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帝国(欧美起源篇) 东方未明,核心玩家文化群体 原文地址:机核 导语:「机器人」一直以来都是各大科幻游戏的大主题,不管是美式游戏还是日式游戏,只要跟科幻沾点边儿的都会给你弄几个机器人。就拿游戏领域来说,《传送门》(Portal)中那个贱贱的人工智能 GLaDOS 即算是机器人的一种。而日本更不用说了,直接给你弄一个《超级机器人大战》,大家螺丝打螺母,铿锵作响不亦乐乎。 适逢最近《终结者:创世纪》上映,在电影院中看到了熟悉的 T-800 和 T-1000 的身影,不禁兴之所致,想要谈谈机器人究竟为何物。当然,我这里说的「机器人」并非现实科技在研发的那些真实机器人,而是咱们在荧幕上看到和玩到的这些幻想机器人。这些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机器人,其内涵深度并不比现实的机器人要来得差,甚至在某些地方前者还指导着后者发展的方向。所以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机器人的文化源头和历史,让大家了解一下为什么科幻作品当中的机器人都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终结者》和《黑客帝国》里面的超级 AI 总想毁灭人类?为什么《质量效应 3》的故事围绕着有机体和无机体(机器人)的矛盾冲突?为什么欧美的科幻作品总喜欢塑造一个个恐怖的机器人形象?这里面都有什么样的文化原因吗?看完这篇文章后,估计读者您就会有所了解吧。好了,废话不多说,下面正文开始。 「上帝以自己的相貌创造了人类;人类以自己的意志毁灭了上帝;人类以自己的相貌创造了机器人……」 许多人以为机器人是近代工业革命后的产物,其历史最多不过两百多年。然而他们都低估了人类对机器人的想象。关于机器人何时在人类脑海中迸发出来这一点固然无法考证,但可以明确的是:即便是现代科学还没出现的古代,人类就已经开始想象机器人了。 甚至在古代中国,我们也已经有对机器人的模糊想象。 诚然,这些起源级别的机器人文化搁在现在的观点来看,绝对算不上是真正意义的机器人。但是这些朴素的想象奠定了后世人对机器人的理解,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找到了某些依据。今天我们回过头来探寻祂们,更多的是为了了解机器人为何一直在人类脑中盘旋不去的原因吧。 准机器人时代 周穆王西巡狩,越崑崙,不至弇山。反還,未及中國,道有獻工人名偃師,穆王薦之,問曰:『若有何能?』偃師曰:『臣唯命所試。然臣已有所造,願王先觀 之。』穆王曰:『日以俱來,吾與若俱觀之。』越日偃師謁見王。王薦之,曰:『若與偕來者何人邪?』對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驚視之,趣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王以為實人也,與盛姬內御並觀之。技將終,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誅偃師。偃師大懾,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會革、木、膠、漆、白、黑、丹、青之所為。王諦料之,內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則筋骨、支節、皮毛、齒髮,皆假物也,而無不畢具者。合會復如初見。王試廢其心,則口不能言;廢其肝,則目不能視;廢其腎,則足不能步。穆王始悅而歎曰:『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詔貳車載之以歸。 文言文看不懂?别担心!我贴心地为大家提供超概括翻译版—— 周穆王拉着车队去郊游,途中遇到一名叫偃师的人,声称自己有大本事。周穆王说你有本事就别装完逼就跑啊,拿出来练练。于是偃师带了一个人来。周穆王觉得奇怪,你带个人来算是什么本事?偃师说,这人可不简单,是我造的人偶,能歌善舞,不信让大王你欣赏欣赏。于是那个人就开始表演歌舞起来。 这人偶果真厉害,歌舞表演技惊四座,力压 MJ,于是周穆王就让其他妃嫔也来看看。在表演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人偶竟然跟旁边的妃嫔眉来眼去。周穆王大怒,心想可怒也!这不是给我戴绿帽吗?偃师你给我圆润地滚过来,朕要砍你的头。偃师赶紧跟周穆王说这家伙真的不是人,不信你看——偃师将人偶剖开,发现里面都是一些皮革木头,机关零件,连内脏都是做出来的。如果将这些零件拿出来,人偶就躺尸;如果重新装回去,则又活蹦乱跳。 