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傻,研究创伤心理学的研究生 一段依恋关系的建立,就意味着这段关系有其终点。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这是每个人的天命,我们都无法逃避。 亲友的离去,无论何种意义的离开,离开我们还是离开世界,对我们内心来说都是一种丧失。一段依恋关系的结束和丧失,带给我们失落和哀伤。 前些天去注册系统大会听督导案例,是一个由于关系丧失导致的长期抑郁情绪,案主的内心永远停留在了那段关系里,无法抽离。这种丧失的体验让人产生了情结,内心深处停留在了当初,永久的等待故人的回来,无法正常地继续自己的生活。 所以,今天想谈一谈面对我们生命中的丧失,如何去面对我们的哀伤。 面对生命中的诸多丧失,你会有哪些反应和感受? 情绪上,你可能会悲伤、痛苦、愤怒、内疚。 内疚:为什么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没有好好对他。他走的时候我都没有和他告别,他就再也没有回来。 愤怒:老天为什么如此不公,这样的事情怎么就发生在我们身上了。 悲伤痛苦:我再也见不到他了,想到就很难过。 认知上,你可能会否认不相信事实、自责、反刍。 否认:我觉得他会回心转意的。我感觉他没走,他一直还在我身边。 反刍(反复的不能停止的思考):反复想起他最后离开的身影,他决绝地背影,梦里也会出现他转身离开。 自责:我要是能够 XX,说不定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行为上,你可能会回避、退缩。 回避:当时我们认识的地方,我们常去的小店,再也不敢去了。 退缩:我想一个人静静。 生理反应上,可能出现失眠噩梦,食欲下降,感觉到不安全担心悲剧重演而心率不正常等。 欧文亚隆强调「普遍存在性」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我们要理解,以上反应,是我们作为一个有情感的正常人,面对生命中重大丧失的时候,最正常的反应。就像我们不能逃避自己一天天变老一样,我们也无法逃避上述知情意的反应。 但是同样,我们个体之间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有各自的差异所在。 所以,不同的人在经历丧失后的反应都是完全一样的吗? 研究表明:15-50%的人的哀伤反应能在 1 年内自行缓解,85%的人在 2 年内哀伤反应能缓解,约有 15%的人发展成为延长的哀伤反应(Bonanno & Kaltman, 2001)。 有研究者认为,当面对丧失,个体持续出现分离痛苦和创伤痛苦,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持续超过 6 个月,就需要重视,临床上可以以「延长哀伤障碍」 (Prolonged Grief Disorder)诊断(Prigerson, 1995)。 所以,这启示我们: 一方面,我们相信每个人具有自我治愈力,分离是痛苦的,最初我们痛苦的情绪出来的时候我们大可不必压抑它们,让自己充分地悲伤。相信我们自己复原的能力,因为大多数人都可以从中走出来。 另一方面,如 Bonanno 和 Kaltman(2001)所提到的,一小部分人会持续地在哀伤中无法走出来。研究发现,如果不及时治疗,这会给个体带来持久的伤害(Prigerson et al., 2008)。 Worden(1991)提出了哀伤辅导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经历哀伤的过程分四个阶段: 接受丧失:去接受依恋对象已经离开的事实。可以通过告知当事人,邀请当事人去采用他熟悉和能够接受的仪式去哀悼,提供当事人去表达想法和感受的机会,也增强其获得的社会支持,让当事人在仪式中去看到事实,而不总是停留在否认和不相信的幻想里。 经历痛苦:帮助当事人去表达情感,给自己时间去充分的哀伤。我们安慰别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你会变好的」、「一切都会结束的」、「坚强点」。这些是我听过最糟糕的安慰。我们需要去充分表达哀伤,而不是去「节哀」。 重新适应:这个阶段很困难,我们需要从丧失中看到新的可能性,看到这对我们以后生命的意义,去主动思考失去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然后帮助当事人在失去他的情况下继续生活。 重建关系:在情感上重新定位逝者在心目中的位置。内心可以留有其位置,但依然继续生活。“悲伤的结束不在于切断与逝者的联系,而在于以不同于生前的方式在内心‘安置’逝者”。 Stroebe(2005)提出了哀伤的双过程模型: 当面我们面对丧失,我们的生活会是这样子: 有些人在失去故人之后会这样说:白天我可以很好,正常的上班工作,有时候我还能特别努力去工作,觉得冥冥中他似乎给予了我力量,让我去更加努力地生活和工作;但是每当夜幕降临,我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们曾经的画面,那些美好的点点滴滴都会像放电影一样自然地在脑海中上演,挥之不去,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我一个人在房间发呆,回忆那些往事,眼流满面。 这就是双过程模型的一种描述。我们会在恢复导向和丧失导向的状态里继续我们每天的生活。这种在两种状态中来回摆动的状态是我们正常适应功能的一部分。一旦如果我们倒向一边,一直处于丧失导向或恢复导向,都会有问题。 长期的丧失导向会处于长期的哀伤中,我们无法正常的运转我们的社会功能。 长期的恢复导向就像我们一开始把自己的情绪全部压抑住了,我们没有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去充分的悲伤。很可能会出现延迟的哀伤障碍和一些躯体症状。 所以综上所述,哀伤辅导的一个过程就是让每一个经历丧失的人处于一个正常的哀伤过程中,发挥个体的自我治愈力,逐步慢慢恢复。 整个过程是:开始接受事实→表达感受、充分悲伤→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上的各种症状的出现→接纳这些症状、感受它们、和它们相处、去理解这些症状以及原因→恢复期,去重建和故人的关系,在内心里重新安置其位置。好好地和他说再见→继续新生活。 在这整个过程里,我们可能不断出现恢复的力量和表现,也总是出现哀伤的感受和丧失的痛苦,我们会在这两者之间来回摆动,每一种感受都是正常的。 初中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就告诉我们:「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至今仍然记得他说这句话时,神秘而又略带悲伤的神情。的确,我们不断在人生旅程上前行,有些人是匆匆过客,而有些人会在我们的自传里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然后决绝地消失踪影。那些踪迹狠狠地留在每一页纸上,我们无法撕掉,也不想这么做。只是翻开新的一页时,我们需要好好地和过去说一声再见。 ——————————————— 发自知乎专栏「心理学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