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只有我完美了,别人才会喜欢我」的想法有什么错误,该怎么解决? Owl of Minerva,Hic Rhodus, hic salta 首先,"只有我完美了,别人才会(可能)喜欢我"这句话是有内在逻辑问题的。如果该命题为真,则可推出“如果别人不喜欢我,则我一定不完美”,仅仅替换掉这两个命题中的"我"为其他任意人,你就应该知道这两个命题泛化性的严重不足。 有这种想法,可能并不反映出其人的逻辑问题,而是反映 TA 的思想状态处在极度的痛苦 / 自卑 / 失落之中。这样的情况会改变当事者的思维模式,并对应的出现一定的生理反应。这种感受快要压倒 TA 了,让 TA 变得毫无还手之力。处于此种境况下,人会在思想上走向极端,而忽视掉思想中明显的内禀逻辑矛盾,对目前面对的困境做出错误的归因;在生理上,还有有窒息感、无助感或者极度的紧张感。这些感觉 / 反应会进一步的恶化当事者应对生活挑战时候的应对能力[1]。 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由于 TA 有由于常人的工作记忆能力,TA 在面对困难时能联系起更多的因素,使大脑需要处理比其他人更多的信息,这给了 TA 相对更大的压力,再加上“不能失败”的自我暗示,进一步的恶化了 TA 的精神状态[2]。从这个视角看来,“天赋”除了给拥有它的人优势外,还带来更多的危险——面对更多极端压力 / 情绪的危险。天赋因此与其说是一种庇佑,不如说是一种负担。拥有它的人,更常见的是在一而再的严重困境中被打败。 面对生活中的这些困境,我们有两种最为通用的方法自救,其一是了解这困境的原理 / 缘由;其二是认识到,和“我”处于类似困境中的,还有很多的人,TA 们分布各地,多数人并没有因此轻易缴械,而是逐渐找到自己的处理,“我”的困境因此不特殊,“我”的孤独因此不孤单。 从这第一方面来看,虽不明白有这种想法的人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但可直接从命题总的关键入手,即搞清楚什么是"完美"。不用太多思考我们就可以知悉,“完美”并不存在于实际世界之中,乃至于它的定义也是含混不清的。完美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跟“真理”这样的绝对概念一样,仅仅具有理论意义。 我们都知道,各人长成什么样,是由自己的基因决定的。而每次 DNA 的复制,都以一定概率出错。每个核苷酸的出错概率跟族群的大小有关[3]: 考虑到 DNA 中核苷酸的数量,实际上每次 DNA 复制过程中出错的数量是可观的。作为子女,在父母的精子跟卵子结合之时,也继承了其 DNA 复制的错误——突变。统计上,每个人继承了大约 60 个突变[4]。 更为致命的是,每个人还以相当大的概率携带致死基因[5],每个单倍体平均拥有 0.29 个隐形致死基因: 再考虑到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基因突变等因素,在基因意义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 在基因的表达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会表达出来,很多是选择性的表达,甚至随机的表达。以前,人们认为在与嗅觉有关的基因有大概 1000 个——占人类大概 20,000 个基因中的 5%[6]。而对于每个人,只是随机的表达其中的 5 个。这 5 个基因决定了各人自己的嗅觉[7]。新的结构证明嗅觉基因表达了大约 10 个[8],这也不算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从 1000 个基因中选择 10 个来表达,有 1000!/(10!*9990!)种可能的结果,这是一个极大的数字。因此几乎可以确认的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嗅觉完全一样的人。一个人跟另一个人在气味方面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在嗅觉上,“完美”定义的根基都是不存在的。没有人完美,而每个人互不相同。 基因表达之后,才能影响人的形态,在这方面,又有很多事实直接跟我们的直观相互冲突。在认知上,我们认为长的对称的人体是完美的,但由于我们并不是对等的使用身体两侧的因素,每个人都不可能长的完美——对称并不存在。在我们的大脑内,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控制都遵循着左脑控制 / 接受右边信息,右脑控制 / 接受左边信息的规律。同时,这些感觉的灵敏度又跟大脑皮层的对应区域大小有直接关系。比如,需要用左手做出准确快速按弦的小提琴演奏者,其右脑对应区域明显大于左脑[9]。由于左右脑一些区域的体积 / 大小的不同,会使我们的知觉灵明度左右两侧明显不同;反之,经常得到训练的那一侧,对应的脑区会增加,因此没有人的大脑是对称的,各人多少会有某些感觉和控制的左右灵明度不同[10]。对于一般人来说,左脑的枕叶大于右脑的,右脑的前额叶大于左脑的,由于头骨是左右基本对称的,这就造成两边的组织相互挤压,形成旋转的效果,称为 Yakovlevian torque [11]。在做研究时候使用的模板大脑,由于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也是左右明显不对称的。不对称才是常态 / 正常,而且这种常态有一定的固定模式,而不是随机的不对称。 在我们发育 / 发展的过程之中,我们的性格 / 认知模式和能力,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在当今国内社会,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们普遍很早就参加各种兴趣班,生活中充斥着激烈的竞争。