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领域为什么有那么多玄乎的概念解释? 知乎用户,多维空想家 作为以拉近建筑与大众距离为己任的建筑痴,看到这个问题责任感爆棚了好吗 o(T0T )o?! 这个问题太大,且听我慢慢道来: 又扯到一个古往今来的老话题,一般群众很少懂建筑背后的概念和理论 那是因为古往今来的建筑师从合同和市场机制上来讲都不需要把概念和理论讲给一般群众听。我今天非要拿出来讲给你们听,就是为了证明这些概念是“有用的”,有趣的,更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一脸严肃) 这些概念落实到最后的空间体验,特别是公共建筑中,是与每一个人相关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建筑这个产品的“终端用户",知道这个”产品“该怎么用,难道不重要么? 当然前提是,我相信你作为一个知识青年在好奇心上的修养。毕竟,你来上知乎了不是? 业界内一向呼吁,并不是照片里照的好看的,就是好建筑。 而鄙人一向认为: 建筑,如果看作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话,它的载体是“空间”,是光线,声音,触觉,味觉,和时间等等在主观体验下的感受,不到现场亲自观看是不可做论断的。这个就像——讲个一说你们就懂的比喻——就像“做爱”一样 (0v0)。做不到现场观看,借由影像资料来帮助欣赏,也能做到比照片更还原真实场景的效果。 南京四方博物馆说是模仿中国画的意境 真的能感受出来吗 我特地跑去考证了一下,找到报道一篇和视频两枚(可惜知乎不支持 Vimeo): steven holl discusses the sifang art museum in nanjing 视频一 视频二 第一个视频中的开始阶段,Steven Holl 对着李虎(人物 | OPEN Architecture (OPEN Design LLC))和张永和大谈中国水墨画中经常出现的”没有消失点的平行透视“手法,毫不掩饰此手法在这个项目中对自己的启发。 注意,Holl 这里并没有提到“模仿”。他本人网站中的解释如下: The museum explores the shifting viewpoints, layers of space, expanses of mist and water, which characterize the deep alternating spatial mysteries of 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试翻)此博物馆(的设计)探索了对多变的观景点,多层次的空间,水与雾的拓展(等技法)的运用;这些正代表了中国画构图方式中(所展现)的,深邃朦胧的空间感。 很显然,这是对在建筑中借鉴中国山水画技法的一种“尝试", 而不是对画本身的模仿。 你觉得你对中国画了解多少呢?我自幼还算学过一点,但也不敢说自己懂。 所以作为外行人考证了下老人家是否是当着豆浆大叔瞎扯: perspective (art)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Another kind of system—parallel perspective combined with a viewpoint from above—is traditional in Chinese painting. When buildings rather than natural contours are painted and it is necessary to show the parallel horizontal lines of the construction, parallel lines are drawn parallel instead of converging, as in linear perspective. (试翻)另一种系统——平行透视与一个上方视角的组合——是中国画的一个传统。当绘制建筑而不是自然形态的时候,展现结构中的水平平行线是非常必要的,于是就像线性透视中一样,平行线并不会相交,而是保持平行。 (清明上河图局部,平行的透视线和消失点的缺失显而易见) 说了这么多,老人家要用建筑体现的并不简单是中国画的意境,而是中国画中平行透视手法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空间感。那老人家做到了么? 我也没亲自去过,但是根据上面提到的视频记录,我觉得老人家至少对他自己设下的“概念性”挑战做了一个有趣的尝试。请看视频截图: 第一张图私以为很明显能看出,老人家用有坡度的地面,垂直的墙体边界,以及沿着斜坡延展的墙面细节打造出了一个充满了平行四边形的,很难解读的空间:知道地平线在哪里么?知道这个楼梯是倾斜的还是水平的?知道你是在水平向前走还是在爬坡么?知道么?知道么? 第二张图中左边墙面上的细节并不是与地面水平的,而右边则与地面保持一致,这就完全打乱了我们依赖(一般来说是互相垂直的)墙体来构建透视从而理解空间的基本过程。 通过引入斜坡,和对墙面”水平线“的控制,Holl 至少在室外空间的很多角度上营造出了”平行透视“,甚至是”尼玛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透视“的空间效果。这也是老人家在视频中想要表达的。这至少能够证明老人家对自己设计的解释不是胡扯吧? 实际上 Steven Holl 并不是以概念见长的设计师,他作为"现象派”(Phenomenology (architecture))为数不多的遗珠,如上讨论所见,更注重空间的意境和意向,上面的例子只能说是广义上的概念性设计。 那么:“建筑师们为什么要 YY 出来那么多对一个建筑的概念解释?” 一滩血已吐出门外。 我不否认的确有很多建筑师迫不得已去 YY 出一些概念解释,业内这叫做“Post-Rationalization"(这个要怎么翻...设计好了不知道该怎么说名只好扯?),这种情况我们最后讨论。但是从概念出发做出优秀作品的建筑师也不在少数;在这里概念不是用来解释而是用来主导设计,是设计的核心。 举几个栗子: Dee and Charles Wyly Theatre / REX | OMA (图片信息来自 ArchDaily: Dee and Charles Wyly Theatre / REX) 这也许看起来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表演大厅,但照片里看不出来的是,这是一个带有机械升降功能的,可以进行空间重组的表演大厅,能够应对各种不同尺度不同要求的表演和展览活动,甚至部分玻璃外墙都可以展开,让整个表演空间成为与室外直接连通的展厅。