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即便不赌钱,澳门也有很多好玩的(多图)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6-16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86
    赞:
    46
    如果不赌钱,澳门有什么好玩的?

    [​IMG] 黎梓杰

    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去澳门,是跟着大人去的,当时最大感受就只是:赌场我进不去,购物又很无聊,大三巴好多人。所以在好长一段时间里对这个特别行政区的感觉并不好,觉得挺无趣的。

    后来在珠海读过两年大学,学校毗邻拱北口岸,也多了不少深度游澳门的机会。窃以为,澳门这个地方只有在抛除赌博、抛除购物、抛除大众景点的条件下,才能慢慢挖掘出她的美。因此本文避开一切赌场,也避开大三巴、新马路、渔人码头、旅游塔等等众所周知的地标,来谈一下相对不算太多人流、个人亦觉得挺有意思的地方。

    不以堂区的划分方法,单以原始的一个半岛、两个离岛的地域概念而论,澳门分为本岛、氹仔、路环三个地方。而经过连年填海,路氹已几近浑然一体,称为路氹城,威尼斯人酒店、澳门科技大学都位于这个地理范畴上。

    一、本岛:本岛的官方称呼为澳门半岛,而一个形容地少路窄的民间称呼为澳门街。澳门半岛北接珠海拱北,南与氹仔隔海相望,东与香港大屿山隔着珠江入海口,西与珠海湾仔隔海湾对望。作为澳门历史城区,这里拥有众多老街,这里我将略去赌场聚集区及大三巴一带的街道,单以本岛西部的一些地域来介绍。

    (1)妈阁庙:澳门外文名之起源,源于澳门半岛西南角的妈阁庙。当年葡萄牙人登陆澳门时于此地问路,本地人答曰“妈阁”,因此音译得名“Macau”或“Macao”,更发展到后来粤语音译的“马交”。妈阁庙供奉妈祖,从明朝建庙至今已有五百余年,乃澳门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此处既是往昔沿海人民寻求平安、庇佑的信仰寄托之地,也是澳门接触外面世界的最早的窗口。旁边有澳门海事博物馆,而眺望到大陆的对岸则是珠海市香洲区的湾仔,上一次去的时候看到那边在不停地建高楼。

    [​IMG]

    (2)妈阁斜巷:沿着妈祖阁旁边的上坡路走,那里便是妈阁斜巷。值得一提的是,据说此处为当年澳门古城墙(已拆毁)的一段,因此这段半山上的斜巷又命名为“万里长城”,甚至连路牌上也保留了这个称呼(如下图),因此显得相当有趣。

    [​IMG]

    而在斜巷边上亦有因“万里长城”而得名的公寓“长城大厦”。如同澳门众多道路一样,妈阁斜巷比较狭窄,是单行道,一旦遇上等红灯,就会出现下图中车从山脚排到半山腰一动不动、连“万里长城”都塞车的景象。

    [​IMG]

    沿着妈阁斜坡向高处走,沿途会经过港务局大楼、亚婆井前地及郑家大屋。值得一提的是,郑家大屋是祖籍香山县的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的故居,其代表作《盛世危言》正是在事业受挫后隐居澳门,在郑家大屋中完成的。

    (3)西望洋及主教府:东西望洋是澳门这个临海小地方的两座山峰,无数人因东望洋灯塔和澳门格林披治而熟知东望洋山(我尚未踏足,已列入日后必去名单),而沿着妈阁斜巷上去便是西望洋山,西望洋的山顶,便是主教府,因此西望洋山亦称主教山。

    [​IMG]

    在主教府前,可以眺望到澳门旅游塔以及连接本岛与氹仔的三座修长的大桥,也能看到新旧葡京一带的赌场聚集区及许多老街。幸运的话,还能看到不少基督教徒在此处聚会。

    [​IMG]

    (4)民国街凶宅:在妈阁庙不远处的西湾湖畔,有一个叫半边橙的地方。名字改得很随便的感觉,据说是因为那儿的形状像半边橙。

    [​IMG]

