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几分钟就能看完的简明经济学科史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7-03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86
    赞:
    46
    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简明历史是怎样的?

    [​IMG] 剑桥桥头

    1776 年古典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通常认为诞生于 1776 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亚当斯密描述了一系列关于人的选择行为,以及众多选择集合起来所造成的市场行为。而其中很多现象的描述实质为心理学的现象。这些成就造就了古典经济 (Classical Economics)。

    1930 年代新古典经济学

    此后,众多经济学流派互相争鸣。Edgeworth,Ramsey,Fisher 等学者引入效用(utility),偏好(hedonimeter,快乐测量仪)等概念来解释个体的选择行为。Keynes 则运用消费者行为中的规范性作为出发点,提出一系列宏观调控经济波动的理论和措施。自 1930 年代启,一系列经济学家(e.g. Samuelson, Arrow, Debreu)开始引入数学模型来计算市场中的消费者行为。数学的引入一个最重要的结果是使得经济学可以完全无视消费者在做选择时的心理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由新古典经济学家 Samuelson 和 Houthakker 提出的: 个体做选择时候有显示偏好 (revealed preference theory) - 如果你在情况 1 时, 在 A 和 B 中购买 A, 而你在另一个情况时, 面对 A 和 B 的选择时候也会选 A。

    之后的经济学家, 大多专注于修补完善 revealed preference theory 并发展出: (1) 期望效用理论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von Neumann & Morgenstern) - 对不确定的选项加上已知的概率. (2) 主观 / 个人的期望效用理论 subjective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Savage). (3) 时间减损效用理论 discounted utility theory - 随着时间增长, 效用逐步降低. 在改进了的效用理论基础上, "需求"概念也正式在经济学上确立 - Arrow-Debreu theory of competitive general equilibrium 提出一套供给和需求来调节价格和数量动态系统. 这一理论给政策指定带来重大影响, 比如: 对游艇加重税可能会导致游艇制造厂所在的地方犯罪率上升, 因为这会导致游艇制造业产生大量失业人员.

    1950 年代数学更多被运用在经济学中

    至此, 经济学理论与数学逐渐结合, 并给现实中的规章制度, 政策的指定提出很多经济角度的建议. 但是正如 Milton Friedman 提出的, 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似然" ("as if" approach) 的方法上. 数学的方法假设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为了最大化效用, 好似人人心中都存有一个效用公式. 虽然如此, Friedman 于 1950 年代发表的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中指出了这些潜在的问题, 但依然坚信, 这些数学的计算即使是有问题的, 他们推导出的结果仍然可以非常接近现实. Friedman 的文章给予经济学家过多的自信, 以至于很多明显违反理性假设 (rational-choice principle: maximization of utility) 的行为被完全忽视.

    1953 年问题与分歧

    此后重要的一个经济史上的趣闻发生在 1953 年, 法国经济学家 Maurice Allais [1] 设计了一系列成对的选项. 这些选项运用之前"可靠的"显示偏好理论 (revealed preference theory) 解释时, 得出的结果却违反了该理论的前提假设, 这些选项被成为 Allais 悖论. 在法国的一次学术会议上, Savage (前面提出 subjective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的) 自己推导出违反自己理论的结果.

    至此, 经济学界逐渐发展出 2 条不同的道路以解释 Allais 悖论.

    1. 行为经济学 (另辟蹊径还是回归本质?): 为了更好解释 Allais 悖论, Allais & Ellsberg 于 1961 年提出经济学理论应该更符合现实. 应该回归到经济学创始时, 正如亚当斯密在观察社会现象时, 对市场产于者心理的洞察, 以及作出最后选择背后的心理解释. 更多参考 Uchitelle (2001) 在 NYT 发表的文章 Following the money but also the mind [2]

    2. 新古典经济学 (太小了看不见!): 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显然对自己的数学模型仍然坚信不移, 只认为在特殊个别情况下, 这些模型才会失效.

    1970 年代更多对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

    更多对原有数学假设不严谨, 不全面的批评声音从心理学, 认知科学中喷发.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 Herbert Simon 提出的有限理性 (bounded rationality): 人类并不会永远选择或者计算出最大效用的方案.

    另外, Daniel Kahneman & Amos Tversky 对人类评判和抉择的一系列心理学实验也否认了经典的期望效用理论. 近年来热卖的 Dan Ariely 的"怪诞心理学"可以说是他们研究的一个在大众读物中的延续. 比如, 框架效应 (framing effect): 一个多项的选择, 其结果可能并不单单由价格来决定. 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翻 Dan 很火的那个 TedTalk (Dan Ariely: Are we in control of our own decisions?).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 这一群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称呼自己为行为经济学家 (behavioral economists): 他们相信通过更深的了解, 融入心理学, 可以达到完善原有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人类行为模型的目的.

    2000 年行为经济学大发展

    Kahneman 和 Tversky 以及其后的行为经济学家们通过引入心理学实验, 修改了原来的期望效用模型 (例如, 引入 reference-dependence, heuristics, theory of social preferences). 他们的目标是最终得到一个更完善的数学模型. 而这些新的理论发展以及理论的实践测验已经成为现代行为经济学的前沿.

    未来?

    如今行为经济学仍然算不上主流经济学派, 但是我想未来的经济学必将更深地研究个体行为背后的秘密. 正如, 27 岁就受雇于 MIT 的行为经济学家 Mullainathan 所言: "I would love to see how Alan Greenspan would behave 80 years from now, when economics is much more behavioral. We cannot know, of course. But one thing we do know: 80 years from now he would behave differently than he is behaving today, and that is kind of cool."

    -------------

    Notes

    [1] Allais, M., 1953. Le comportment de l’homme rationnel devant le risque´: critique des postulates et axioms de l’ecole americaine. Econometrica. 21, 503546.

    [2] Uchitelle, 2001. Following the Money, but Also the Mind. New York Times.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