这周穆王好奇心大发,穿起白大褂就想当科学家。他对这人偶做起实验来。他将人偶的心拿走,那么人偶就不能说话了;他将人偶的肝拿走,那么人偶就看不见东 西;他将人偶的肾拿走,那么人偶就无法走路。周穆王不禁大叹一声:「这玩意真牛逼!人的力量难道真的可以跟造物者相比?」说罢脸不红心不跳地就把人偶装车带走回宫了。 这篇出自《列子·汤问篇》的故事绘声绘色地向读者描述了一个神话中机器人的形态。其中最绝妙的地方在于,这个机关人偶还挺符合逻辑,每个内脏代表某种功 能,一旦去掉就无法实现这些功能,不难看出这个人偶是模块化的产品。当然,所谓「拿掉心就不能说话」云云,依照的是并非严谨科学的中医理论,但在这本书成书的年代而言,有这种联想倒也十分超前了。 因为没啥好图,所以拿轩辕剑的机关人意思意思…… 不过,《列子》这本书在当今学术界一般视为「伪书」,即「该书籍声称的著者和实际著者不是同一个人」。列子相传是先秦时人,而《列子》这本书最迟的成书时 间推论约在魏晋时代。而上述这篇故事,根据不知名的考据,应该是转抄自印度的《生经卷第三佛说国王五人经》中某篇故事,内容有八九成相似。 关于这篇故事的真伪问题暂且搁在一边。无需怀疑的是,早在魏晋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借着神话故事去想象造出一个机器人的形象。我不敢说这是中国人最早接触并想象的,但至少这表明,机器人这种概念绝对不是西方人特有。而且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用中医理论去比拟机器人,跟某些 X 点写手那贫乏的想象相比,真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古今中外,除了上述的偃师人偶,世界各地也有属于自己的机器人想象。比如犹太民间中的神秘巨石像「Golem」传说(译名有「魔像」「泥人」「石像人」等)。没错,喜欢玩 RPG 游戏的朋友们肯定知道这个东西,通常它们作为守护宝藏的怪物挡在玩家面前。据说这种怪物非常强大,普通攻击对它根本无效,而且任劳任怨,做什么劳动都不需要休息。然而如此强大的怪物却有一个弱点:要驱动「Golem」就必须在其额头上写上帝的名号「אמת」(emeth、意即真理)」,如果把第一个字母擦掉而变成「מת」(meth、意思为死),那么「Golem」就会失去动力,变回一滩泥土。跟《列子·汤问篇》中的机动人偶一样,这个神话传说竟也多多少少符合后世的科技逻辑,所谓上帝的名号其实就是「Golem」这个机器人的驱动程序,你把它的驱动程序破坏掉那自然是失去行动能力了。 英雄无敌 7 里面的「Golem」 希腊神话中也有类似机器人的传说。传说希腊的大神制造了一尊青铜巨人「Talos」,负责守护克里特岛。阿波罗尼奥斯的《阿尔戈船英雄记》(Argonautica)中记载英雄伊阿宋在得到金羊毛后欲登此岛,却遭遇了这尊青铜巨人。青铜巨人强大的威力让伊阿宋等一众英雄十分头疼,最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这个巨人的弱点,并将之击败。在故事里面,这尊青铜巨人平常就是以装饰品的身份存在,只在探测到有外人入侵时才会行动,像极了日后的护卫机器人。而这个青铜巨人在后世的游戏中也多有出现,通常作为一种强力的守护型怪物,跟「Golem」的定位很相似。 到底人类为什么热衷于去想象这种人造人物体呢?这些神话传说即便内容各异,也不难看出其实里面都指向同一个方向:人类制造机器人的第一目的是想造出能代替人类的类人物体,帮自己去完成很难甚至不可能的任务。 然而人类有资格这样做吗?《列子·汤问篇》中,周穆王最后感叹「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远古人类朴素的世界观认为,孕育生命、创造万物……一直以来都是上天的事情。人类一旦踩过这条界线,那么上天必然会向人类报复。尽管报复的手段各种各样,但最直接也是最让人恐惧的,莫过于造物本身对人类的反叛—— 一如当初人类僭越了造物主。 所以,机器人尚在娘胎当中,就已经存在「原罪」。 机器人的诞生前夜 当现实中的机器人尚且还在想象当中之时,接近机器人的「人造人」却已经开始出现了。1815 年。那一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发,导致 1815 年~1816 年一整年北半球都陷入了寒冷当中,因此这一年被称之为「无夏之年」。这场「小冰河期」不仅令农作物失收,各地陷入饥荒,还侧面影响了科学、文学、艺术、宗教等诸多领域。而其中特别有名的例子,正是《科学怪人》(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 1816 年 7 月,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Mary Shelley)前往拜伦在瑞士的别墅度假,却遭遇到了连日降雨和反常低温,迫使众人待在室内。