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2015 年 9 月)中国的经济状况到底有多糟糕? Liu Cao 这几天看了一圈答案,尤其是看了肥猫老师的答案和吐槽互联网行业的答案,总觉得哪里不对。为了解决我自己的疑惑,我做了一点数据,也想顺便把我的数据和思路和知友们分享一下。 首先,肥猫老师的数据是没有问题的,从下图可以直观的看出,肥猫老师的两个论点,都是正确的: 中国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长都是高于 GDP 的增长的。 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例从 1995 年开始就一直增长,至 2014 年已经达到了 22% (数据来源及原始数据、图表:微云文件) 但是,财政收入增长快,占 GDP 比例高,就一定是「剪羊毛」、「放血宰羊」吗? 中国国家财政收入的这十几万亿,都花哪去了呢? 下图是 2007 年至 2014 年,中国国家财政支出的明细。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国家财政支出的前几位(2014)依次是:教育(15.1%)、社保(10.5%)、农林(9.23%)、公共服务(9.15%)、城乡社区事务(8.49%)、交通运输(6.84%)、医疗(6.65%)、国防(5.47%)。 (数据来源及原始数据、图表:微云文件) 钱花到这些地方,首先,不太算「剪羊毛」,其次,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也是众所周知的,大萧条的时候,罗斯福新政,美国人到处挖坑填坑,也是美利坚人民走出大萧条的重要原因。 假设财政收入支出都下去了,钱都留在大国企、大私企、高净值人士手里,他们也不会拿这钱去投资铁路、教育,只会去买古董、奢侈品、游艇、私人飞机,如果只从对经济贡献讲,还真不一定有政府投资效率高。 当然这也是个度的问题,把他们的钱全都拿走了,肯定也会影响经济(这问题下文会讲) 其次,说句不太政治正确的话,就算是「剪羊毛」,剪的也是富人的羊毛,补贴给了穷人,也是所谓「必要的财富的二次分配」。 (数据来源及原始数据、图表:微云文件) 从上图可以看出,现在咱们国家税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占大头,而恰好这几种税的亲贫指数(如下图所示)都很低(穷人负担的相对少),从企业主,大国企,高净值人士,中产手里收税,投入到能造福全体百姓的教育、医疗中,似乎也挺正常,是一个正常国家该干的事。 (来源:税制亲贫性_谁在承担着中国的税负_[1] pdf:微云文件) 最后,美利坚人民有没有被「剪羊毛」呢? (经过简单核查,中美财政收入项目基本相同,可以粗略的放一起比比) (数据来源及原始数据、图表:微云文件) 其实美利坚人民也差不多,1930 年那会联邦政府刚开始放弃胡佛自由放任,信凯恩斯那一套国家干预。而从罗斯福新政以后,美帝也踏上了财政收入居高不下的道路。 那么美帝人民的钱从哪来,又花到哪了呢? (数据来源及原始数据、图表:微云文件) 可以看出,美国税收绝大部分来自于所得税、社保税(Payroll tax,含养老、医疗、事业等) (数据来源及原始数据、图表:微云文件) (图例中序号代表 2014 年的支出排序) 而美国国家财政支出呢?不出意外,最大头的是各种保障部门、军队、退休老兵等。教育占第 10、农业占第 6、总统办公室占最后(第 28)。 总结一下第一部分: 中国政府现在财政收入真的很多很多(高达 14 万亿),增长很快很快,但是和美国政府比其实还好(4.3 万亿美元),大家的财政收入 /gdp 都差不多。 中国政府财政收入虽多,但支出更多,最大头的支出其实是教育、社保、农业、医疗、国防等,钱花到这些地方确实该花,调节了收入分配,并且对经济有刺激作用。 大政府还是大市场的争论经济学界已经争了将近 100 年了,这种政府是不是太强势的论题归根到底还是哲学问题,看你是信凯恩斯还是信哈耶克。 不过我确实没看明白卖地收入去哪了,还请知友们指教。 (数据来源及原始数据、图表:微云文件) 长篇大论的说完了第一个问题,说说第二个问题,中国经济现状有多糟糕。 首先,从各个行业数据来看,实体经济已经基本触及了三到五年的低点: (以下数据引自:20150902 海通经济观察) 汽车: 纺织: 钢材: 房地产其实还好: 其余行业见:20150902 海通经济观察 从上市公司业绩看,实体经济也真的很差: 上市企业 roe 一度跌至 09 年水平: (数据来源:微云文件) 上市企业业绩增速也跌至 09 年危机水平。 (数据来源:微云文件) 但我觉得,这也只能说明中国经济正处于转折点,转折点的时候,是没法谈有多糟糕的,因为如果转型不成功,可能会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先看美国的产业转变历程: (数据来源及原始数据、图表:微云文件) 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美国成功完成了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产业升级,截至 2014 年底,美国私人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了 gdp 的 67.5%。 