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听话,懂事」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9-06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22
    赞:
    46
    [​IMG]
    听话?懂事?论孩子能力的构成

    [​IMG] zack西西爸,养小孩爱好者

    前几天带女儿去亲戚家玩,然后到点回家的时候,我亲戚和我说:你女儿真好,一句话就和你回家了。这才让我意识到:原来还有孩子不是这样的。

    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听话,懂事,但这背后是如何形成的?可能关心的家长就不那么多了。我们可以试图来解析一下这个事情。

    那么什么听话?什么是懂事?可能对于大人来说就是:孩子服从父母的指令。而懂事则是:自己主动的听话。我相信这两点大家应该没有太大的异议吧?

    让我看看要做到这两点,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则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形呢?

    1. 对于父母的指令的理解

    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说是最优先的。有些太小的孩子是很难做到准确理解父母的意图,或者对于一些大孩子来说,有些父母给出了过于复杂的或者超出他理解能力范围外的指令,孩子就很难做到。比较常见的就是:去把房间整理干净。对于孩子来说房间整理干净的感觉和成人认为的整理干净的感觉可能会有很大不同的。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指令就是很模糊的。

    2. 有完成指令的能力

    我们继续上面那个整理房间的例子,要界定孩子有没有这个能力,那我们就需要做几件事情。首先给孩子演示整理房间的全过程,这是教。

    之后则是要陪伴孩子一起整理,让孩子做他能够做到的部分。有些太沉,太高,或者容易出状况的(比如清理颜料,墨水,有锐角的文具等等。)这就帮助完成。这个过程中逐渐的形成交接。(包括之前说的容易出状况的环节,也需要渐渐的交接,有些时候难免会发生,但孩子如果在过程中逐步在完善自己的能力那就不要责怪。)这个交接的过程包括整理的背后逻辑关系,很多时候在我们大脑里面可能一闪即过。但对于孩子来说还是需要我们逐一拆解我们的思想。

    比如:

    先整理大件,再整理小件。

    将同类物品放置在一处。

    常用物品放置在最上方最外侧,越是不常用的越是放最下方最内侧。

    书本最好同一套的放置在一起,同样大小的放置在一起,大书放下排,小书放上排。

    ……

    这些内容对大人来说是多余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不说明白了,他们就是会让家长充分地体验墨菲定律。

    而只有家长这样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那么,孩子才会有能力去完成父母的指令。

    3. 有对于自己情绪状况的控制力

    这个可能很多时候父母会忽视的一个问题,其实不仅是孩子,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是可以带着不受控制的负面情绪好好地完成一件事情的。那我们成人是怎样做到在负面情绪下工作的呢?因为我们都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当我们经常看到好些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的时候,就是他们情绪失调的时候,这个时候父母合理的做法是帮助他学习调试自己的情绪。这部分内容其实涉及到蛮多专业的方法了。建议去看一下戈登的《父母效能训练》,有机会我可能会写一下这本书的读后感。

    其实孩子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是其控制其行为的前提。本质的来说就是我要做和要我做的区别。这背后的心理动力差别是巨大的。这个就不细说了。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理解。

    4. 对于事情发展的预判能力

    很多时候,孩子是没有这个能力或者说这个能力很弱。这是很正常的。我相信只有少数极有天赋的人才会能够很早有这个能力。但作为父母可以在一些程度上做一些努力。比如告诉孩子有些事情的事理,然后在孩子之后偶然有意识的去做到的时候给予认可和鼓励。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建立一些预判的能力。我个人感受来说。小学到初中阶段。不要对孩子这方面有过高的要求。

    而对于预判,我们也可以分成以下两类。

    a 对于自身有利的判断力

    还是拿整理房间为例,孩子自己几乎很难意识到房间整齐带来的便利与整理的麻烦之间的关联。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父母参与的重要性了。这个关联可能需要比较长久的父母的陪同和督促(这里的督促我的理解是监督和促成)。

    b 对于他人有利的判断力

    这个则是在前一条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而成的能力。当孩子有能力自己完成很多工作之后。同时又在情绪管理发展衍生出更好的共情能力。这二者的结合才有可能很好的发展出这一条。这条在孩子小学初中会有不少的不完善的萌芽,发展得好的话,也会越来越多的。

    5. 对于风险的预见

    这个其实也是判断力的一种,但这部分的形成可以有很多种方式。积极的和消极的都有。积极的来说孩子事情做越多,犯错的次数也越多同时经验也就越多,那对于风险的预见力也就会越高。而消极的来说,孩子如果被反复的责罚,孩子也会有很好的风险预见能力。但这二者背后的心理状态是截然不同的。

    6. 沟通能力

    这里的沟通能力其实我感觉包含了两个能力。

    一个是敢于和父母沟通的能力

    这个是很多孩子很难逾越的一关,很多时候不是他们错,但是他们不敢说、不敢于表达甚至放弃表达的权利。这个可能是很多亲子关系失败的根源。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数不胜数。不说别的,我们现在还有很多人对于从父母家搬出来独立居住,对于工作的选择,感情的选择,甚至要不要孩子的选择都有一种和父母沟通不能的状态。这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作为父母并没有让孩子有表达自己的空间。很多人都认为这不能说,不敢说,而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其实主权是在自己手上,自己为自己负责的事情。而不是父母可以横插一杠的。这可能是沟通能力的一个大门槛。这与沟通能力本身无关,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

    而同时,这个能力还延伸到与老板,与同事,与借你钱的人,侵犯你权利的人等等。其实我们会发现好些个与上面这些人沟通不能的人,往往也很难在工作,婚姻生子这些事情上有反对父母的能力。

    一个是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

    其实,这一条和前一条比起来显得就不那么重要了。如果从小就能和父母好好说的,这方面的能力一般都不怎么成问题。而且一般来说,能够让孩子发言的父母,一般也会很好的去引导和修正孩子的表达。

    7. 世界观方法论的构成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些事情为什么要这么做?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这些事情怎么可以不怎么做?

    这之中的差别带来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而这一的观点的构成是怎样的?我相信大多数人也都想得明白。这一点还是在于父母和身边与孩子亲密接触的人的行为思想的影响。想要怎样造就孩子?使劲改自己就对了。

    而说完这些让孩子看上去懂事和听话的内容。我相信大家也会发现,这之中需要父母很多的投入,而这投入是让我们获得一个真正意义上懂得事理,有能力做好事情的孩子。这背后,依靠的还是父母与孩子长久相处,形成的一个父母了解孩子,孩子信任父母的基础。

    ———————————————

    发自知乎专栏「西西爸聊教育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