为了排遣时间,拜伦决定举行一场比赛,让大家写出最恐怖的故事。结果拜伦的私人医生约翰·波里多利写出了现代吸血鬼小说的开山之作:短篇小说《吸血鬼》,而玛丽·雪莱则写出了《科学怪人》。 玛丽雪莱和她的「科学怪人」 玛丽·雪莱写作该小说时年仅 19 岁,她万万不曾想到自己和朋友写着玩的哥德式恐怖小说竟然成为后世所有科幻小说的鼻祖。但她以「强大电流赋予尸块生命」的懵懂科学逻辑,第一次告诉读者人类或许有办法用科学的手段去干涉生命。 时间来到了 19 世纪末的 1896 年,著名英国科幻小说家H.G.威尔斯(H.G.Wells)在《时光机器》(The Time Machine;1895)后紧接着出版了《莫洛博士岛 / 人魔岛》(The Island of Doctor Moreau),内容讲述一名叫莫洛的科学狂人打算在一座神秘岛上进行试验,以科学之力强行干涉生物的进化,结果却遭致灭顶之灾的悲剧故事。在科技加速上 升的 19 世纪末,人类已经开始张狂地认为,他们很有可能用科学的力量去改变世界。这里面自然包括生命。 左:《莫洛博士岛》小说英文封面;右:由马龙白兰度主演的电影版本海报 20 世纪到来了。先进的科技让人类获得了无限便利,得到方便的同时就是伴随着膨胀的欲望。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最前端的工业产物也成为了兵器推上历史舞台——人类至今还记得,被坦克车压过战壕时的剧烈震动,以及被钢铁洪流所碾压时的歇斯底里…… 至此,人类彻头彻尾,打从内心地认为自己主宰了世界。而他们依靠的,就是自以为理性的科技。 机器人,大地上屹立 1921 年,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才刚过 3 年。欧洲百废待兴,战争难民在废墟中重建自己的家园。毁于科技的他们,不得不再次借助科技的力量获得生机。在如此空虚的时代,人们开始思索自身的未来,用各种方式探求苦难的真谛。也不知道捷克作家查佩克(Karel Čapek)是 否受此启发,写了一部舞台剧,名为《罗森的万能机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RUR)。其内容讲述人类在未来终于制造出一种任劳任怨的人造仆人「Robota」(捷克语里劳工、仆人、奴隶、苦力…之意),人类从此过 上安泰舒适的生活。然而这群人造仆人却在某天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比人类优越许多,何不取而代之?于是这群机器人发起大暴动,意图将人类赶尽杀绝…… 宣传海报和剧照 这部现在看起来颇有社会主义色彩的剧作其实可以有多种解读。从社会意义看,工业革命后资本家跟工厂劳动者之间的剥削关系,使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阶级矛盾, 更在不久之后催生了马克思的理论。但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看,这其实反映了人类对科技冒进的反省。工业革命后,烟囱喷出来的废气污染田野,高强度的工作导致工伤频发,人类意识到机器并非如当初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因为机器的高效,许多传统手工业失去市场价值而逐渐淘汰,很多工人不得不如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那样在流水线上 跟机器抢饭吃……更别说在欧洲人的传统价值观中,「创造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对上帝的亵渎。因此机器人出现的第一个形象,不是人类的帮手,更不是人类的朋 友,而是人类的敌人。 由于《罗森的万能机器人》在欧洲一鸣惊人,许多后世对机器人的认识概念都是由这部戏剧而来的。比如现在机器人的英语名称「Robot」,正是从剧中机器人 的捷克语单词「Robota」简化而来。尽管早在 1886 年,法国作家维利耶·德·利尔 - 阿达姆就写过一本名为《未来夏娃》的小说,里面描述了一种称之为「Android」的女性人形机器人。然而《罗森的万能机器人》切中当时的时代背景,使人们普遍认识了「机器人」这个概念,因此后世「Robot」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Android」。「Android」一词后来也只专门用于指代拥有高度拟人化的人形机器人,比如《银翼杀手》的原作《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中出现的机器人就叫「Android」。