(会翻墙的同学看向这里,舞台重组过程展示)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主创设计师之一的 Joshua Prince-Ramus 对设计概念是这样解释的:(TED Talk: Joshua Prince-Ramus: Building a theater that remakes itself) 设计的过程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部分: 1. issue(问题) 2. position (立场) 3. architectural manifestation (建筑表现) 客户的问题是:需要一个富有灵活性的表演空间,就像他们原先一直在使用的破盒子一样。这是剧院门普遍错在的问题,剧院的物理结构往往限制了所能排演的表演的范围。 建筑师的立场是:用建筑本身赋予客户他们所想要的灵活性,并降低运营成本 / 增加运营经费来源。这也是剧院普遍存在的需求。 最后的建筑表现,按照建筑师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蠢盒子: (图片来自 ArchDaily: Wyly Theatre / REX) 通过将通常位于舞台背后的”后台“抬升到舞台的上方,结合机械系统带给了舞台和剧院前所未有的灵活可操作性。几年前在学校听主创人之一的 Vincent Bandy 介绍: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空间体验,很多第三方会找到剧院,要求出租这个空间来举办展览,报告会甚至婚礼,从侧面上帮助剧院减小了运营经费。 说到这里我也没有摆一张此建筑的外观图,因为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整个设计过程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把建筑表现作为 Problem-Solving(解决客户问题)的手段。这就是概念设计,这里的概念就是设计师一开始提出的两个立场,或者是两个限制自己设计表现的”挑战“。而最后的建筑设计,不过是对这些立场和“挑战”的解答。 当然了,建筑设计的概念的形成多种多样。 Buckminster Fuller(巴克敏斯特·富勒)从解决“怎样尽量减少结构部件对空间的干扰”这个概念 / 挑战出发,找到了 Space Frame(空间框架?)这个建筑结构形式作为答案。“咦??柱子君去哪里了?” (图片来自 inhabitat: 50 Year Old Buckminster Fuller Project in Ohio Gets a $7 Million Upgrade) 妹岛和世、西泽立卫(SANAA)在 Toledo 玻璃博物馆中延续了事务所一直以来对”更轻,更薄,更简单“这个设计概念的追求,“你真的感受到了么?”“我真的感受到了...” 再者,除了一个几乎由玻璃建成的建筑,还有什么能更好的为身为玻璃生产商的客户做宣传? (图片来自 ArchDaily: Glass Pavilion at the Toledo Museum of Art / SANAA) 新晋普利兹克建筑奖(相当于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得主,坂茂的一系列为地震灾区设计的临时建筑。他设计概念是:如何为灾区设计简单便宜易建的房子?答案是以下这些由废纸板卷成的纸筒所建成的好看又实用的临时建筑。怪不得他拿奖了呢。 (图片来自 ArchDaily: The Humanitarian Works of Shigeru Ban) 诚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正面例子都是大师们的成功作品。 而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普遍的项目实际操作中,难免会使用到的大招"Post-Rationalization"(中文苦手只能翻译成“事后诸葛亮”),这又是为什么呢? 当米开朗基罗被任命为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师的时候,他不需要向教廷,更不需要向罗马民众宣传自己的设计概念。一来当时的罗马显然不是民主社会,民众没有话语权,自然也就没有聆听解释的权利,;二来米开朗基罗作为理想化的"文艺复兴大师“,集雕塑,绘画等等技术于一身,真的是一个人顶一个团队,只用指挥下面的工人干活,完全不需要和第三方进行沟通合作;三来米开朗基罗虽贵为建筑师,也在战前建筑史的大环境下,也不过是对前辈们形成已久建筑风格的传承,这是教廷和民众都耳熟能详的文化的一部分,也就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和沟通。 当下的建筑师们就不一样了。现代主义运动之后,几乎每一个建筑都是可以说是全新的作品。而建筑工程变得越来越昂贵,越来越复杂。在建筑实施的过程中,建筑师要同时和结构工程师,水利工程师,机械和暖通工程师,承包商,建筑队等多方势力进行角力,每一方都希望将项目推向对他们来说更省钱,更有利的方向。这还不说如果是大项目,建筑师设计过程要跟业主内部不同级别不同利益阵营的管理者进行对弈,更别说公共项目中的分属各自团体的民众。 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师被问道:”为什么这么设计?“,若答曰“哥就喜欢这样你管得着么”, 应该会被万石砸死。说到底,现代社会的发展催生对“理性主义”的崇拜,很多设计过程中的概念解释,也不过是这种“理性崇拜”下创意工作者对外部质疑的消极防御。 这种消极防御,一方面说明建筑师自己对设计过程把握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外部世界对建筑设计缺乏理解和重视。我们总说只有优秀的建筑师和优秀的客户一起合作,才能产生优秀的作品,而这又不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年代,可以在项目伊始,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对业主进行建筑教育。这才更需要建筑师和“一般群众”更普遍的进行沟通和互相理解。 从概念出发,将建筑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它将不仅仅只是生活与文化的外部表现。这些充满灵活性的,简洁的,轻便的,廉价的,不影响内部空间,甚至未来的那些还无法进行描述的建筑设计,将会成为文化本身,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了概念,建筑所以能够改变生活。 本来话痨的笔者还想说说概念艺术,概念设计与概念建筑的关系,但是时间和篇幅有限(主要是能力有限),我们就此打住。看官都读到这了,就顺便给个赞呗。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