977 年,Dxit-stigliz 两位大牛站出来了,用精湛的数学工具,给出了一个包含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框架,他们巧妙的问了一个问题:现实中的各位都喜欢消费多种多样的商品,喝养乐多的时候还想吃个饼干咬口泡芙,家里商品种类越多越好。这很符合经济学规律,如果天天面前只有十箱养乐多估计就吐了。然而,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我一家企业要生产 n 多种商品,由于购买机器,拍个广告,培训工人等固定成本存在,那我就亏惨了,我期望自己的的企业全是养乐多生产线,这样包装工人都不用一直换,一次性大批量的生产,降低成本。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如何调和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偏好和厂商专业化生产?直觉告诉我们,这个市场中应该有很多很多的企业,每种企业都应该生产一种商品,然后作为消费者,就可以享受到各种类型的商品,作为企业就可以拼命降低成本,生产自己的拿手的一样产品。皆大欢喜。 故事听上去还不错,可是你怎么保证每个企业都只生产一种产品呢?我要是偷偷摸摸也去生产小熊饼干,多卖给消费者,我不就吃掉小熊饼干厂的一部分利润,赚的更多了么?这时候,用文字侃就比较困难了。好在 DS 数学技术高超,用 CES 不变替代弹性效用函数和非凸技术的生产函数告诉你: 假定消费者每种产品都要来一份,产品之间有替代弹性的情况下,最终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的,每种企业只能生产一种产品。 哇咔咔,这个结论看起来挺极端,现实中当然没有这样的奇葩的消费者,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要来一遍,估计是哪个仙境中的神人。不过,极端的假设更容易让我们看清楚整个图景,暂且就这样吧。 应该说,这篇 paper 发表是极为轰动性的,掀起了一阵热潮。不过,如果仔细瞅瞅这个模型,闭上眼睛,你会感到 DS 框架下的世界是一个点,这个点上有着无数的企业和消费者,所有的交易都是没有成本的。似乎这个仙境离我们太远。说是这么说,但是大家也没什么新主意,就这么用着吧。一直到 krugman(1991)重新把这个故事翻出来,大家才意识到,原来这货还能被拓展成为空间版的,又引起一阵子热潮。(所以说,K 老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啧啧啧。) krugman(1991)在 DS 的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要来刻画两个地区,把这个点状的世界变成一条线,那我应该怎么办?他的解决方法是,引入一个运输成本 T,可是,如果引入运输成本,那是不是应该除了农业部门,工业部门之外,再搞个运输部门,比如铁总什么的? K 老摇摇头说,too young too simple。这样的话解模型就要掉头发了。不要铁总,把商品都看成是冰山,所有的运输成本,甚至所有的交易成本,都视为冰山运输过程中融化的部分。所以只要在价格面前乘以 T 不就行了么! 机智的 K 老!就这样,DS 框架就被非常优雅简洁的改成了空间加强版。两个地区出现了,事情一下子变得好玩多了。你可以闭上眼想象有一条直线,对称均匀的住着一些奇葩的消费者和企业,每个消费者每天都需要消费这条直线上所有种类的商品,每种来一份,但是从一个地区运输到另一个地区存在冰山交易成本 T。此外,在这个模型当中,消费者都会去企业上班,随时不高兴可以换个地区继续愉快的生活。 这个故事看上去不错!然而,当我们兴冲冲的写下式子去解模型的时候,残酷的真相出来了,尼玛一共有五个式子,包含了一堆隐函数,木有解析解怎么破。。 就当我们绝望的时候,K 老再次出现了,他淡淡的说了一句,naive。然后给我们看了他神奇的代码画出来的图。这图翻译成通俗版是这样的: 刚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帝都和魔都相安无事。一样的人口,一样的企业数。 然后,有一天,帝都一个脑洞大开的人突然想到,一直没有去过魔都,我要不搬过去住住?于是,他如愿以偿的搬过去了,并且按照模型假设,顺利在魔都找到了工作,这时候,魔都的市场规模开始扩大,有企业觉得,哎,如果我搬到魔都去,是不是会好一点,我面对的市场更大了,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的运输费用。于是这家企业也搬到魔都去了。这样,魔都的企业数就超过了地区 1,由于运输成本的存在,帝都 相对物价水平就要比魔都来的高。由于垄断市场竞争结构下,两地劳动力拿到的名义工资是相等的,这样就会导致帝都居民的实际工资低于魔都居民。(实际工资=名义工资 / 物价水平)。 当然,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成是,帝都一个脑洞大开的企业突然搬到了魔都,结果降低了魔都的物价水平,然后吸引了大家搬到魔都。两者的逻辑是一样的,可以表示为下图中闭合的一个圈圈。 这种循环累积因果过程,就是 CP 模型中的所谓集聚力。 接下去会发生什么?取决于帝都与魔都之间的运输成本大到什么程度,如果帝都与魔都间的运输成本比较适中,这个过程就会循环累积的进行,最终导致这样的图景。 但是如果运输成本非常小或者非常小,这种集聚力就会被分散力替代。当运输成本小的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住在任何一个地方或者在任何一个地方生产都是没有关系的。相当于回到了 DS 模型中点状的世界。而当运输成本非常之大的时候,商品的可运输性就非常差,企业和消费者都会倾向于一半在帝都,一半在魔都。 好了,整个故事差不多讲完了。那回顾一下这个故事,如果是学理工科的同学会非常容易理解,CP 模型中所谓的循环累积因果,就是一个动力学里面的正反馈和负反馈的过程。LZ 觉得 krugman 的模型至少告诉我们两点有意思的结论: 1. 集聚是会随着运输成本(或者说交易成本)的变化而变化的,正常世界里,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例如铁总大规模修铁路,或者交通技术嗖的一下发展,集聚的过程会不断强化。 2. 集聚的起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偶然的历史因素,预期等等都可能产生扰动,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集聚一旦开始,就会自我强化。最初的一个小扰动,可能最终导致了我们看到的集聚现象。这正如他老人家在《geography and trade》那本天马行空的小册子里面提到的,美帝高集中度的地毯行业,刚开始只是因为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没事干喜欢织东西送人。回想改革开放沿海地区的发展,也颇有这种味道,昆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一下子崛起成为东部工业重地,远甩周围其他县市。如果仔细推推它的发展历史,台商的偶然落脚,这是其腾飞的开始。这方面的论述,有大把的企业史,就不在这里累述了。 回到题目,小吃摊为啥会挤在一块儿,如果用这套逻辑,故事可能是这样,某天月黑风高的晚上,有个小吃摊跑到了大学城西南门的某个角落,兜售烤串。住在西南门宿舍区的同学被一阵香味诱惑,惊喜的发现自己不用跑到老远的串吧去撸串了,于是大家都买小摊的串儿,这时候,麻辣烫的小摊,炒河粉君也从别的地方迁过来招徕生意,撸串的同时可以点一份麻辣烫,给室友打包一份炒河粉。人气越来越旺,如果没有城管的话,过了几个月,如果一个第一次来到西南门的新生就会发现,学校西南门有着太多好吃的摊子,每天生意兴隆,于是他们开始把这条街称作是“美食街”。 其实,在每个学校的周围都会有这样一条街,这条街的地点选址,为什么在这里,我们也许无从得知。可能是这里开始城管少,也有可能是小摊主的车胎到这里炸了安顿下来。我们只知道的是,一旦集聚开始,没有外力的干扰,它就会势如破竹的前进。 故事和模型有一定距离,博君一笑^_^ ——————————————— 发自知乎专栏「空间,最后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