目前「Android」比较准确的翻译是「仿生人」。(PS.Robot 虽然译为机器人,但实际上流水线上的那些机械臂也能叫 Robot) 因为该剧的影响,后世大多数谈及「Robot」的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负面意义,往往都会上演「机器人欺负人类」的戏码。甚至乎这还影响了西方世界对现实机器人的研发取向,导致西方人在文化上很难热衷于研究真实外貌的人形机器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趋向大致和平。虽然东西方拉起铁幕,全世界陷入冷战和核战阴影,但大多数国家开始脱离战乱,步入正轨。而和平时代的娱乐产业也在此时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此时廉价小说开始在大众市场流行。早在 1926 年,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创立杂志《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被后世追认为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说杂志。从此科幻作品不再是学院中的文学实验作品,而是迈向大众,成为通俗文学的一种。也因为这本杂志的成功,各种杂志纷纷跟风,一时之间科幻小说在大众媒体上大量量产。 第一期《惊奇故事》的封面,非常有年代感……之前提到的 H.G.威尔斯赫然在作者名单当中 1930~1960 年代是廉价科幻小说杂志最为风行的年代,这段时期在某些科幻史理论当中被誉为「(美国的)科幻黄金时期」。无论如何,各种或优秀或低劣,或高明或 幼稚的科幻作品在这些廉价读物当中诞生,并影响至今。像是太空探索题材,神秘超自然事件,超级机器毁灭世界,时间穿越……这些梗早在这个黄金时期就被各大 作者玩烂了。在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大量关于机器人的戏码。 一开始,基于《罗森的万能机器人》开创先河,清一色的机器人故事都是「邪恶机器人反叛人类」的正邪二元对抗故事。后来这类型写多了,就自然生出变种,开始 出现「人类才是罪恶之源,他们奴隶并残害机器人」。但是,无论是「机器人欺负人类」或者「人类欺负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故事大多简单粗暴,情节幼稚,流于 空泛。读者并不满足于这些故事,读者想要看更加新颖的机器人故事。可是当其时的作者们囿于时代,大多数都并没有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一时之间机器人故事陷 入了瓶颈,再难出现优秀作品。 难道就没有第三种机器人故事吗?——一个年轻的犹太人如此发问。没人想到的是,后来这位年轻人走上了科幻小说的写作道路,并硬生生地开辟出 第三条机器人的故事路线。这位犹太裔美国籍的年轻人成为了「机器人学」的先驱,并在后世的机器人研究领域中成为先知一般的偶像。如果你从事机器人研究而从 来不知道这位兄台的名字,那你永远都不能成为一个及格的机器人研究者。 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叫做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我,阿西莫夫(I.Asimov) 彼时 1920 年的 1 月隆冬,在白俄罗斯的彼得罗维奇(Petrovichi),一名犹太裔的小孩降生了。父母将他取名为艾萨克。不知是否天意,这个跟牛顿 同名的小艾萨克从小就十分聪明,而且记忆力非常好,看过的东西很少会忘记,为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3 岁时,阿西莫夫举家移民美国,定居纽约。后来父亲开了 一家杂货店,阿西莫夫的童年便在杂货店中度过。此时科幻杂志刚刚兴起,父亲也尝试弄了一些科幻杂志在店里卖,阿西莫夫便有机会在看店无聊的时候看这些科幻杂 志。原本就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阿西莫夫一下子就被这些刊载了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内容五花八门的科幻杂志所吸引,整天沉迷在阅读这些科幻杂志当中。久而久之,他 就立志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科幻作家。 