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饶雪漫的《左耳》和苏有朋的《左耳》? 关雅荻,filmmaker...ultra runner... 没看过小说,只看了电影,公映当天买票去的。 下面不是影评,是我看到的电影,从电影角度给出的观感和观点,并尝试举几个例子辅助说明。 从电影角度,电影《左耳》值得推荐,下面几个原因: 下面我谈了六点,我自己会认为第 5 点和第 6 点最有价值,没兴趣看长帖的,可以直接跳到后两点。 1、导演风格意识很明确,应该是迄今我看过最接近岩井俊二感觉的国产青春题材电影 整体电影气质让我联想到《莉莉周》,不止一次——就是整体故事残酷青春,但气质还是清新与温柔。 之所以说“风格意识”,而不是“风格”,是因为作为导演处女作,“风格意识”显然比风格本身更重要,这一点导演完全过关。 2、制作技术层面,《左耳》基本没毛病。 表演整体是成功并且到位的,剧作被很多人病诟,这两点下面分别单独说。 摄影和音乐是这部电影可以着重观察,特别前者的用光,无论外景还是内景,白天或者傍晚,都还是相当用心的。 有好几场小巷里的夜戏,有更简便的拍法,但导演和摄影还是选择了相对复杂带纵深和移动的角度,这时候可以看到整个画面内的布光,只需要看光源位置和光的层次,就知道这不是一个粗制滥造的戏。 3、表演单独说,个人认为保留了新演员特质前提下,与角色气质最大程度融合。 《左耳》这部电影,抛开上面技术层面,单看对新演员表演的控制和把握,苏有朋已经足够证明他导演方面的潜力和才华。 评判导演,特别是新导演的价值,个人观点,最核心就看两条:是否有鲜明的风格化意识,是否可以对演员有足够的引导或掌控能力。 我认为,苏有朋通过《左耳》都证明了这一点。 具体到片中角色,整体上,几个女演员对男演员呈压倒性优势。 在我看来,我会认为李珥这个角色表演难度最高,因为貌似这个新人完全没有什么表演经验,在依靠很少的表演指导,大多凭着直觉在表演。 但难能可贵在于,导演还是做到了让这样一个几乎没有表演经验的演员完成了这个角色,而且让演员生涩的缺陷与角色融为一体,让本来的短板和不足成为了角色特征,这个迎难而上并成功转移观众焦点,整个过程是很难的。 这个角色或者整体角色的塑造成功,我想导演本人至少功劳占一半以上。 男主角张漾难度同样不小,但因为故事推进问题,我一开始会认为表面颜值更高的许弋是男一号,故事推进到三分之一,我才发现不是,这个应该说是一个剧作结构上的问题。 4、关于剧作,的确有明显缺陷,但有趣的是,这居然并没有成为这部电影的致命伤,至少我并不这么认为。 “故事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这话对于商业片当然没有错,但有时候会有变通。 当在宣传稿上发现,剧组代表自己说曾经启用过 26 个编剧时(当然也有剧组说,他们有 50 个编剧),可以想象这个故事应该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和困难。 我之所以不认为剧作是《左耳》致命伤,就是因为几个角色塑造还是成功的,或者对我而言,是相当成功的。比如,看完电影后已经两天了,我很少见的可以清晰记住几个主人公的名字:李珥、吧啦、张漾、许弋等等。 所以,在剧作层面,当人物和故事只能二选一时,我会选择人物。 《左耳》显然也是如此,故事情节更多为不同人物性格服务,而不是情节之间的起承转折。 我一位编剧专业的老同学,看完《左耳》发了一个朋友圈,说“7 个人物,7 对人物关系,写电视剧的都得会这招”。从某个侧面来说,《左耳》的剧作在情节方面是为人物关系服务的,说到底,也是为人物塑造服务的。 5、青春片类型突破,《左耳》几乎全面启用新人,提供了新的可能。 我个人非常希望《左耳》票房尽可能的高,最好四五亿以上,这样让投资方在青春片这个类型里,不要迷信大明星演员,不然很容易陷入尴尬——一方面观众觉得不像,另一方面投资人的性价比也不高。 