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褂,只作观众 你知道世界上制作最久的电影用了多久吗? 1954 年德国导演 Leni Riefenstahl 的《低地》(Tiefland)花了 20 年之久,但他只是世界上制作最久的真人电影。 电影史上制作最久的是一部动画电影,远超过《低地》的 20 年记录,从 1964 年制作到 1995 年,共花费 31 年时间,期间跳票无数次。它聚集了当时最有才华的一群人,为了共同的理想投入到动画制作当中;在制作它的三十年中,导演在间隙里「顺便」拿了 3 座奥斯卡金人,但他耗费半辈子精力的这部主要作品却没什么名气。尽管这部动画电影的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闻所未闻,但它深刻的影响了欧美动画业界的格局,将被永远刻在动画史上被动画创作者、研究者铭记。 它的名字,叫《小偷与鞋匠》。 故事从一个移民英国的加拿大动画师, Richard Williams 开始。Richard 从 12 岁开始自学动画,但很快他失去了对动画的兴趣,而转学绘画。但 22 岁时,他又重新拾起动画,在伦敦开了自己的动画工作室,主要接动画广告和真人电影里的片头字幕动画的制作。 1958 年,Richard Williams 制作了自己第一部动画短片电影《小岛》(The Little Island)并获得当年的 BAFTA 动画片奖,此时他 26 岁;随后 62 年《关于人的演讲》(A Lecture on Man)获得法国昂西动画节的讽刺奖。 (1958 年《小岛》,典型的 UPA 式设计) (1965 年《公司债务清算人》(The Liquidator)标题动画,作画是当时 Richard Williams 工作室的 Errol Le Cain。) 事业一帆风顺的他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动画,一部当时所有人都从未见过、着眼于严肃主题的动画长片——1964 年,这部动画的传奇开始了。 在一开始,它的名字还叫作《纳斯尔丁》(Nasruddin),灵感源自于 Richard Williams 参与绘制插画的《纳斯尔丁故事集》,作者 Idries Shah 和他的家人私人投资将这部基于中东传说的智者故事改编成电影长片。在最初的 5 年里,Richard Williams 一边负责继续接商业广告和电影字幕动画的制作,为制作《纳斯尔丁》积攒更多的资金;另一方面,每天结束工作室的工作后他仍要继续进行《纳斯尔丁》的制作,公司里的其他人同样如此。 一开始,Richard Williams 工作室有经济来源能够支撑日常开销,给制作组发薪水,但《纳斯尔丁》制作是任务外的、也不会发任何额外薪水。尽管如此,Richard 依然召集了一些当时有名的动画人——包括曾参加《2001 太空漫游》的动画师 Roy Naisbitt 作为本片的美术设计和主 Layout 设计师,以及以《Looney Tunes》系列出名的华纳知名动画师 Ken Harris 作为主动画师,自愿参与了这部片子的制作。 随着制作进行,他们已经联系到了发行商,工作室成员日益增多,制作走向正轨;而 71 年年底 Richard 为 ABC 制作的圣诞特别版电视短片《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基于狄更斯同名小说改编)更获得了奥斯卡动画短片奖,为《纳斯尔丁》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圣诞颂歌》获得奥斯卡对于 Richard 来说是个意外之喜。用他的话来说,《圣诞颂歌》是为了《纳斯尔丁》试手而作,为了测试他们的流程管理、弱点和抗压能力,为了准备长跑而先进行的训练。《圣诞颂歌》的成名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了制作,编剧、作曲人 Howard Blake 的加入将原本短小的故事集改为了完整的剧情,进一步拓展了角色。看起来一切都在步入正轨,然而对于这部传奇动画来说,磨难才刚刚开始。 《纳斯尔丁》是 Shah 一家私人注资的,他们要求电影收益的 50%,已经是相当苛刻的条件,而 Richard 没有别的选择;但他们一家同时掌管了公司管理和财务,Shah 家派的会计在账目上做了许多手脚,以便制片人 Omar Shah 挪用钱款。1972 年 Richard 发现后账目问题后与 Shah 一家闹翻并分道扬镳。尽管此时《纳斯尔丁》已经制作了近 8 年之久,并且已经制作出近 3 小时的片段,但 Richard 不能再继续完成它,也失去了主角纳斯尔丁的使用权。 