    上次跟同学走到半边橙那一带,碰到了一个上半山的入口。出于好奇,我们就顺着入口走进去了。

    [​IMG]

    走上去一段路后,发现了那里好几间都是空无一人、破破落落的旧别墅。

    [​IMG]

    墙体斑斑驳驳,有一幢别墅的外墙还渗透出血红色。我吓唬我的同学说你信不信这是鬼屋。

    [​IMG]

    这条人去楼空的道路叫民国街。虽然我比较大胆,但在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后也跟同学离开这里了。

    后来同学的男朋友(澳门本地人)说,那几幢废弃的还真是有名的凶宅。据说那个上山后曾经封过,但现在没封路是因为屋主说要经那条路回家。然后同学还问我一句:“你看看你的照片里有没有拍到什么东西?”

    二、氹仔:古称“潭仔”,其外文名Taipa据说得名于闽南话中的“氹仔”。位置处于本岛以南,路环以北,恰好是澳门地理位置上的中间地带。氹仔自身本是一个离岛,以嘉乐庇总督大桥(俗称澳氹大桥,如今一般情况下仅限巴士和行人通行)、友谊大桥(又称新大桥,澳氹大桥与之相对为“旧大桥”)以及西湾大桥这三条大桥与本岛相接;南端本来与路环隔海相望,但如上文所述,经过不断填海,两个岛屿的间隙已然成为陆地。

    (1)龙环葡韵:“龙环”是氹仔岛上一个古老地名“龙头环”的别称,“葡韵”指葡萄牙式的建筑风格。而整个龙环葡韵景区,以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为主体,还包括嘉模教堂(氹仔行政区划即为嘉模堂区)、氹仔图书馆(用途已改作婚姻注册处)、氹仔市政花园和十字花园在内。作为主体的那五栋翠绿色葡式住宅如今已成为博物馆,包括土生葡人之家、海岛之家等,展示着澳门及土生葡人的过去。

    [​IMG]

    而在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的前面,是一片湖,名曰望德圣母湾——如同名字一样,以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湾,在数十年的填海后,这里变成了一片红树林湿地。随着路氹城填海工程的日渐扩张,这里的红树林经已枯毁,只能偶尔看到少数珍稀鸟类在湖的周遭出没。

    (2)官也街:官也街因炬记(独特之处在于只在港澳开店,大陆不设店)、晃记(独特之处在于有且仅有这一家店)等专卖澳门手信的饼家而闻名,因此游客众多,并不小众。

    [​IMG]

    官也街的具体情况其他答案也有提及,这里不赘述了,就说一下官也街一带的氹仔老城区的街道上也有一些不错的觅食好地方,比较接地气的有大利来记餐厅,招牌是限量供应的猪扒包;还有蛋糕店 UTAMA,那里的彩虹蛋糕出品很不错;此外还有一些葡国菜馆,比较知名的有小飞象葡国餐厅。

    [​IMG]

    咸鱼白菜各有所爱,其余好吃的可以自己多去发掘。

    [​IMG]

    (3)高校:氹仔算是整个澳门里面高校人文氛围最集中的地方,在澳门排名前列的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都属于氹仔的地域。澳大我尚未涉足,眺望时看到是处于毗邻海岸的一处山顶。而由于有几位同学在澳科大就读,因此去参观了这所被不少娱乐城(赌场、购物、酒店于一体)环绕的高校。澳科大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这里仿佛是一个内地大学设在澳门的分校区,因为学校基本全是面对内地招生,因此校园里很多都是普通话交流,包括饭堂阿姨、校内商店的售货员也是讲着国语,国语使用率像极了内地的高校。澳科大留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校内的足球场,第一眼看就直觉得硬件配置很赞。同学一说才知道,原来这是东亚运动会足球赛事的举办地。

    [​IMG]