历史地看,“青春片”从来就是制造明星,而不是消费明星的。 《阳光灿烂》《牯岭街》,国外的《早餐聚乐部》《斗鱼》《美国派》系列,无论是谋求导演风格的树立,还是谋求高性价比的市场回报,都无所谓是否是大明星,最重要的就是新演员气质与角色的高度契合。 对于青春片,年轻新演员是这个类型领域创新和制造新鲜感的重要一部分。 所以,只要《左耳》取得市场成功,票房四五亿以上吧,应该足以动摇国内所有电影投资人和创作者的惯性思维,会有更多手里捏了一堆类似畅销小说的片方,会重新思考项目打包时的方案和选择。 当然,《左耳》要注意整个幕后制作团队的专业性,可能很多人对摄影师赵非、录音杜笃之和制作人等团队没有任何专业性概念,我当然不认为“原著畅销小说(泛 IP)+新演员”就能取得成功,我只是在强调,未来青春片,在其他环节足够专业基础上,应该更多考虑启用新人。 6、青春片类型浪潮,不是即将过时,而是刚刚开始。 从《致青春》《同桌的你》到《小时代》系列和《匆匆那年》,包括《左耳》,无论业内人还是媒体,貌似普遍的出现一种“唱衰”青春片的论调,我的看法完全相反。 “青春片类型浪潮”不是走向衰落而是刚刚开始,这个其实是市场决定的,具体说是市场人群决定的。 中国大陆的电影观众群的日趋低龄化,目前没有看到任何放缓的迹象,未来 20 岁出头,甚至 20 岁以下,会成为电影市场决定性的购买人群,从这个角度,没有任何理由唱衰“青春片”这个类型,这个跟国内电影人能把“青春片”拍得好坏,几乎没有任何逻辑关系,说到底,未来几年,“青春片类型”是个市场刚性需求。 或者换个角度,也说明这两年古装历史片为什么会真的逐渐走向了“没落”,如果没有针对年轻观众群体的再创新,这个类型短期内很难“复活”。 另一个本土市场独特的原因,也让我更加进一步看好“青春片”这个类型,或者说创作方向。 就是“青春片”向“泛青春片”演化的过程,也可以说“青春片”从一个商业电影子类型逐步演化成国内商业片的重要类型元素。 简单说,“青春”二字,逐渐从“类型”走向“商业片必备元素”,甚至走向一种“风格”。 “青春片”可能是一种类型,但“青春电影”,就可能完全是一种创作方向了。 了解电影史的朋友,其实这里,我是借用了“黑色电影”在影史当中的评价和地位,黑色电影从最初的一种类型定位,后来逐渐变成一种风格定位,在我看来,眼下中国电影,青春片正在走着类似的路径。 国内现在很多商业片类型都有禁忌,比如警匪动作,比如科幻动作,比如鬼怪魔幻等。 最近《战狼》是对现代军事题材的正面“类型补缺”,但不是每个“暂缺”的商业类型“正面进攻”都能成功,大家都等着看《三体》在科幻类型的突破,《寻龙诀》《吹灯传奇》对现代魔幻类型的突破等等。 所以,未来可以期待的是“青春片”和各种成熟商业类型片的混搭和组合后,可能以某种擦边球的形式带来的国产电影类型创新。 夸张点讲,比如“青春警匪”、“青春科幻”、“青春魔幻”,这个不能生硬字面理解,打比方《哈利波特》算青春片吗?《饥饿游戏》呢?《分歧者》呢?《移动迷宫》呢? 关于“青春片”和“青春电影”的思考,是因为《左耳》联想到的一点启发,可能有点偏题了。 最后题外话,看到网上、包括知乎上,很多观众和网友对《左耳》负面的声音,我并不认为这些负面的声音就是错的,虽然我并不赞同,因为大多可能只是一些原著读者认为电影或角色跟自己想象不符,也有可能只是一种消费后的情绪宣泄。 恰恰正是因为这些负面的评论,让我从一个电影制作人的角度,我觉得我有责任谈谈上面几点我跟一些朋友不同的观影感受和观点。 《左耳》在我看来,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导演处女作,几乎全面启用新演员的做法,很大胆,但效果很好,电影专业制作品质过关,希望未来更多投资人能关注这样新导演、新演员的电影项目。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