家庭环境好的孩子,尤其要面对更多这样单调乏味的生活。你 / 妳或许会羡慕 TA 们的家庭环境,但是这样的生活经历,也给 TA 们的发展埋下后患。儿童时期居住于跟自然密切的环境,能显著的增加之后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有效避免精神疾病[12]。对于农村长大的孩子,这样的自然体验从不缺少。另外,有钱人家的孩子生活环境太干净,也使 TA 更多的面对过敏症的危险[13]。那末,这两种相比,哪样的成长经历算是完美呢?是被完全呵护的环境,还是被完全放任的环境,亦或是二者都有的?你所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或许同时在羡慕你。 在性格上,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时代的“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型人格理论[14],到后来的"九型人格"(Enneagram)[15]、如今“大五人格”(Big Five personality)[16]区分法等等,连心理学家们自己都糊涂了。这些性格分类理论都不能自洽,更遑论作出可靠的人性判断,它们比星座(占星术)的可靠性只好那么一点点。判断人的性格,就已经是这么困难的事情,判断人性格的好坏,相比还要更困难,因它不存在一个完全客观的或者说是绝对的标准。人和其它生物,在演化过程中发展出的行为模式,有我们当前称之为“好”的,比如抚养子女;也有其反面,即所谓的“坏”的,如生而不养,但是后者在一定情况下会变成好的、对族群有利的事情[17]。我们更希望这个世界上有严(si)谨(ban)的德国人,热(xia)情(bai)的意大利人,浪(hua)漫(xin)的法国人,勤劳的中国人,乐天的美国人,以及其他各种族群,不然这个世界就无趣而且低效了。一个团队里,性格各式各样的人多(性格多样性高),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多样,团队效率就趋向于更高[18]。 既然一个人只可能是某种性格,即他自己的性格,不可能同时集中好几种性格,那就不存在所谓的“完美”性格。人与人之间的性格,仅仅是不同而已。 以上这样的论证,还可以无休止的进行下去,无非是说,像“完美”这样的概念,是生造的、死板的。它抓不住跳跃的生活现实,描述不了多样而且复杂的生活常态。“完美”,它是通过撕裂现实来成就自己的。作为这个社会中活跃的、独立的,同时也是自我的个体,纠结于这样死板的概念,太是可悲了。 如此,可以进入到问题的第二阶段,即负面情绪普遍性问题。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悲伤、羞耻、痛苦、紧张、嫉妒、仇恨这样一类情绪之中,而快乐、释放、骄傲这样的情绪都转瞬即逝[19]: 这并非是我们某个人的独特的、偏见性的主观感受,而是普遍的,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感受之中。伴随我们成长的,几乎都是痛苦的东西。永远要快乐,永远避免伤害这样的一类“美好”,仅仅存在于(虚情假意的)祝愿之中。但是,痛苦并非是永远是伤害性的,实际上,我感觉痛苦被我们的媒体妖魔化了,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妖物。“这个世界上有罪恶、不公、矛盾和痛苦吗?”“有的,然而只是对孤立而非联系的,狭隘的看事物的头脑而言。”[20] 尼采在论著(《希腊悲剧时代哲学》)中这样总结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观点。然而尼采这么总结,并不是否认罪恶、不公、矛盾和痛苦的存在,而是认为这些东西不应当像当前这样占据我们的思维。“生成和消逝,建设和破坏,对之不可作任何道德评定”,我们应该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己的生活。只要我们是在建设,我们的生活就可以按照内在秩序合乎规律地进行连接和塑造。问这个世界为什么会这个样子,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会如此痛苦,并不是建设性的。而是一种“你应当”式的上帝视角奴役操作。这样的询问会使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乃至整个悟性,都成了糟糕的工具。我们因此永远看不见世界的美好,还要责怪这世界了。我们需要知道,这个世界 / 社会,是一切可能性中最好的,是亘古岁月的美丽而天真的游戏,就已经足够了我们过好自己的生活了。 我们祝愿人,不能祝愿 TA 永远快乐、永远远离痛苦,而是要祝愿 TA 在每次的痛苦打击中都能生存下来,完成 TA 新一轮的自我构建。 -------- [1] Chib, Vikram S., Shinsuke Shimojo, and John P. O'Doherty. "The effects of incentive framing on performance decrements for large monetary outcomes: behavioral and neural mechanism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4.45 (2014): 14833-14844. [2] Beilock, Sian L., and Thomas H. Carr. "When high-powered people fail working memory and “choking under pressure” in math."