8 年时间过去,工作室财务上依然一无所有,所有精力都投给了《纳斯尔丁》的制作。遭遇如此打击,正常人应该都会选择放弃,但这个正常人不包括 Richard Williams——他大概是整个动画界最像疯子的偏执狂。 尽管 Richard Williams 不得不重新开始制作,但幸运的是,他依然能握有之前的原创角色——小偷;而没有主角纳斯尔丁出场的一些镜头,也能够保留下来。于是主角从智者纳斯尔丁变成了鞋匠 Tin Tack,片名从《纳斯尔丁》变成了《小偷与鞋匠》。 Richard 随后开始宣传自己的影片,称它将是「和迪斯尼决然不同的电影」,「第一部情节如侦探片一般紧密相扣的动画片」,而且由于两个标题主角均没有台词,也将会是一部「有声的默剧」。这在当时是非常先锋性的做法,事实上敢于让主角不出声的、有着严肃叙事性的动画长片直至今日也非常少见——近年的法国动画长片《魔法师》也是一例。 1973 年,制作又再次回到一开始的状态,而且经济状况比之前更严峻: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去接尽可能多的商业广告,只有工作之余才能偷出时间制作《小偷与鞋匠》。Richard Williams 当时一边做着自己的作品,一边接着商业工作赚钱来满足制作自己的作品,不像其他人有时间去外出、购物的业余时间,除开商业工作以外的所有时间都被他花在这部片子上。 他说,「因为这才是我接商业广告的原因。我大概一共做了 2500 个广告,但那不是我选择的终身职业。」 Richard Williams 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当初被问起为何要制作这样一部动画时给出的答案:「追求卓越 」。无论遭遇了什么,这份初心从未动摇过。 而在这期间,有几个动画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字加入了 Richard Williams 工作室。 1973 年,著名导演、制片人 Chuck Jones 为 Richard Williams《圣诞颂歌》的奥斯卡获奖举办了一个大型庆功宴并邀请到许多业界人士参加。宴会上,Chuck 向 Richard 引荐了已经 83 岁高龄的传奇动画师 Grim Natwick。 Grim Natwick 的一生和动画史紧密相连。他从 1916 年就开始制作动画,是名正言顺的第一代动画师,职业生涯伴随着动画的诞生、黎明、辉煌到衰落。他待过众多动画工作室,Walter Lantz(啄木鸟伍迪制作公司 Lantz 的老板),Chuck Jones(导演了大量兔八哥、猫和老鼠系列),Marc Davis(迪斯尼九老之一)都曾经是他的助手。 Grim 是 30 年代红极一时 Betty Boop 的创作者,也是所谓「动画黄金时代 」里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但此时的动画界已经不再有曾经的辉煌,以 Hanna-Barbera 工作室为首生产的大量廉价电视动画系列占领了观众的目光,动画电影在电视的冲击下节节衰落;甚至华纳、MGM 等曾经以制作短篇动画电影为主的动画工作室要么遭遇解散,要么逐渐放弃追求高质量的动画品质,也纷纷加入电视动画制作的大军。 用 Grim 自己的话来说,「你在电视上看到的大部分动画都很老套。角色是动了,但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动画。大部分时候你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眼睛、手或许会动,但整个身体是不动的。它们仅仅有着一些搞笑的配音、一两句台词的笑话和一丁点的动作。」出于这样的原因,Grim Natwick 在 1968 年选择了退出动画而转向油画。 (1959 年的电视动画《Clutch Cargo》,极低的动画质量,甚至连嘴型也不愿意画,直接用真人嘴型合成。低质量但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电视动画在 60 年代对动画电影冲击很大。) 当 Richard Williams 遇到 Grim Natwick 的一件事,就是邀请他参与《小偷与鞋匠》的制作。Grim 拒绝了,反问到,「为什么是我?」Richard 回答:「当我第一次看到《白雪公主》时,有一个非常惊艳的镜头让我永远无法忘记。那是白雪公主正对着楼上的矮人说话,然后水烧开了,白雪听到声音然后下楼的镜头。动作简直是完美,而我一直想和负责这一镜头的动画师见一面。」不用多说,这个镜头正是 Grim 的。 (《白雪公主》里听到水烧开后白雪公主的镜头,顺带一提,迪斯尼的记录上这个镜头的署名是 Jack Campbell,Grim Natwick 曾经的助手之一……) 但我想,Grim 接受邀请当然不会只是因为这段奉承。Grim Natwick 为提高自己的动画水平,是早期动画师中少有的有深厚美术底蕴的人——他花了 8 年时候学习美术,因此足够他应对任何风格的动画。在大多数早期动画师都被历史所淘汰时,他依然保持良好的状态并且能跟上不断变化的主流设计,这极为难得。 Grim Natwick 一生跳槽众多次,薪水是越跳越低:他在 Iwerks 工作室时拿每周 200 美元的薪水,然后跳槽到迪士尼拿每周 150 美元,后来又跳到 UPA 拿更少的薪水。他在选择工作时几乎不去考虑待遇,而是只考虑动画本身——这份工作是否给他带来新奇的挑战。而这种挑战的机会从 60 年代起是越来越少,Grim 才会选择退休。 Richard Williams 的项目给了他久违的挑战感。所以他才会以 83 岁高龄,不为名利,再度加入到动画制作第一线,在这个项目上耗尽晚年。 1973 年,Richard Williams 拜访了当时沉寂多年的传奇动画师 Art Babbitt。 Art Babbitt 曾是 30 年代主宰迪斯尼的主要动画师之一:他是迪斯尼最早尝试写实化角色的人,为迪斯尼引入了真人参考的做法;他是角色 Goofy 的创造者,首先使用了「打破关节」的手法。然而在 1941 年,Babbitt 参与并领导了迪斯尼大罢工,随后被迪斯尼冷处理,不得不离开。在随后的近三十年内,他的名字几乎被人遗忘,再没有什么特别有影响力的作品,只是参与过一些短片、做过一些广告。当 Richard 去 Hanna-Barbera 工作室找他时,问起正在该工作室的广告部门时,那边的人反应是——「我们公司还有广告部?」Art Babbitt 是广告部唯一的人,永远一个人默默做着自己的事,存在感可见已经低到何种地步。 (Art Babbitt 负责作画的著名片段,《幻想曲》中的蘑菇舞。) Art Babbitt 看了 Richard 带来的资料,然后说:「你们做动画的方法不对。」和大多数纯美术(fine art)出身的动画师一样,Richard 的早期作品要么细节极其写实如插画一般,要么如 UPA 一样使用极简、抽象化的设计,但无论哪种,其实都是轻视动画本身而重绘画、设计的,这无疑不符合从黄金时代的人走过来的老人的审美观。于是 Richard 说:「那请您来教我们吧。」 就这样,Art Babbitt 于 1974 年来到伦敦,为 Richard Williams 工作室的人进行动画讲座教学。在 70 年代那段时间,Art Babbitt 的动画教学不仅在工作室内,在整个欧洲都名声颇响。尽管 67 岁的他已经不再有年轻时作画创意十足,但他对动作分析非常有条理,能很清晰的指出其他人的动画哪里有纰漏,可以说是天生的教师。他将曾经迪斯尼总结的那些精华,传承给了欧洲的新一代动画师们。Art Babbitt 甚至在路上遭遇车祸、被车撞倒后,也依然准时来到工作室教学,以至于日后他不得不戴上颈支具。 每天早上,工作室的年轻动画师们会听 Art Babbitt 的讲座,下午开始做接来的商业广告任务,然后晚上完成 Art Babbitt 布置的作业。在商业广告之间的间歇,他们才会用来做《小偷与鞋匠》。Grim Natwick 也会带来一些讲座,随后又有 Tissa David 加入,这些老人的到来使整个工作室的氛围和之前已经截然不同:尽管制作进度缓慢,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压得大家没有什么休息时间,但新人们都乐在其中。工作室的氛围如同学校一般,完美的学习曲线,使得他们以非常显著的速度提高着自己的水平。 和大多数对政治毫无兴趣的动画师不同,Art Babbitt 是典型的自由主义者,也拥有非常强的社会责任感——大罢工时,他是迪斯尼薪水最高的人之一,根本不像最底层的那些 ink & paint girls,但他却因为政治观和责任感站出来领导大罢工。 在沉寂的近三十年间,他目睹了电影动画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却无能为力;Richard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拯救了他。 Art Babbitt 非常信任 Richard Williams,认为 Richard 正在做的事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做不到的。Art Babbitt 说,Richard 在拯救动画,拯救这门滑向深渊的艺术。在他们伦敦工作室的所有在本片里工作的人们在拯救动画艺术,带领它超越前人到达的地方。 (1975 年,Richard Williams 工作室合照。) 