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怎么解释长跑的「临界点」一词? Jack Wang,学应用统计和生物的摄影工作者 刚好最近在复习 MCAT 生化部分,不请自来。 长跑中的临界点,想必诸多跑友都有所体会,在英文中一般叫做 hitting the wall。或者 bonk。要想确切知道处于“临界点”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我们还是需要翻开大一生物化学的课本来一探究竟。 首先, 要明确的是,细胞层面,绝大多数的能量供给都来自于 ATP。大家可能还记得高中课本说,ATP 是人体细胞的能量通货,事实就是如此。无论是葡萄糖,糖原还是脂肪,要想供能,必须把自己转化成为 ATP。 就像金条值钱,但是拿金条上街一个包包都买不回来一个道理,必须去店里换成一沓沓的人民币,这才是通货的意义。 具体肌肉是怎么使用 ATP 的,详见 肌肉发力的微观机制是什么?人奋力推一块巨石,巨石纹丝不动,人为什么会累的满头大汗? - 生物学 中董傲和刘水的答案。 理解了这一点之后,让我们回到问题,为什么会有临界点的出现呢? 因为不同供能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供能速度(转化成 ATP 的速度)和效率都不同。这句话看起来好绕,举个通俗的例子: 如果把生成 ATP 比作到达终点的话,有氧情况下: 用葡萄糖供能就好像是跑一个 100 米直线,用糖原供能好像是跑一个 3000 米,而用脂肪供能是一个 2000 米越野跑。路径不一样,长短不一样,障碍不一样,速度完全就不一样。 如图。 这里是一个简化版的生物化学能量分解产生 ATP 的示意图。不用在意里面的专业词汇,我们把里面的线想象成铁人三项中的路径。 从葡萄糖变成 ATP 的路径是啥呢? 是这样的: 诶看起来像先热个身然后去跑步。 从糖原呢? 可以看到和葡萄糖基本一致,但是多了个帽子,路更长,更费劲了。 (糖原首先水解成为葡萄糖,再进入反应。) 那脂肪呢? 感觉不走寻常路的样子,除了一个大圆圈,和葡萄糖和糖原都不太一样。 对的,脂肪这种”不走寻常路“的走法,导致它”不能被很快的转化成为 ATP"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这个环上,他有个让无数生科学子颤抖的名字 --柠檬酸循环,也叫三羧酸循环, TCA cycle。 简单来说,柠檬酸循环就是一个 N 步的反应:Acetyl CoA, 乙酰辅酶 A,通过一系列的反应,产生很多有能量的物质,而后转化成为 ATP. 其中,最后一步的产物 Oxaloacetate 草酰乙酸,可以继续回到反应中,使反应变成一个循环的结构。 一个葡萄糖“分解”所能产生的 30 个 ATP 当中,绝大部分都来自这个循环。不太严谨的解释就是,这个循环能进行多“快”,ATP 就能产生多快。 在糖原和葡萄糖水解的时候,都会先分解成为丙酮酸,pyruvate。如图中绿圈。 丙酮酸不仅可以分解成为乙酰辅酶 A 直接进入柠檬酸循环,还可以转化为柠檬酸循环最后的产物,草酰乙酸,回到进一步加快反应。 而脂肪水解中,虽然也会产出乙酰辅酶 A,但是并不会产出丙酮酸,所以就没有此等加成,相对来说提供 ATP 的速度就会慢一些。 OK,现在我们知道了葡萄糖和糖原提供 ATP 的速度相对比较快,脂肪稍微慢一些。那这个和“临界点”有什么关系? 打个比方 身体利用能量其实就像农村做饭点柴火(没用过灶台的同学请想象 camping 的时候点篝火) 要做饭点火的时候,一般先点容易燃烧的秸秆(点篝火用油),用秸秆点燃耐烧的大块柴火(camping 里叫木块哦)。理想状态下,不耐烧的秸秆烧完之后,就能引燃大块儿的柴火,熊熊燃烧,持续提供大量的能量,身体新陈代谢同理。 身体中存有一部分容易分解,能快速产生 ATP 的糖原,在跑步的时候,这些容易被分解的能量首先被使用,就像秸秆一样。而在糖原“耗尽”之后,脂肪(柴火)逐渐成为供能主力,为身体活动提供能量。 “临界点”,就是从由糖原主供能到由脂肪主供能的转化区间。 如图,跑马拉松时,运动员能量来源曲线。黑色点为碳水(糖原),白色点为脂肪。可以看到,随着时间推移,糖原量减少,糖原供能的比例也减少,脂肪供能逐渐增多。 如果糖原迅速耗尽,身体就不得不进入相对慢速的脂肪分解。这时,人体产生能量的速度就不“够”剧烈运动所需,就出现了所谓的临界点反应,hitting the wall. 回到烧柴火的比方,临界点在我们烧柴火界,就是秸秆烧完了,柴火还没烧起来…… 哪有什么办法可以减缓临界点反应,或者推迟临界点反应呢? 最简单的答案就在烧柴火当中 (感叹下人民的智慧) 秸秆烧完了怎么办? 废话,当然是加啊! 糖原用完了怎么办?废话,当然是吃啊! 在开始运动前把体内碳水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俗称 carb-loading 运动的时候补充 还能怎么办呢?答案还是在烧柴火当中。 柴火烧得小,那就别炒菜了,蒸馒头吧。 脂肪供能速度慢,那就别跑步了,走走吧。 恩,不说了,我回家砍柴(屯膘)去了。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