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2 (2005): 101-105. [3] Nachman, Michael W., and Susan L. Crowell. "Estimate of the mutation rate per nucleotide in humans." Genetics 156.1 (2000): 297-304. [4] Conrad, Donald F., et al. "Variation in genome-wide mutation rates within and between human families." Nature 201.1 (2011). [5] Gao, Ziyue, et al. "An estimate of the average number of recessive lethal mutations carried by humans." Genetics 199.4 (2015): 1243-1254. [6] Keller, Andreas, and Leslie B. Vosshall. "Human olfactory psychophysics."Current Biology 14.20 (2004): R875-R878. [7] Keller, Andreas, et al. "Genetic variation in a human odorant receptor alters odour perception." Nature 449.7161 (2007): 468-472. [8] McRae, Jeremy F.,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Variation in Sensitivity to Food-Related Odors in the Human Genome." Current Biology24.13 (2014): 1564. [9] Schwenkreis, Peter, et al. "Assessment of sensorimotor cortical representation asymmetries and motor skills in violin players."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6.11 (2007): 3291-3302. [10] Hugdahl, Kenneth. "Symmetry and asymmetry in the human brain." European Review 13.S2 (2005): 119-133. [11] Toga, Arthur W., and Paul M. Thompson. "Mapping brain asymmetry."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4.1 (2003): 37-48. [12] Wells, Nancy M. "At home with nature effects of “greenness” on children’s cognitive functioning."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2.6 (2000): 775-795. [13] Bloomfield, S. F., et al. "Too clean, or not too clean: the hygiene hypothesis and home hygiene." Clinical & Experimental Allergy 36.4 (2006): 402-425. [14] Thomas, Alexander, and Stella Chess. 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 Brunner/Mazel, 1977. [15] Palmer, Helen. The Enneagram: Understanding yourself and the others in your life. HarperSanFrancisco, 1991. [16] Barrick, Murray R., and Michael K. Mount.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1991). [17] Wolf, Max, G. Sander Van Doorn, and Franz J. Weissing. "Evolutionary emergence of responsive and unresponsive personaliti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5.41 (2008): 15825-15830. [18] Mannix, Elizabeth, and Margaret A. Neale. "What differences make a difference? The promise and reality of diverse teams in organizations."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6.2 (2005): 31-55. [19] Verduyn, Philippe, and Saskia Lavrijsen. "Which emotions last longest and why: The role of event importance and rumin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39.1 (2015): 119-127. [20] Nietzsche, Friedrich. Die Philosophie im tragischen Zeitalter der Griechen. BoD–Books on Demand, 2013.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