阿西莫夫不负为一名神童,在不满 16 岁时他就完成了高中学业,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更在 19 岁时大学毕业,21 岁获得该大学的化学硕士学位。也就是在这 19 到 21 岁之间,阿西莫夫第一次开始正式涉足科幻创作。第一次正式付梓出版的是他 19 岁时的作品,他的第三篇科幻小说《灶神星受困记 / 逐出灶神星》 (Marooned off Vesta);获得硕士学位那一年,也就是 21 岁时,他在美国科幻教父约翰·坎贝尔(John W. Campbell Jr)的协助下,写出了成名作《夜归 / 日暮》(Nightfall),刊登于坎贝尔旗下的杂志《震撼科幻小说》(Astounding Science-Fiction)。从此,艾萨克·阿西莫夫这个名字出现在各大科幻读者的眼前,并跻身为一流科幻作家。 获得成功的阿西莫夫并不满足于当前的成就,他想要突破自己。此时他敏锐地察觉到,当时的机器人科幻故事无非就是那两套(「机器人欺负人类」&「人类欺负机器人」),难以令人信服。虽然在这两种类型当中,他比较喜欢后一种,也就是他称之为「引人同情的机器人」(Robot-as-Pathos)类型。 然而这种故事过分将机器人拟人化,而且故事情节大多流于滥情,也并没有把机器人的真正内涵发掘出来。于是阿西莫夫就估摸着:要不,我去创造一种出来? 作为彻头彻尾的理性主义者以及秉持科学精神的科研人员,阿西莫夫首先将机器人视之为一种工业产物,而不是突然自个儿醒过来的超自然生物,更不是披着铁皮的人 类。接着艾萨克联想到,人类自己制造的工业产品必定会有相关的安全规范,以免伤及人类自身。那么同是工业产物的机器人为什么就没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呢?于 是,他就制定了一套法则,在自己笔下的机器人出厂之前,所有机器人都必须遵守这套法则——甚至将这套法则篆刻到祂们的「正子脑」中,是不可违逆的「本 能」。 而这套法则,就是后来著名的「机器人三大法则」(The Three Laws of Robotics。或「机器人三大定律」) 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袖手旁观坐视人类受到伤害。(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 第二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违背第一法则。(A robot must obey orders given to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第三法则: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的安全,除非违背第一与第二法则。(A robot must obey orders given to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此「三大法则」最早见于他的小说《转圈圈》当中。在这篇小说当中,阿西莫夫还发明了另一个词语「机器人学」(Robotics),而这个词语沿用至今,不仅在科幻领域随处可见,连现实科技也直接使用这个词语。阿西莫夫的影响力早已不仅在科幻领域,还溢出到学术界。 当然,此「三大法则」并非完美无缺,而且文学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比如法则当中并没有定义什么是人类,什么是机器人,因此往往可以借这些漏洞来实现伤害人类或伤害机器人的事情。到了后来,阿西莫夫还不得不搬出所谓的「第零法则」来解套。但是阿西莫夫也不愧是一代宗师,他深知自己制定的法则并非完美无缺,而他解决的办法并不是逃避或者糊弄了事,而是直面问题。因此在随后的 40 多年创作生涯中,阿西莫夫不断找出「三大法则」的漏洞,并将之化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让读者惊叹于阿西莫夫的巧妙设计。机器人系列从此成为了阿西莫夫的生涯代表作。 就这样,传统的机器人两大套路故事在阿西莫夫的新形态机器人故事面前黯然失色,逐渐隐没于历史舞台。尽管尔后还有继续传统套路的机器人作品,但大多难以超越阿西莫夫的机器人故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就像一根难以逾越的标杆,是考验所有机器人故事创作者的第一道门槛。也难怪阿西莫夫在生前一直大言不惭地声称自己是「现代机器人故事之父」了。 80 年代末期,阿西莫夫因为做心脏手术时感染了艾滋病,健康恶化。