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你可以合法地给美国大选送钱,但能不能操控政治就……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5-15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67
    赞:
    46
    美国大选中为什么会有公开的政治献金?

    [​IMG] 迦楠,600MWFireMAN

    政治献金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美国大选的结果,亦也因此会出现候选人当选之后向献金者产生政策倾斜的情况,不过这种政治大佬们光明正大进行金钱“交易”的幸福时光到了1971 年就戛然而止了。

    那一年,《联邦竞选法》出台了。(在此之前虽有多部关于限制政治献金的法规出台,但收效并不明显)

    《联邦竞选法》(包括后续的修正案)对竞选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最重要的影响是:

    1、捐款人必须实名捐款;

    2、捐款额度受到限制;

    3、竞选人和政治委员会公开竞选经费。

    我们来看看美国大选候选人的竞选资金的来源:

    一般来说,美国总统候选人在筹集竞选资金时可以有两种选择:

    一是选择公款,但是公款的花销是不得高于 8400 万美元(2008 年数据,下同,个别数据可能因手头资料不全存在较小出入);

    二是选择募捐,这就全靠个人和竞选团队的筹款能力了。

    如果选择第二种方案,那么是不是候选人可以随心所欲的筹钱了呢?

    当然不行,上面说过了,捐款额度受到了限制

    个人捐款金额上限为 2300 元,公司、工会或其他民间组织设立的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捐款金额上限为 5000 元,个人一年可以用于支持选举的金额上限为 4.7 万元。而且凡超过 200 美元的捐款都要上报联邦竞选委员会,公众可以通过网站详细追查每笔大额捐款来源。

    因此,一个军火商大佬即使想投入大笔资金资助某候选人,因为收到上述捐款上限的制约,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了。就算其发动朋友、亲戚、公司员工都来定向捐款,能筹集到的这点钱对于整个竞选所需要的经费来说是微不足道的,绝无可能达到有些人所想的可以操控选举结果的地步。

    同时,美国专门成立“联邦竞选委员会”负责竞选筹款等情况的监督。鉴于政治献金的高度敏感性,除了该委员会之外,新闻界和一些社会监督团体也在密切关注着政治捐款的来龙去脉。哦,我差点忘了还有一个更有效的监督者了:竞选对手。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钱人总能找到花钱的办法。这个办法即所谓的“软钱”。

    “软钱”就是指不受《联邦选举法》规范但又用于影响联邦选举的资金。 这种捐给政党的钱只能用于该党的基本建设和运转,而不允许用于推销某一个候选人。具体的操作方式是用这笔钱为候选人作议题广告,在广告中不提及候选人的名字,但是又推销了该候选人的政策,从而间接地搭售了这个候选人。最为重要的是:这种捐款没有金额限制

    政治献金的金主们因受到《联邦竞选法》捐款金额的限制,如同无头苍蝇般四处乱窜,空有金钱百万,却报效无门。而“软钱”的存在使貌似无瑕的蛋上稍稍裂了道缝,引得这些苍蝇拼命往里钻。2000 年的选举中,美国两党筹集的软钱达到 5 亿元。

    2002 年,国会通过《两党竞选改革法》,认定“软钱”违法,规定在预选前 30 天内或者大选前 60 天内,凡是播出提到政治候选人姓名的政治广告必须全部公开经费来源,并禁止企业财团和工会提供经费资助。

    不过到了 2007 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 2002 年《两党竞选改革法》部分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撤销其限制企业、工会和贸易团体资助特定选举广告的条款。

    2010 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做出的相关判决使得企业和团体只要不把钱直接给候选人,而是把资金用于各项支持候选人的活动上,就可以无上限的使用金钱支持选举。大量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应运而生。这些委员会可以筹集高达千万的捐款用于选举活动。

    有人说,即使法律规定的那么严格,那总会有逾越法律的暗箱操作,政治献金有上限,那政治黑金又有谁能知道。

    是的,谁也不能保证没有政治黑金存在,曾经签署《联邦竞选法》的尼克松总统,在爆出“水门事件”后,其在选举中非法接受捐款和权钱交易丑闻也被连带揭露出来,全国哗然。这件事一方面说明政治黑金如幽灵般存在,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政治黑金带来的风险实在太大了,竞选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数量不多的违规捐款操作,但是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总统候选人(包括其竞选团队)都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和名声押在一笔天知道能不能为自己争得总统宝座的黑金上。有那么多眼睛盯着,并且在美国,大额的金钱交易几乎不可能会用现金往来,一旦东窗事发,所有的当事人谁也逃不脱干系。即使当上了总统又怎样,在总统任内被弹劾下台绝对会遗臭万年,在有尼克松前车之鉴之后,谁会真的敢来担这个风险呢?当然,政治交易有多种形式,并不是权钱交易那么简单,不过这超出了我们要讨论的范围了。

    那么,是不是说,金主们可以通过“软钱”等合法手段来操控选举呢?

