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有些谣言,骗到的就是读书不少的人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5-15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67
    赞:
    46
    为什么有的人学历不低,却轻信一些很显而易见的伪科学呢?

    [​IMG] 孙亚飞,分子美食家

    对一个三岁小孩子讲地球绕着太阳转,他八成也会回应这是“伪科学”,前提是他懂得说“伪科学”这个词——绝大多数人在三四岁时连地球的概念都建立不起来,更别说什么叫相对运动了。

    初中生认为酵素、胶原蛋白是伪科学,未必是他理解有关这些东西的过度宣传中有哪些违背了基本事实,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没有建立起完整概念。

    个人经验而言,高中直到本科的前一两年,是最容易接受伪科学的时期,因为知识体系趋于完整,无论各地高考形式如何,除了语数英这三门外,都会学习理化生政史地,但各学科的学习都非常肤浅,所以接触一些新的概念会产生很多联想,只不过很多都是错的!

    举些例子说明吧:

    千滚水

    跟一个小孩儿说千滚水不能喝,他未必会信,他想的或许是:水里不就这些东西吗,煮一次和煮一千次能有什么差别;但高中时代,很多课外教材都说了这个问题,我参加化学竞赛时也遇到培训题中要求解释为什么千滚水不能喝,当时很多人就留下印象:千滚水含亚硝酸盐,所以不能喝;绝大多数高中毕业以后就再也不碰化学了,对于什么水里含亚硝酸盐之类的模糊概念也就定型了。假如有幸(这里有幸=不幸)选择了化学专业,学了分析化学与无机化学后,再听到这样的说法就很容易去质疑这个问题,因为疑点实在太多了:有多少硝酸盐会因为加热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到底多大程度会引起病变?……这不是说我们高中的知识都是 shit,当时只不过是把问题简化了,出现一些啼笑皆非的结论;其实这个话题只是想说明硝酸盐反复加热可以产生亚硝酸盐。不仅化学,物理和生物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生活知识点被阉割了,深入学习时才能发现这些是“谣言”。

    小分子水

    千滚水是个很粗浅的例子,我们再来一个进阶版的水,也更好理解营销的效果。

    如果只学过初中化学,绝对不会相信什么小分子水——水分子就是 H2O,没有大小。

    问题就在于,当学过氢键之后,就有可能接受这个概念。高中化学有一个知识点,为什么水比乙醇的沸点高,而乙醇的沸点又比乙醚高,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氢键,所以水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强,如同很多分子结合在一起,统计分子量其实远大于 18。这个时候有人开始讲:水分子如果结合得太多,就会产生很大的团簇,体积太大,细胞需要更多能量才能把他们打碎然后吸收;只有小分子团的水,最好是六分子结合在一起的水才是人体最易吸收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文献阅读以及相关的专业概念,就算自己不信,也说不上什么理由,更不可能说服别人不信,无非是凭感觉。

    酵素与胶原蛋白

    如果真的像题主所说初中生就能辨识,那不妨试试用初中知识解释一下,或者,就用初中知识说明一下这两种物质分别是什么?所以,辨识有两种境界:凭感觉与理性,前者不算真正意义的辨识,一旦以后接触了更多知识以后,还是可能会着道儿。

    其实,不应该去嘲笑那些轻信伪科学理论的人,即使是真的懂也不应该这么做——任何人的知识体系都不足以抵御所有伪科学。他们或许辨识不了酵素,但他们或许能看得出股市里骗局,抑或可以轻松地辨识唐伯虎画的真伪,术业有专攻而已。

    前辈们总说,写作一定要切题,与题目无关不要讲;这个回答不是辟谣啊,所以举的例子真伪不是讨论的核心啊,不过评论里都在纠结于此,干脆补充了:

    1、千滚水的亚硝酸盐浓度上升是有上限的,很多人都做过这方面的检测,详细内容请见:

    【千滚水】其实远没那么可怕

    如果不敢喝千滚水,那么日常生活中很多食物,尤其是蔬菜都要忌口了,所以结论是可以放心喝;

    2、小分子水

    小分子团簇的概念存在,但跟健康无关,详细请点链接:

    科学松鼠会

    所以这是个非常典型的逻辑链缺失的营销案例;

    3、酵素

    如果换成国内常用的翻译词汇“酶”来做营销,这玩意儿根本火不起来,因为民众会想:酶?不就是洗衣粉里的蓝色粉末吗(感谢某洗衣粉品牌友情赞助)?科学松鼠会

    至于酶的效果,人体中的各种蛋白酶先把这些外来的酶都分解了,所以这也是逻辑链缺失的案例;

    4、胶原蛋白

    还是逻辑链的问题,有概念,有似是而非的推导,有结论,但推导过程没有依据;

    科学松鼠会

    说的这儿,我们不得不说起那个经典案例:统计发现,溺死人数与冰激凌销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这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天气热了,所以两者都会上升;如果要卖冰激凌竞争产品,便可以采用“冰激凌导致溺死”的逻辑关系——这个逻辑错误显而易见。

    以上这些案例:小分子水、酵素、胶原蛋白也都是这样的毛病,只不过掩藏得更深罢了。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