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7 月 23 日,NASA 宣布发现 Kepler-452b 意味着什么? 胡晓,搞天文的军事杂家 PS:看到不少网友想知道 Borucki 爷爷的故事,2012 年底 Discover Magzine 曾经对他做过一次专访,果壳曾有一篇很不错的编译稿,我觉得我写起来肯定没这个好: Planet Hunter (英文) 送望远镜上天,去寻找外星行星! (果壳) 这次发现中最主要的一个是:目前发现的第一颗围绕类似太阳恒星的,处于宜居带的质量比较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编号 Kepler452b(b 代表是这个系统中距离主恒星最近的行星)。也就是说,这是目前最接近日 - 地系统的系外行星系统。 一同发布的还有 500+ 的行星候选者(planet candidate,就是粗看跟行星的观测数据很像,但需要进一步确认的),其中有 11 颗都很可能是位于宜居带的半径在 1 到 2 倍地球半径的行星。 因为是 Kepler 的数据,所以这个系统位于天鹅座,距离我们大约 1200 光年(感谢评论中有人指出错误,应为 1400 光年) 。直接去是不太可能了,不过距离我们最近的系外行星就位于三体世界:半人马座 是一个三星系统,中文名南门二,2012 年的一篇文章表明,其中的 B 星基本确认有一颗行星。这颗行星距离主恒星只有 0.04 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三天多一点,表面温度超过一千摄氏度,所以差不多常年处在类似“三日凌空”的温度,相比之下,这次发现的 452b 处在一个温和得多的环境中。 只能说 NASA 的确越来越善于搞个大新闻了,数据第一次发布之前就把渲染图做好了:这个图倒是挺准确,这颗行星围绕的恒星 Kepler452(注意没有 b)比太阳大一点,老一点(年龄 60 亿年),这颗行星直径比地球大约 60%,质量大约是地球的 5 倍。 最上面是早先发现的 Kepler-186 系统,中间就是这次的 Kepler-452b,最下方是太阳系。绿色宽圆环代表这颗恒星的宜居带。这次的恒星因为比较亮,所以宜居带也比较宽,而 452b 的跟地球差不多,都位于宜居带靠内的位置,周期只比地球长一点,385 天。 Kepler 探测行星的方法听起来非常简单粗暴:行星轨道若处于恒星视线附近就会产生遮挡,如果能探测出周期性的亮度变化就可以得到行星的周期(在排除其他可能性的情况下)和行星相对恒星的大小。如果有多颗行星,它们之间的微扰会导致凌星周期的变化,利用这一点在加上一些动力学计算 / 模拟,可以更好地约束它们的轨道参数,甚至推出未发现的行星。 很容易看出的是,凌星法需要长周期的持续观测,但地面上由于天气变化,很难提供一个稳定的亮度数据,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上太空。2009 年,Kepler 发射,目前为止,它一共给我们贡献了超过 1000 颗确认的系外行星! 这六年时间里,Kepler 在绕日轨道上始终指向天鹅座附近的天区。而在每个观测周期内(长达数月),Kepler 的指向精度是 sub-pixel 级别:每颗恒星始终位于同一颗像素上!直到 2013 年八月,三颗陀螺仪(记错了,实际应该是调整姿态的反作用轮)中有一颗故障,此后便转向其他目的的观测(例如星震)。 Wikipedia 上一副不错的统计图,绿色是凌星法发现的行星数量,蓝色是 RV。当然,这里的日期并不是观测日期,而是数据经过分析后确认发布的日期。2014 年忽然冒出来 700+ 颗“确认”的系外行星,作为曾经处理过 Kepler 数据的人我有点怀疑结果的可靠程度。 如果只靠 Kepler 的数据,那么你能确认的只有行星的半径(误差不小)和行星的周期(相当准确)还有就是轨道倾角的最小可能值(通常都很小)。因为 Kepler 靠的是凌星法,关于行星的直接数据只有行星挡住恒星那短短的瞬间,所以无法获得全面的动力学数据(比如非常重要的行星质量,还有轨道半径和离心率)。那些大众们更关心的,比如是否有液态水,是否有生命,是固态行星还是液 / 气态行星都是没法确认的。 那 NASA 是怎么知道这些数据的?靠的是后续观测,模型拟合和合理推测。 后续观测:由于大多数系外行星没法直接观测到,目前对于行星性质的推断都极大依赖于主恒星的数据。这次为了更好地确认 Kepler-452b 的性质,还利用了几个地面望远镜,所以才能把主恒星的质量定得比较精确。在未来,随着更大口径的设备的出现(三十米望远镜, 平方千米天线阵列之类),有可能对系外行星大气进行比较精确的光谱观测,这样就可以确定大气成分,是否有生命乃至有工业文明都是有可能判断出来的。 模型拟合:即使对于恒星,在不知道行星轨道数据的情况下你也没法直接测量质量。目前的主流办法是利用多色测光得出恒星的光度和光谱型,带入已有的恒星模型中推出恒星质量。对于行星质量更加复杂一些,如果是个多行星系统,可以靠他们之间的引力影响得出精确的掩星时刻,然后去拟合观测数据。单颗行星基本只能靠大小去推测了。 合理推测:这次行星的半径是地球的 1.6 倍,根据目前的行星模型,这样大小的行星不太可能是液态或者气态行星。这两种行星都需要一个固态核来吸引足够的液态气态物质,而通常单单一个固态核就已经超过了这个大小。所以很可能是跟地球差不多的岩石行星。既然是岩石行星,密度应当跟地球接近,考虑到引力对密度的压缩,实际密度可能更大,1.6^3~4,所以 5 倍是个不错的推测。这种质量的行星应当由足够的引力维持一个稳定的大气,所以只要温度合适,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不过考虑到它已经相当接近宜居带的内侧,可能已经出现过过度的温室效应,这样它的表面就会变成金星那样,很不好玩儿。当然以上都是我个人的推测,具体还得看 ApJ 上的 paper。 吐槽一下,这种 paper 都没发就召开发布会的真是太讨厌了,搞得业内人士想装逼都没资料可查。 去年 arXiv 曾有一位 Hubble Fellow 的文章,根据径向速度法对 Kepler 行星的后续观测结果进行了贝叶斯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 1.6 倍地球半径的 Kepler 行星都不是岩石行星,不过这篇文章是基于轨道周期小于 50 天的行星数据做出的统计,对于这次长周期的 Kepler-452b,倒是不一定适用。 关于宜居带,基本是根据“既不太热也不太冷”的原则划出来的,当然会考虑到具体的波长范围。大多数情况下,宜居带只能算是一个非常粗略的估计。 顺便说一句,Kepler 的头号功臣,Bill Borucki 于本月初刚刚退休,他和 Kepler 的故事可谓跌宕起伏,足够写成一部小说。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