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CT 片、胸片等,不直接在电脑上看,非要打印出来? jamesr,我只知道我已经知道的事 主要原因是: 其他医生看不到。 这个问题其实有些复杂的。 1. 这类影像数据,都存在影像设备制造商指定的文件格式里面,哪怕现在有了 DICOM,各家软件的支持情况和兼容情况都不能达到理想的程度(参考 MS Office 系列文件,在 MS 家的各个新旧版本、Mac OSX 版本上打开,用 LibreOffice、WPS 等打开)。另外,还涉及到病人隐私保密问题。不可能给病人一个图片文件让他带着到处跑。 2. 并非所有手术室、诊所都有电脑可以查看片子。 3. 影像数据对读片设备的动态范围要求比较高,影像科用的读片显示器的显示能力是日常接触的普通显示器达不到的,而胶片可以达到的动态范围大于液晶显示设备的动态范围。这点不算特别的重要,但是某些时候确实会因为动态范围问题增加漏诊风险。 P.S.: 在我所在的邵逸夫医院,大部分用到片子的地方都有电脑可以使用,所以,只在院内看的话,没有片子是没有问题的;由于电子格式携带的信息比胶片更多,医生也更愿意使用电子格式,如果去看门诊,或者做手术,是不需要准备本院内拍的片子的。只是病人不会一辈子就在同一家医院看病,在医院间无法电子互联的现况下,打印一张胶片则是当下最好的选择了。 陈力,暂时不要邀请了,在准备省属卫生单位招聘统一考试。 先说结论:如果你在这家医院做检查,那么这家医院的医生(影像科)都不看胶片,都是在电脑上看。不过不排除某些科室没有那么高灰阶对比、高亮度的显示器,会看胶片。 一般来说 CR、DR、CT、MRI 胶片在做检查的医院里面,报告医生是见不到的,见到它的只是分片子的人员,甚至在配备了自动报告打片机系统的医院,医务人员是见不到到患者手中的片子的。 医师诊断只看 PACS 系统中的片子,虽然来自多家厂商、多种设备,但是只要遵循 DICOM 格式,系统就可以读取,甚至完成一系列后处理操作。基本的窗宽窗位的调节、测值,到稍高端的二维、三维重组(这个需要性能强劲的专业图形卡,所以一般都是在扫描结束之后由图形处理器完成后上传图像)等,然后根据系统中的申请单出报告,完成报告之后保存,经由主治以上医师审核之后发到报告系统就可以了。有专人负责打印报告和分拣胶片或者自助式取片取报告机。 胶片作为一种硬 Copy,只是保存时间长,院间交流会诊时采用,因为现在中国绝大多数医院里面的 PACS 系统仅仅只是院级 PACS,远没有达到地域级、城市级甚至国家级 PACS 那么庞大。 别听他们说不兼容,现在不兼容 DICOM 格式的机器能有市场?(我还真见过淘汰了的万东的 MRI 设备,不是.dicom 格式)再不兼容,最多也就是特殊区域写了一些特殊代码,不对读片造成影响。可以看看维基百科的 DICOM,这是一种规范。 其实,从环保以及成本方面考虑,PACS 系统的扩大和规范化管理(杜绝冒用他人医保卡做检查看病等情况)要比打印胶片划算多了(一张 14*17 的胶片要 40 块左右吧),当然这些属于隐私,非病人授权不应该被查阅或者可以用于研究讨论的无信息查阅。。 医院间几台服务器,一根光纤就够了。设置方面是工程师的任务。就看以后卫计委有没有这个远见了。 ----- 最后说一个题外话。 现在医院基本医保卡对应的病人的病史过敏史检查结果等都是留存的,可以说就是一个人的健康档案,现在有试点一个城市医院共享这些信息,但是一旦推广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急救工作的开展。 但是有一种情况,就是冒用他人医保卡,会给这些信息带来各种偏差,影响诊断或用药。 之前看到过性别男诊断出来妊娠数月的,就是这种情况,出来还拍照说庸医……不能忍。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