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在城市里大量使用电动公交车? 匿名用户 行业内的从业者来说说我的理解吧。 纯电动汽车不能大量推广的三个原因:技术不成熟 + 购置成本高 + 利益分配 一、先说推广的目的,现状。 目的:众所周知的是国家现在的汽车战略是想通过电动汽车实现中国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车,为什么这么急迫的想突破?原因很简单呀:能源危机。2013 年中国的石油自给能力已经降到 45%以内了。 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 61%以内的高水平。有机构甚至做出预测,中国有望于 2017 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2013 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报告)称,2013 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 58.1%和 31.6%,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 60% “石油人民币”崛起? 现状:国家处于能源安全考虑这几年正在努力推广电动汽车,所以从大的层面上来说,电动汽车,公交车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但是推广电动汽车不是那么容易的说,先看看国家政策 财政部:中国 2013-2015 年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新能源汽车政策汇总 国家政策那么好,各个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响应,承诺每年增加多少车种种,国家目标是 2015 年达到 50 万辆呀,现在才有多少?各个车厂也是竞争激烈,大干快上,质量得不到最好的保证。这种模式难以大密度,大批量推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公交公司没有那么多的钱买那么多电动大巴。【购置成本高】 传统 12 米公交车才 40-60 万,18 米的大概 100-150 万(18 米车用的连接绞盘很贵的,都是买的德国的至少要 20-30 万吧)。一辆 12 米纯电动动辄 100-200 万,虽然国家有补助 50 万,但是由于电池的寿命问题,这种公交车在现实条件下会在 5 年内更换动力电池,这个成本(保守估计至少要高于购置成本的五分之一)也是很吓人的,公交怎敢冒这个风险把传统车大批量的替换掉? B:电动大巴“故障率高”,维护保养频繁会耽误公交的运营。【技术不成熟】 现在的纯电动大巴技术瓶颈不是电驱系统,也不是电控系统,而是电池及其管理器 BMS。 电池的能量密度还不足以让汽车跑几百公里,电池的 BMS 管理系统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好,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这就是为啥特斯拉牛逼的地方。 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还达不到城市公交这种大客户的使用要求,一般城市公交每台车每天的运营里程在 200-300 公里,出勤率是 95%左右,一年至少 355 天在出勤。现在的电池技术水平能保证公交每天充一次电就能跑完整天的运营量的车几乎就没有,除非你把车都装电池不装人,公交就需要跑一趟充会电或者换电。这样下来他的运营效率就不如传统车,原来一台车完成的运营量,现在要两台车或者三台了所以公交为了运营效率不会冒然批量采购纯电动汽车的。 C: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纯电动虽然不用油,但是需要充电,充电站的建设用地涉及国家国土资源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用电又涉及到国家电网等部门。 首先是公交方面的利益。 换成纯电动公交后公交最大的损失是没了油补。电动公交不烧油,但是传统公交的油钱的是国家拨款的,用掉多少油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换成公交以后他们没有了油补,这个对公交来说是很要命的。 其次是电力部门的利益。电力部门要给公交建充电桩,这涉及到土地审批,电线铺设,充电设备的投资等等事项。某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充电站的投入使用往后无限期推迟。 剩下的国土部门,规划部门等等的利益我就不多说了。 希望有帮助。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