    值得一提的是,澳门大学在地广人稀的珠海横琴兴建了几倍于老校面积的新校区,目前已投入使用。我曾经沿着澳大新校区的外围走过,看到学校的外墙上还加设有一道铁丝网墙围绕,更有一个两三层楼高的岗亭,上有哨兵把守,似乎是想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严格分隔开。这片处于中国大陆地界的新校区的网络不受 GFW 限制,据说现在已经相当于划分给澳门氹仔了。

    [​IMG]

    在氹仔部分的尾巴奉上一张玩票的照片,从银河娱乐城开往关闸的穿梭巴士停在这个位置时刚想拍张照,结果,车突然开了……我拍到了一片真正的银河系。

    三、路环。其外文名为Coloane,译自路环岛古称“过路湾”的粤语谐音。路环处于澳门最南端,同氹仔一样,在大面积填海之前也是一个离岛,面向着汪洋的南中国海。(我在另一个回答国内有哪些尚未被过度开发的景点值得一去? - 黎梓杰的回答当中侧重介绍路环)

    路环这个地方是澳门中的异类,因为整个路环地界里都没有一个赌场。对比起本岛、氹仔的繁嚣,这里闲适、静谧,还带着些许文艺,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IMG]

    而路环的异类还表现在,因为开发程度相对较低,澳门的郊野公园、监狱、坟场、警察学校、保安部队射击场、垃圾焚化站诸如此类的比较非澳门主流的区位设置,都聚集在路环。

    路环算是整个澳门里面我比较钟爱的一部分,值得我们用脚步去沿着海岸线走大半天,因此这里我不再分点叙述,直接按照旅途的时间空间迁移。倘若打算当天往返游路环和大陆的话,建议从过关人数较少、距离也更近路环(最大缺点就是离珠海市区有点远)的横琴口岸过去,坐车过了莲花大桥就到达填出来的路氹城,一转巴士就很快到路环市区了。

    [​IMG]

    抵达路环市区后,你会顷刻有一种别样清新的感觉。下车后不远处,就能看到路环的地标之一——安德鲁蛋挞总店。这里是澳门葡挞的起源,最为正宗,味道更是赞极了。葡挞价格大概是 8mop 一个的样子,念念不忘到光看到图片都会流口水。

    [​IMG]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安德鲁作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一直以来都窝在低矮旧屋里的总店却没有作出任何的扩建或腾出别的什么地方,顾客来买了蛋挞后也只能打包带走吃。因为店面不大,也没有设置给顾客的枱凳,排队人多的时候甚至狭窄得连转个身都会感到空间匮乏。

    而我有次在安德鲁的威尼斯人分店连吃了几个葡挞后,却发现怎么也吃不出在总店所感受到的那种味道。

    [​IMG]

    沿着海岸线走,首先能够望到对岸的横琴客运码头,而屋宇聚集的地方就是横琴镇区了。在路环这边的埠头上有一块刻着“南无阿弥陀佛”的小石碑,估计这里曾因为海难而失去过不少生命。

    [​IMG]

    再走过一点,就到了路环另一个地标圣方济各堂,教堂的建筑风格颇有特色。顺带提一下,按照澳门的堂区划分,路环岛所处的行政区划即是圣方济各堂区。

    当清末澳门半岛在烦着被割让殖民的事儿时,相对偏僻的路环这边却还在为海盗的滋扰而头痛。圣方济各堂前的这个纪念碑,正是纪念葡萄牙人于 1910 年成功击退海盗的一役。

    [​IMG]

    沿着海岸线继续走,便到了路环图书馆一带。这里最初是路环公局市立学校,八十年代时改作图书馆,不知不觉这座单层葡式建筑已经矗立在此处一个世纪了。

    那天路过的时候并没有开馆,只看到图书馆门前凳子上的被褥正在慵懒地晒着太阳。

    [​IMG]