「动画是一门手艺,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作品去推动它发展,它就会死去。 」 是的, 「拯救动画」,他是很认真的在说这段话。这是他无怨无悔的投入到《小偷与鞋匠》制作的原因。 《纳斯尔丁》流产,Ken Harris 本应该是最有资格埋怨的人。他从 67 年就进入了工作室,在 4 年多里作为主要动画师负责了当时最多部分的动画。 当他得知不得不放弃之前绝大部分的努力时,他只是平静的耸了耸肩,说:「好吧,看来又得重新画一遍了。」 Ken Harris 是非常谦逊、低调的人,在华纳动画师中并没有 Robert McKimson 或者 Rod Scribner 名声显著。他不像 Grim Natwick 那样总是追求挑战,也不像 Art Babbitt 是为了「拯救动画」这一理想,他更多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工匠。他的动画也如同性格一般,不像很多华纳动画师一样疯狂,而是自律、专注、有逻辑、计划性强。 Grim Natwick 年事已高,Art Babbitt 状态不如当年,而 Ken Harris 是状态保持最好的老人,也负责了《小偷与鞋匠》样片里最多部分的作画——主角之一小偷的绝大部分镜头。看起来他似乎只是在华纳解散自己的工作室之后,又换了一份普通的动画师工作,然后尽职完成本职罢了。但我想应该远远不止如此。 当时的制作成员之一,John Culhane 回忆道,「是因为抱负。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是一个艺术家,而有一个参与到最好的作品制作来结束你生命的机会……没有人会拒绝的。他们看到 Richard 拥有这种抱负,当能得到这种最好的机会时,他们自然就会去做。Ken Harris 这么想,Art Babbitt 这么想,这就是原因。」 在朴实的作风下,Ken Harris 心里或许藏着比 Grim Natwick 或 Art Babbitt 还要炙热的信念。 他日复一日的为《小偷与鞋匠》作画,始终保持不比年轻时慢多少的速度和质量,然后面对剧本不停的返修而进行毫无怨言的重新作画。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份看不到终点的煎熬,但 Ken Harris 却浑不在意。 制作组之一、当时的新人动画师 Greg Duffell 日后回忆道,他经常会和 Ken Harris 一同去酒吧。Ken 说,「Richard 跟我说,电影一旦拿到投资的钱,就会补给我不错的报酬……」然后过了好一会,Ken 又悠悠的说,「我想我这辈子是拿不到这笔钱了。」 1979 年,《小偷与鞋匠》完成了近 10 分钟的样片, 「战争机器章节」。Ken Harris 负责了大部分的作画。这是他最后的挽歌。 The Thief and the Cobbler, War Machine sequence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VGGHW7EckI/ (1979 年样片,全手绘) 1982 年,Ken Harris 在为《小偷与鞋匠》工作 14 年后去世,享年 83 岁。 而此时,《小偷与鞋匠》依然没拿到全片的投资。 Richard Williams 是非常偏执的完美主义者,他做出的很多举动,在一般人看来都是惊世骇俗的。 在《圣诞颂歌》 时,他作为导演,甚至会亲自负责 Ken Harris 镜头的清线工作,而这一般是动画师助手应该干的事情。之后 Richard Williams 另外接的一部片,《乡村娃娃安和安迪》中,他甚至会亲自为主动画师 Tissa David、Art Babbitt、Grim Natwick 绘制中间张! (留意这个镜头袋上 Inbetween 那栏的签名,写着 Dick W,也就是 Richard Williams 自己。) 如果你不了解动画里中间张的概念……那么,这是动画中期制作过程里最底层的职位,通常由新人担任,大多数动画师也都是从中间张动画师开始做起的。作为一个导演,在《乡村娃娃安和安迪》已经制作周期紧张的情况下,他依然在做最底层、最基本也是最细节的工作。除了 Richard Williams,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第二个导演会去给人画中间张。 Richard 自己也知道,他出道时做的那些 UPA 风格不需要太多作画实力,作为动画师,他是不合格的;为了要制作完美的作品,他必须补上他短板的部分。为此,他不惜放弃作为导演的权威去给这些老人干下手。