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接触阳光动力 2 号 (Solar Impulse 2),以及和阳光动力 2 号的飞行员和团队成员们聊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程啸 3 月的时候就被邀请参加这次活动,但没想到的是,天气和各种其他因素导致的拖延,竟然把发布会原来预计的 3 月 20 号硬生生拉到了一个月之后的 4 月 22 号。这就是所谓的好事多磨吧。 通知的到场时间是下午 1 点。但是考虑到了找路和安检的时间,我提早出门,中午 12 点就到了南京禄口机场。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发布会的地点果然离地铁口好远……不是在航站楼内,而是在跑道上,得从外侧绕进去。妈蛋 2.5 公里啊!顶着南京中午的大太阳走到汗流浃背…… 到了地儿以后是这样的。来参加发布会的各路媒体相当多,都在排队登记。 登记以后拿到了我的胸卡。本来作为 KOL(我真的不想用衣领这个已经被黑成渣的名词呀口胡!!!)被发到了嘉宾卡,结果后来又换成了媒体卡。 另外在等待安检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我居然在这里碰到了我的高中同学。他是作为东方卫视南京站的记者来采访的。虽然我一眼就认出了他,可他竟然迟疑了半分钟才敢在我的鼓励下叫出我的名字来。 毕竟那时候我还不到 120 斤,而现在已经接近 160 了啊…… 安检入场后,抬眼看到的是这样的一个巨大的仓库。 其实这是为了让太阳动力 2 号安静地待在机场上而搭建的便携式机库。没办法,这台装着电风扇的滑翔机实在是太轻了——它的翼展是 72 米,重量却只有 2.5 吨,作为对比,波音 747-8 的翼展是 68.5 米,而最大起飞重量是 43 吨…… 进入机库内部以后,终于可以看到广告……啊不,是飞机了,嗯! 真的是好多广告呀!让我想起了 F1 那密密麻麻的车身广告。 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据说因为这趟行程的开销还挺大的,而太阳动力公司没有独自承担这巨额资金的能力。同时,很多装备也需要其他企业为之提供技术支持,所以机身上也就被打满了各家的 LOGO。 这个角度可以看见,地勤人员正在驾驶舱里进行调试。贴近观看才能切身感受到,驾驶舱的空间有多小。毕竟太阳能发电板能够提供的动力实在太有限了,为了推重比,必须尽量放弃一切不必要的重量。虽然没办法亲身体验一下坐在驾驶舱里的赶脚,但是在我的理解里应该和跑长途运输的大货车司机差不多吧。 对了,货车司机还可以随时停下来尿尿抽烟活动身体,而且往往是两个人轮换着开,而太阳动力的飞行员却只能一个人孤独寂寞地忍受狭小的座椅空间,并且花费更多的集中力去控制这架风筝一样的大飞机,对抗多变的高空气流。真的很不容易啊。 这是飞行服。身上的装备太多,我也搞不懂…… 至关重要的设备。我真的很难想象在那么点大的驾驶舱内用这玩意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一定会很酸爽吧。 发布会我没拍照,因为飞行团队讲话的时候我在专心听讲,而赞助商讲话的时候我在吃东西……不得不说赞助商发言的时间真是太长了,所以我几乎都木有听。 到场的飞行员只有皮卡尔一个人,波许博格因为身体原因回了瑞士休养,以准备接下来去往夏威夷的五天五夜航程。但他通过网络视频在发布会现场做了远程演讲。 五天五夜! 在这个座位上! 哪怕只是让我在一辆轿车里啥都不干地待上五天五夜,吃喝拉撒睡都在座位上,我恐怕都得疯掉吧。 再一次给飞行员叔叔跪下了。 另外,我本来看名字以为这俩飞行员一个是法语区的,一个是德语区的,但在波许博格的远程发言时我惊讶地发现他居然也带着浓厚的法国口音。问了一下太阳动力团队的一个女工作人员才知道,原来波许博格只不过有一个德语区血统而已,从父辈开始就以法语为母语了。 说起来,瑞士还有比利时这种一国内有不同语言,并且地位大致等同的情况,来自不同语言区的人交流起来还真是挺麻烦的吧。 瑞士大使也来到了现场并且作了演讲。他的口音着实令我惊讶,非常的浑厚纯正。嗯……外交官毕竟是外交官,水平不一样呀。 最后所有的 KOL 都留了下来,参与最激动人心的环节——和飞行员贝特朗·皮卡尔面对面地交流。 皮爷让我想起的是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李寻欢,还有四世三公的袁绍——家学渊源啊。 1927 年的第五次索尔维会议,留下了一张全明星级的照片,囊括了十七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而照片最后一排的左起第一个,就是贝特朗的祖父奥古斯特·皮卡尔,第一位乘坐热气球上升到 15000 米以上高空的人类。 贝特朗的父亲雅克,则是乘坐奥古斯特设计的潜艇,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到了 11000 米的深度,并在那个世界的最深处停留了 30 分钟。 而和他的祖父、父亲一样,皮卡尔家族的这一代探险家贝特朗,也有着同样精彩的人生——驾驶太阳能动力飞机进行全球航行,并且在南京站与程啸亲切会面与握手。 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以及……我的腮帮子好像又肥硕了一点。摔! 最后呢,应该是总结吧。 坦白说,我并不看好太阳动力的技术在短期内有转变为商业化用途的可能。无论是太阳能电板的收集效率,还是电池的存储效率,都限制了飞机的推重比。而且这些底层的技术想要获得更大的进步,似乎还很遥远。 这就意味着,太阳能飞机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内,将继续保持着太阳动力 2 号目前的形态——巨大的翼展以获取足够的受照面积;极小的起飞重量以保证推重比。 而这两者所代表的,是狭小的座舱空间,最大化削减的飞行设备,以及极低的抗气流干扰能力。这正是太阳动力 2 号在禄口机场降落时,需要其他航班盘旋待降,以确保不会对太阳动力 2 号造成影响的原因。它实在是太轻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否定太阳动力 2 号这次环球航行的价值。的确,它目前还只是一个原型,一个需要一百多人通力合作才能让它载着一个人上天的大号竹蜻蜓。 但是别忘了,当莱特兄弟第一次制造出飞行者一号的时候,那也只不过是一个滞空时间不到 1 分钟,飞行距离不到 300 米的的大玩具啊。 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却早已进入了“只要推力够,板砖飞上天”的时代。我们的飞机已经可以远远超过音速,依靠空中加油,可以绕着地球飞上七亿杯香飘飘奶茶的距离。 仅仅只是一百多年而已啊。 所以,我坚定地相信科学的进步,相信人的力量,相信随着像皮卡尔家族这样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我们的生活可以变得更美好。 谢谢。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