    走啊走,可以穿过横街窄巷去路环的民居和人文古迹去看看。下图是路环的造船分会,上面还有个又红又专的五角星,而造船业也算是路环旧时的重要产业之一(路环岛的北端至今仍保留有旧船厂、旧码头的棚屋区)。

    [​IMG]

    而穿过去看到造船分会的这条小巷,名曰美女巷。不知道往前这里是不是许多美女穿街过巷,如今来到此地却只能见到比较多的老婆婆,也许是因为美女们都老了吧。

    [​IMG]

    在横街窄巷里面继续走,就可以看到一些很奇幻的房子,譬如外墙是一片红通通的,

    [​IMG]

    又譬如墙体上被植物包围的,so fantastic!

    [​IMG]

    再走一段路,路环的两座古庙——天后庙与谭公庙依次映入眼帘。天后庙性质类似于前文提到的妈阁庙,都是供奉妈祖,这里不赘述,来谈一谈相对少人知道的谭公庙。

    [​IMG]

    天后庙转出去走一段路,沿谭公庙前地来到海边,便能看到谭公庙。谭公,原名谭仙,乃元朝人,童年时在广东惠东地区做过牧童,十二岁时得道,成年后在惠州九龙山修行,死后曾多次化身为小孩显灵,帮助渔家,被视为渔家保护神,受其香火供奉。比起大名鼎鼎的妈祖林默,他的名字鲜为人知。

    [​IMG]

    走过谭公庙,便能看到依旧与西边横琴相隔的一片海。而你所身处的这条临海的道路,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十月初五马路。延伸一下,在本岛西部有一条十月初五日街,如果从小看 TVB 长大的,就会不禁想起薛家燕、张智霖、佘诗曼主演的那部《十月初五的月光》。

    [​IMG]

    绕回谭公庙前地走上坡,走着走着便是保安部队射击场了,旁边是一些被人遗弃的废旧巴士。那段路会令你所处的海拔越来越高,多走两步,就能看到阴气重重的澳门坟场了。匆匆走过那里的时候,我的眼角余光瞄到了漫山的墓地。

    我曾经在傍晚时分从对岸的横琴望过来,入夜后海岸这边的路环只有零零星星的一点灯火。

    [​IMG]

    走过坟场后,便是一片郊野林荫道路。漫步于其间,感受着植被的环绕、动物的鸣叫,你会感觉自己置身于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境地,骤然忘了这里是赌城澳门的地界。

    [​IMG]

    顺着一片让你感到远离喧嚣的景致中行走,午后的阳光从树冠的间隙处洒下来,有点情怀也有点热。走着走着,踏进乡村马路,你便从路环岛的西海岸走到了南面,而你面前望不到边际的那一片汪洋,正是南中国海。

    [​IMG]

    我们走下山坡 ,走到阶梯尽头的一块岩石坐下。海风迎面吹来,心生快意,与方才行走于山林之间又是不同的一番滋味。

    当我们坐在澳门境内的最南端,面朝大海,脚下是一片海浪拍打着的礁石,耳畔是沁人心脾的风声,很容易让失恋的被催结婚生子的找不到工作的被上司压住的 deadline 缠身却跑去玩的人在那么一个瞬间忘却了所有的烦忧。

    [​IMG]

    对着海边的半山上是一幢幢的别墅,地段极赞,估价不菲。外墙看上去有点老旧了,但明显比西湾湖畔民国街的凶宅有人气多了。其中一幢别墅还养了许多狗,一直在吠,但并不妨碍周遭的风光有多么的美好。

    我们一路走到了竹湾,走下山去踩在沙滩上,看到晒着日光浴的外国人,戏着水的父女,还有捡着不知道什么贝类的老太婆。我们还想继续徒步去东海岸的黑沙滩,但毕竟奔波了大半天太累了,只想找个地方好好坐下来,什么都不想。

    这一刻风和日丽,好像脑海中所有不顺心的事情都会被忘掉,或者说都会被禁止进入到路环这一片乐土当中。所以我深爱着这里。

    以上。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