这样的偏执使得他每一部作品总是会超出预计周期,但也正是这样的偏执,使得他成为日后最顶级的动画师之一。 自《纳斯尔丁》/《小偷与鞋匠》的制作开始,他就几乎没有时间和自己的亲人交流,回到家也总是默默一个人继续作画。他为自己的偏执付出了代价——他的第一任妻子终于受不了这样的生活,选择了与他离婚。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那些老人可以没有多少家庭牵挂,毫无顾忌的将余生投入到动画制作中;但大多数新人做不到,他们可以牺牲一切业余兴趣和娱乐,但家庭总是他们要照料的。在这二十多年里,新人动画师的能力虽然在提高,但能力越高的动画师被期望的压力也越大;加上剧本不停的在返修,一些做好的镜头不断的被推翻重做,制作似乎看不到尽头一般,很多人怀疑,这部片子究竟还能做出来吗。 当时的一个新人动画师 Richard Burdett 回忆道, 「我妻子患了病,但 Richard 没有留给我时间去看望妻子,我只能在午餐时间才能去看望她。从那时起我就在想,或许我该选择为自己而活了。」他于 1980 年退出了制作组。 新人们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目标。于是,新人们来了又去,只有老人一直在坚守着。 转机发生在 1984 年。 Richard 工作室接了一系列迪斯尼和芬达合作的广告。在这系列广告中,他们第一次能够将真人与动画角色完美结合。 (迪斯尼 X 芬达广告) 著名导演 Steven Spielberg 看过这系列广告后联系到了 Richard Williams,说他做的事情和他一直想拍的一部片子相吻合——一部真人和动画角色互动,生活在同一世界的电影,也就是后来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在看过《小偷与鞋匠》的样片后,Steven Spielberg 和 Robert Zemeckis 被影片的质量所震撼,于是决定邀请 Richard Williams 担任《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动画部分的导演,并约定,迪斯尼和 Steven Spielberg 会在之后帮助《小偷与鞋匠》的发行作为回报。 1988 年,《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上映,1989 年,Richard Williams 因为本片获得两座奥斯卡小金人——特殊成就奖和视觉特效奖。 投资者此时才认可了他掌控大型电影项目的能力,也看中了他的价值。终于,华纳投资了《小偷与鞋匠》,并与 Richard Williams 签订了反向提货交易(negative pickup deal)。从 1964 年到 1988 年,《小偷与鞋匠》在没有完全投资的情况下,依靠工作室成员的空闲时间制作了 24 年之久。 看起来似乎是苦尽甜来。但 Richard 日后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对于和主流大型公司签订协议无比后悔。「我们应该直接搬到欧洲,再花上 5 年时间来自己完成它,然后找一家发行商,卖给那些喜欢新奇的人看。」 随着资金的进入,Richard Williams 雇佣了大量新人动画师。1989 年,《小偷与鞋匠》开始开足马力全力制作。 很多人说,《小偷与鞋匠》重新 「发明」了动画。影片所展现的很多方面,都是之前任何其他动画电影未尝试过的:大段大段的背景动画,不断变化的复杂透视和细节极其繁琐的背景、物件;大量的平行点透视(Roy Naisbitt 的说法,类似于我国所说的「散点透视」)、受波斯细密画影响的摇镜头。它同时充满了各种重复、分形、对称的纯几何图形,仿佛现代的 M. C. 埃舍尔,充分展现着图形上的悖论和幻觉。 (未完成上色的背景动画镜头,极其繁琐的背景是纯手绘的一拍一,工作量极大。) The Thief And The Cobbler - Chase Scene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D-IxIeI11Y/ (受埃舍尔影响的著名镜头。第一次看到这个镜头时把我吓尿了……) 为了获取华纳的投资,Richard Williams 与华纳签订了一份协议: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华纳将指派 Completion Bond 公司接管制作;但如果进度良好,Completion Bond 则无权介入制作。 在这样的压力下,为了避免自己的心血被外行人破坏,所有动画师都在进行超负荷的作业。但 Richard Williams 对质量的要求极高,而且原本作画和背景的难度就大,导致进度依然缓慢。