    也不尽然,民主是有钱人的游戏在某些角度上来讲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是谁筹钱多谁就能入主白宫。竞争过程中除了金钱的因素以外,政党认同、施政纲领、人格魅力、国家经济形势等等都会影响选举结果。一个政党如果接受了过多的大公司、大财阀、大的利益团体的捐款,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 会在某些特定群体的民众中引起反感。有些时候,大量的社会中下层民众才是选举结果的决定性力量:据 2008 年 6 月的竞选筹款记录显示,奥巴马筹款总额中有 65%的捐款是来自于小于 200 美元的小额捐款。

    我赞同 @talich 的观点:任何一个企业、财团或利益团体都无法通过政治献金来确保继位者受其操控,也不能绝对保证每一位掌权者都可以为其代言,那么保持政治生态的稳定性是其第一要务。与其让总统及其团队相信某件事一定要做(或一定不要做),不如帮助候选人并借用选举这个特大广告发布媒介让全国百姓接受自己的理念,让自己的理念变成天下大同的信念。政治的阴谋论变成大家共赢的局面岂不是更好的结果?这样无论是谁上台,民众的呼声都不得不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考虑到某团体的权重。这样看来,“肮脏”的政治献金是不是也干净了一些?

    [​IMG] talich

    为迦南补充两点

    1. 关于软钱:

    硬钱是指和选举直接相关的经费,这是受联邦选举委员会严格监管的。而党派发现,这样严格的监管让它们的全国委员会无法再向各个地方委员会导入经费,让地方委员会孤立无援,以至于发动地方党员和支持者的任务无法有效展开,党派的中央和地方关系被切断了。各级竞选的候选人也就不能指望地方党组织的支持,只能更多的依靠这些外来的 PAC 团体,势必消弱了党派自身的主导权。于是两党引入软钱的概念,就是和选举不直接相关经费。这些钱从筹款到使用,都不受监管,捐款和花钱没有额度限制,这样全国委员会就可以从财务上支持地方发动草根运动。

    软钱的引入在一开始有效的加强了党派体系,很好的应对了新的初选体系带来的竞选格局。

    但是,在 1996 年,天下大变。这一次,是民主党找到了软钱规则的漏洞,在 96 年,民主党候选人是在任总统克林顿,所以民主党发现,他们可以用软钱打围绕具体议题的政治广告,却不需要说明这是在支持克林顿竞选,因为大家都知道支持的是克林顿。结果民主党借用软钱,在初选阶段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竞选活动。

    2. 2002 年和 2010 年之间的 527 组织

    在党内软钱的路被堵了后,候选人们把注意力又放回到了外来的捐款上,于是所谓的 527 组织出现了。这些组织表面上和候选人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完全独立,因而像软钱那样不受监管,但又可以公开支持某个候选人。在 2004 年的大选中,527 组织收到了超过 5 亿捐款,因为没有额度限制,其中 25 个最慷慨的捐款者供献了超过 1/3 的款额。民主党收到这些捐款中的大半(3.5 亿),其中光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和彼得·刘易斯(Peter Lewis)就各捐了两千多万。

    2004 年大选后,联邦选举委员会认定,527 组织只要公开支持某个候选人,就要按普通政治行动委员会算,能接受的捐款额度大受限制。于是 527 组织一下子如风吹云散一般消失了大半。

    -----

    这也是一种博弈的结果。

    权就像块臭肉,钱就是苍蝇。

    美国也考虑过拒绝献金,结果是,这是不可能的。首先是随着竞选的规模增加,对资金的要求也越来越大,其次是随着政府的权力增加(一定程度也是因为经济活动的复杂度和规模增加),对企业的影响力也增加,企业不可能不努力增加自己对政策的影响。影响可以是选票,也可以是钱。对于企业,最简单的,就是钱。

    对于企业,最重要的不是政策是否向自己倾斜,而是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测性。商业活动不喜欢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作交易。因为如果今天的政府可以被你轻松搞定,它也就意味着明天政府就可能成为别人的工具,这种不确定性是企业不愿意面对的。企业最擅于的,其实是在明确的规则下,利用规则发展自己,把它玩到极致。

    对于大部分企业,在大多数时候,影响规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也就是为了保持政策的稳定。因为向来都是先有行业,再有监管。监管的出现,都是行业格局出现,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

    结果就是,在诸多竞选改革中,只有这个几乎最无争议:竞选财务透明化。因为在公开的博弈中,对所有玩家都是公平的。

    因为只有透明化,才能让当选者更负责。也让支持竞选的人,为捐款投钱的人,愿意继续捐款:你出了钱,当然希望看到有谁还捐了钱,和钱是如何被花掉的。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明确的放钱,在出现政策讨论时,也可以明确的暗示,我是出了钱的啊。只要玩家足够多,就可以形成一种制衡。事实上每个候选人接受的钱都从成百上千个地方来的时候,他是无法做出针对任何捐款者的具体承诺的。

    于是,对于企业来说,这个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冲保验,为自己在政府里找到一个接入点,可以保护自己:至少立法的时候不能光让对手得了好处,让自己亏了。

    至于你说有没有政治交易,当然是有的,那个叫默契。

    默契是个什么东西?默契就是没人会承认的东西,因为一承认,就成为明契了,就违法了。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