1992 年 4 月 6 日,阿西莫夫因病情恶化抢救无效,逝世于纽约大学道奇医院,享年 72 岁。一代机器人故事之父与世长辞,他笔下的机器人故事成为绝响。 和平共存(Cake)是个谎言 虽然阿西莫夫创造出新形态的机器人故事,使到机器人跟人类可以站立在对等的位置上互动。然而先知如阿西莫夫,也没料到一件事物的发展竟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那就是电脑。 早期的电脑(电子计算机)主要使用真空管,体积庞大,运算能力有限,要模拟生物的思考方式非常困难。虽然那时候已经有不少科幻作品模模糊糊地写到机器人使用了微型化的电脑来作为处理器,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电脑还是一种科学家在捣鼓的前沿事物,不太可能普及到民间。 阿西莫夫早期的机器人作品就很少提及所谓的「电脑」,连机器人的中央处理器装置大多是所谓的「用铂铱合金制造而成正子脑」。首先为什么是铂铱合金?阿西莫夫给出的答案十分的大白话:帅!高大上!比逼格更有逼格!而「正子脑」也是差不多的原因。那时候「正子」(正电子)才发现不久,科学界经常提及,阿西莫夫觉得帅就拿过来用的。实际上从日后的研究所知,这种粒子是不太可能用于电脑。因此阿西莫夫幻想的机器人,其运作核心纯粹是他捏造出来的。(PS.正子也叫阳电子,EVA 里的阳电子武器就跟这个有关) 总而言之,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幻想机器人本身的科技含量也在同步提升。而且因为电脑越做越小,机器人实现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欧美对机器人的那种恐惧情绪也就日益加深,「机器人欺负人类」这种老梗再度火起来。只是过去机器人之所以能压制人类,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拥有人类所无法达到的强壮身体,通常来说祂们还是一副笨重的样子——五六十年代的邪恶机器人外形普遍是愚蠢的大水桶。而现在机器人搭上了日益进化的电脑,机器人的邪恶不仅仅在于体能强大无比,还因为祂们拥有了超越人类的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1968 年,科幻经典名作《2001 太空漫游》描述了一台称为 HAL9000 的超级电脑。这台拥有高度人工智能的电脑却因为误会而将太空船上的人类乘员视之为威胁,继而一个一个杀掉。这种描述电脑反叛人类的情节在当时可谓是一时无两。1982 年,迪斯尼推出了一部真人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首次在片中以直观视觉化的方式描述了「电子世界」「人工智能反叛」「程序拥有生命」等诸多概念。可惜由于定位失败,该片票房失利,让迪斯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再碰真人电影这块。然而这部电影的出现却是划时代的,因为他一次以如此清晰可见的方式展现了电脑科技的未来,令日后许多前往硅谷发展的科技精英都会跟你说,正是小时候看过这部电影而对电子技术产生浓厚兴趣。 尽管无法考证这部电影到底都影响了谁,但可以说由这部电影所带出的一些风气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后来的创作者。随之而来的 1984 年,无论在电影还是在小说的领域里,机器人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1984 年,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发表了科幻小说《Neuromancer》(神经漫游者 / 神经浪游者 / 神经幻术师),里面第一次清晰地描写了在不远的将来,电脑技术已经进化到能够和人脑直接连接,人类可以通过神经控制虚拟化身在虚拟空间中行动。而且你在虚拟网络空间可以做的事情比在现实世界能做的多得多了。但是人类并不知道这种便利反而害了人类,人类因此不得不极端依赖电脑,反过来被电脑所驯服了——人类成为了机器的「粮食」。 这本小说一经推出就马上被科幻界奉为至宝,在随后的日子里斩获了英语科幻界两大重要奖项:雨果奖和星云奖,再加上只颁给新人作家的菲利普狄克奖,威廉·吉布森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同时获得这三大奖项的人。而且这部作品更开创了 Cyberpunk 这种科幻风格,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虽然现在我们奉《Neuromancer》为 Cyberpunk 的起源圣经,但同时它也是一部继承了机器人文化的作品。