许多新人受不了压力而离职,然后又有新的人补充进来,如此反复。 1990 年,Grim Natwick 在 100 岁生日后不久离世。他在《小偷与鞋匠》中负责女巫的镜头,但未能在有生之年完成,剩下的部分则留给了 Richard Williams。 1991 年,华纳发布了宣传预告。 The Thief and the Cobbler remastered trailer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kPv7r55yKw/ (1991 年华纳预告) 91 年底,到了接近 deadline 的时候,Completion Bond 按照约定来到工作室检查进度,随后报告给华纳,认为目前制作落后进度表太多,并且严重超预算。华纳要求 Richard Williams 交出一份能展示目前进度和完整叙事结构的 workprint,于是,Richard 开始绘制分镜。是的,你没看错,这世界居然有人在影片已经做了一大半的情况下,才开始画分镜。 Richard Williams 将已完成的镜头,连同未上色的线拍、部分仍只有故事版的镜头合在一起,并于 1992 年 5 月提交给了华纳。 此时华纳对 Richard 的跳票失去了信心,同时,迪斯尼即将上映的《阿拉丁》让他们感到焦急:如果让《阿拉丁》先上映,恐怕会造成中东题材的《小偷与鞋匠》的票房惨败。于是,华纳把他赶出了片场,取消了投资;按照协议,Completion Bond 接管了制作。 《小偷与鞋匠》的悲剧开始了。 1992 年 3 月,Art Babbitt 离世。他也未能完成自己应该负责的全部国王镜头,但幸运的是,他至少免去了亲眼目睹自己作品遭受亵渎的悲痛。 1992 年 5 月,Completion Bond 公司选择了 Fred Calvert 作为新的制片人,Fred Calvert 将所有人都赶走。待两周后人们回到工作室时,留给他们只有一间空荡荡的屋子。Fred Calvert 带走了所有的素材。 (1992 年 5 月,空荡荡的原画保存柜) Fred Calvert 只担任过一些廉价电视节目的制片人,甚至对动画一无所知。这样一个人,对于动画质量根本没有任何概念,他需要的只是尽快、尽可能便宜的完成它。而且他大幅度修改了整体的故事结构,小偷的形象被几乎舍去,《小偷与鞋匠》变成了《公主与鞋匠》,带有寓言色彩的默剧故事变成了公主爱上鞋匠、充满典型好莱坞歌舞的恋爱剧。一部随处可见,毫无新意的动画电影。 Fred Calvert 犯下最大的罪恶,是他甚至将一些完成的镜头当成垃圾一样倒进垃圾桶,甚至包括 Ken Harris 完成的那部战争机器章节!大量的原画被未经保护送往亚洲进行外包作业,其中有些部分甚至被损毁、遗失。 1993 年,《公主与鞋匠》在澳洲和南非上映;随后,1995 年,Miramax 进一步重新剪辑了这部影片,重命名为《阿拉伯骑士》,并在美国悄然上映,仅获得 30 万美元的票房。 我不知道 Richard Williams 看到这部影片是什么感想。那几乎是他存在的唯一理由,他的孩子。 动画师之一的 Brent Odell 回忆道,「我在家看了录像带,几乎哭了出来。太让人伤心了,简直是一场灾难。」 后来,Roy E. Disney 曾经试图靠迪斯尼的力量重新修复这部影片,但随着他 2009 年的离世,修复又再一次搁浅。 一带传奇影片获得如此下场。Richard Williams 从此,再也不在公众场合聊《小偷与鞋匠》,也退出了动画制作第一线。 或许你会认为,这是故事的终点,但《小偷与鞋匠》的影响力,从此刻才真正开始发酵。 一些 92 年 Richard Williams 的原始 workprint 副本,在 90 年代末里开始在爱好者间流传起来。2006 年开始,Garrett Gilchrist 开始自己的民间修复版发布到 Youtube 上,命名为《小偷与鞋匠:重修版》(The Thief and the Cobbler: The Recobbled Cut,如果你感兴趣的话,自己搜来看吧)——如果你知道修复高清影片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尤其在原片丢失的情况下,你就会知道,这个人无偿做的这件事有多么困难。他的粉丝似乎有着几乎和 Richard Williams 一样的殉道精神。 如果你了解迪斯尼,那么应该知道 70 到 80 末,迪斯尼有过很长一段低潮。这是整个美国动画界的黑暗期,迪斯尼只不过是没法幸免罢了。但从 1989 年年底的《小美人鱼》开始,迪斯尼开始重新复兴。