如果说上图还不够直观,那么图表或许会更直观一点: (数据来源及原始数据、图表:微云文件) 1947 到 1987 年,美国的农林牧渔从占 gdp 的 8.16%下降至占 gdp 的 1.66%,下降了 79%,交通运输下降了 44%,住宿餐饮下降了 4%,整个制造行业下降了 32%。 换来的,是科技服务、健康医疗、金融、地产的高速增长。 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中国的情况,我们会发现这两者虽然发生的时间段不同,但却挺相似: (数据来源及原始数据、图表:微云文件) (数据来源及原始数据、图表:微云文件) 从 1995 年到 2014 年底,中国也部分完成了从农牧渔、交通、制造业、向房地产、金融,从第一、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转换。 那么,这个「美国 1947-1987 式」的、从农林牧渔、运输、矿、 到传统金融地产的转变、什么时候会结束呢? 当这些中上游行业不赚钱的时候呗。 (数据来源:微云文件) 上图是截至 2015.6.30 的各个行业的业绩增速情况,农林牧渔、运输、矿净利润增速已经放缓。 (数据来源:微云文件) 从十年的时间轴来看,钢铁煤矿、农林牧渔等行业(中上游行业)从 2009 年就开始出现净利率、毛利率双双负增长的情况,而下游行业的净利率和毛利率却没有怎么变化。 最坏的情况大概就是,占据中国经济过半体量的中上游行业长时间增长停滞,甚至出现亏损,而新兴的下游的、第三产业还没发展起来。 参考过去几年美国行业结构的变化,最有前途的第三产业,估计也就是互联网、新兴金融、传媒、医疗这些行业了。 (数据来源及原始数据、图表:微云文件) 上图是美国从 1997 年到 2014 年的产业转变,增长最快的是金融衍生品(1)、石油天然气提取(2-5,7)、计算机、数据处理行业(6、12)、电影音乐行业(9),教育(11)而转而消失、被替代的大多数都是传统制造业相关产业。 知友在吐槽互联网行业的答案里面吐槽说: 实际上互联网就是另一只鸽子罢了,互联网本身不创造价值。如果没有那么多情报要运送,或者很多重要的东西需要面谈的时候,鸽子的作用就远没有那么大了。所以互联网兴盛的前提是:“经济向好,大家迫切的想要得到市场上最新的信息。”现在的状况大家也都看到了,实体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互联网行业会很快进入一个大的震荡期。 我倒觉得,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互联网不会因为「大家不想得到信息」而凋零,我觉得,经济危机对互联网行业影响会比对传统行业的影响小的多,甚至可能由于口红效应(经济不好,大家没有工作、只能都去寻找廉价的娱乐方式,于是去打网游、上视频网站、上知乎微博、上网店买便宜货)而更欣欣向荣。 只有经济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时(好像总会的),部分离钱远,不能盈利,只能靠融资的互联网公司才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面临倒闭。 我觉得那个吐槽的答案反映了很多人的一种想法,就是不把第三产业、服务业当经济增长,实际上,第三产业、服务业作为下游行业,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含量,是各个国家都努力发展的方向,比如周小川行长就三番五次的强调商业银行放款应倾斜服务业,要搞新型城市化等: 周小川说,中国服务业占 GDP 比重有所提高,2013 年达到 46%,但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仍然偏低。目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首先在于转变观念,认识到公共服务亦可由私人部门提供,逐步放宽对服务业的管制。其次是重视对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支持。以往商业银行、资本市场都偏重对制造业领域的支持,现在也要改变思路,积极支持服务业发展。中国通过加强银行体系、深化金融市场支持城镇化推进和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愿与其他国家分享,提供参考。 周小川:银行资本市场要积极支持服务业 传统行业虽然是经济的支柱和基础,但如果一个行业停滞不前的时候,最多也就能获得全体行业平均利润,想要靠钢铁煤电等保七保八应该还挺难的。 我自己本身是学金融的,家里人和身边同学朋友估计以后也不太可能去纺织厂,钢厂之类的,我写这些东西可能会有立场问题,还请见谅。 至于没有化肥厂 IT 行业能否发展的起来的问题,我只能说经济里面三种产业缺了谁都不行,但这种政治正确的话并没有什么意义。 关于财政支出的问题,首先,我的数据都是包括了中央和地方的,其次,可能一人一地一时的经历没办法说明问题,浪费是肯定有的,贪腐也肯定有,只是无法量化,我也想过很多种方法,比如科级干部贪污浪费多少,处级贪污浪费多少,再乘以人数什么的,但终究还是觉得不严谨。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