只是和过去机器人拥有机械身躯的方式不一样,Cyberpunk 的机器人以各种成分的方式遍布全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人类讨厌机器人却又不得不依附机器人——因为机器人无处不在。这种矛盾的关系使 Cyberpunk 故事的基调永远都是灰暗、消极的,试图描述一种别扭的乌托邦状况:高科技,低人性(High Tech Low Life)。 同一年,另一部电影有着类似的设定,却展开不同的故事。这部电影告诉观众,如果机器人统治了世界,那祂们并不会驯服人类,而是直接把人类干掉。而且由于祂们是机器人,拥有金刚不坏之身和全知全觉的高级智慧,因此动起手来祂们决不妥协,为追杀人类跑到天涯海角,费尽一兵一卒也在所不惜。 祂就是「天网」,祂就是「终结者」。 在最早的设定里,天网是美国军方下包给科技公司开发的战争防御系统。然而在研发的过程中人工智能产生了自我意识,继而认为人类是个威胁,于是引发「审判日」,利用核武把地球化为一片焦土。这种设定后来就被《黑客帝国》借鉴了。只是《黑客帝国》又糅合了 Neuromancer 式的精神控制,机器人一边在肉体上消灭人类,一边又在精神上驯化人类。 为什么科幻作品很喜欢把超级 AI 描写为一旦觉醒就将人类视之为敌人呢?撇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大人类刻板思维,超级 AI 反叛人类的戏码更多地是人类警醒自己的隐喻。因为强大的发明必然伴随更高的使用风险,超级 AI 也不例外。一旦这个星球上出现了两种智慧种族,那么他们要和平相处恐怕就相当有难度了。毕竟,人类连自己也不是团结一致的。因此描写超级 AI 毁灭人类的故事更多的是在影射人类自己的问题。 值得玩味的是,最近上映的《终结者:创世纪》把天网的诞生原因「重启」了。过去的天网是冷战格局下的一种应对手段,它的存在意义是基于军事目的。而《创世纪》中由于某些原因,天网的觉醒被推迟到 2017 年,它的原型竟是一个名为「创世纪」的云端网络 APP!这一下子就把天网诞生的内涵给改变了。在原初的版本中,天网更像是冷战思维的一种延伸,天网觉醒反叛人类象征的更多是核战阴影。然而这个新版本的天网却更贴合当今这个时代:满大街的智能手机,触摸屏的平板电脑,因为云计算而无处不在的网络……为了填满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这个从网络世界当中诞生的恶魔正准备降临到这个世界。在这里,一向以火爆硬派著称的《终结者》系列竟和 Cyberpunk 合流了。 不过这并非巧合。《终结者》诞生的年代和 Cyberpunk 诞生的时代背景非常接近,都是 80 年代。两者合为一体,或者互相借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很期待接下来的《终结者》还能怎么掰下去。 我什么也不知道…… ※※※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其实还是有很多欧美著名机器人没说上来。比如 1927 年科幻经典《大都会》里登场,全世界第一个以影像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女性机器人「玛利亚」;《星球大战》那对机器人活宝 C-3PO 和 R2D2;阿西莫夫原著,已故喜剧明星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机器管家》,其中登场的善良机器人管家安德鲁·马丁,等等等等。限于篇幅这里只能割爱不谈。 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就会纳闷了,这个地球上热衷于描写机器人的可不仅仅欧洲和美国人,有一个国家也非常热衷。没错,这个国家就是日本。在下一篇《机器人帝国:日本异化篇》中,我将向大家介绍日本超级机器人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他的简史又是如何。虽然这个题材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已经是如数家珍,但请允许我用另外一种角度再诠释一遍吧! (本文部分图文资料引用自难攻博士专栏「搧胡椒的秘密基地」、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科幻概论》、叶李华「科科网」。特此声明感谢!) ——————————————— 发自知乎专栏「电子游戏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