而引起这场复兴的导火索,则是 1988 年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当时的迪斯尼将一些动画师送到 Richard Williams 的工作室训练,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于断层十几年的迪斯尼来说是迎来复兴的重要因素。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动画师,叫 Andreas Deja,后来画了《狮子王》里的刀疤。 Richard 工作室在整个三十年的制作期间,教育出非常多有名的动画师。如 Tom Sito(梦工厂元老之一,我打赌学动画的人都该看过他的书——《动画的时间掌握》),Rowland Wilson 和 Suzanne Wilson 夫妻(为《小美人鱼》、《泰山》、《海格力斯》、《安娜塔西亚》等片做概念设计),Tony White(动画教材《从铅笔到像素》作者),Eric Goldberg(《纸人》总看过吧?),Russell Hall(《铁巨人》动画师),Neil Boyle(最近频繁参与法国导演 Sylvain Chomet 的作品),Michael Sporn(奥斯卡短片提名,我非常佩服的一个动画教育者),Greg Duffell(动画史圈子里非常有名的专家)。这份名单告诉你,为什么说 Richard Williams 带动了迪斯尼的复兴。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Richard Williams 教出的人里很多人都写了自己的动画教材,这恐怕得益于当年 Art Babbitt 为工作室进行的培训。但最有名的一本教材,是 Richard Williams 告别第一线制作后,投身动画教育后写的《动画师生存手册》。如果你是动画学生,不要告诉我你没听说过这本书。他的《动画师生存手册》真正改变了动画教育的状态,将动画基本技术用非常清晰、详细的用语表达出来,而且囊括所有欧美动画风格——无论是早期橡皮管,迪斯尼,还是华纳。在他之前,没有人做到这一点,即便是《生命的幻象》也只是写了迪斯尼的动画规律;而 Richard Williams 能写出这本书,也是因为他是 Grim Natwick、Art Babbitt、Ken Harris 这三个人的共同弟子,他们又正好囊括了几乎所有主流美国动画工作室的经历。 动画风格上,Richard Williams 和他的《小偷与鞋匠》影响了日后迪斯尼对于全动画的审美——极端、大量的一拍一从此开始。《小偷与鞋匠》大概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全部使用一拍一的动画长片。在此之前的 50、60 年代,迪斯尼是以一拍二为全片基调的,只有少量会使用一拍一;而迪斯尼复兴开始后,一拍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 Richard Williams 也事实上担当了将 Milt Kahl(迪斯尼九老之一)的风格传播到欧洲的主要推动者。尽管 Milt Kahl 在美国本土时常被人诟病,但在欧洲拥簇者众多。Richard 自己是 Milt Kahl 的脑残粉,称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动画师」。事实上,你看法国导演 Sylvain Chomet 影片里的动画表演,其实就是 Milt Kahl 的风格演化。 美术风格上,最近 Tom Moore 导演的《凯尔经的秘密》、《海洋之歌》也受本片影响,尽管角色设计上更接近 UPA 风格。导演在访谈里提到,在学生时期里看到《小偷与鞋匠》的 workprint 给了他很多灵感,让他想尝试将爱尔兰传统美术风格代入到动画电影中。 Richard Williams 为他的偏执付出了代价,过于追求完美,混乱、无数次重复返修、反复拖延的制作现场使得这部影片最终流产;但也正因为他的偏执,无数的人因为他们的努力而受益,无数的人因为这部电影而引发他们投身动画界的激情。 Art Babbitt 所说的「拯救动画」,在此得到印证。 一部未完成的影片,能够对欧美动画业界造成如此影响。如果它被完成了呢?谁也不知道答案。 它应该很难成为商业上大卖的作品——几乎没有情节可言,更像是一场纯粹的视觉实验。一场让动画电影更接近其动画本体的实验。 对你而言,动画又是什么?一般人只是将它当做娱乐,有些人将它当做一门商业,而他们,则将动画当成一门纯粹的艺术。为了这个追求,一些人燃烧了自己的生命,有些则耗费大半青春:这场规模庞大而又冗长的献祭尽管被人打断,但那些受此恩惠的人们,将载着他们的光辉,把这段故事永远传唱。 ——————————————— 发自知乎专栏「动画無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