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生活中,「妥协」和「回避」的区别在哪里? 轻心计,心理咨询师,微信号realqingxinji 首先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在家庭生活中妥协和回避没有任何的区别。 之所以说没有区别,指的是他们在对于家庭问题的解决上没有任何区别。无论是妥协还是回避都不能真的帮助家庭成员之间解决问题,加强成员之间的了解。 要想具体解释这个问题,首先看看心理治疗师们是如何对待家庭问题和个人问题的。在心理治疗领域,家庭治疗领域和个体咨询领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因为二者有截然不同的目的和治疗理念。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出轨的丈夫来到咨询室,寻求帮助。治疗师的根本侧重不在于帮助这个丈夫不出轨,而是帮助这个丈夫暂时放下出轨的纠结,先搞明白自己内心对于太太的情感,以及对于第三者的情感到底分别的都是什么,比如说我到底爱这个人什么。探索明白自己在这些情感到底追寻着什么样的心理需求,我为什么对这样的爱如此渴求。尝试寻找这些心理需求是否还有更好的,不用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实现方式。简单的说就是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体验,意识化来访者的心理诉求,探寻更好的心理诉求实现模式。 而一个出轨的丈夫和妻子一起来到婚姻咨询室的话。治疗师的侧重就显然不同了。治疗师的侧重将是如何让这对夫妇真切的看到彼此之间对于婚姻的看法和体验,让夫妇双方作为一个整体看到其相处的模式,理解这种模式带给夫妻双方的影响以及这种模式下所实现的夫妻双方的内心需求。让夫妻看到在这件事情(出轨)背后,夫妻双方对彼此的真切愿望,比如说丈夫其实是一直不满妻子对自己真正内心疲劳的漠视,每次工作后的空虚感都不能被妻子安慰到。尝试以家庭这个整体,共同探讨关于这些愿望的解决方式,比如说以后我们相处的时候该如何面对丈夫的内心疲劳,简单的交给妻子去安慰,对于妻子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单纯的交给丈夫自己去面对,丈夫又会很快被耗空。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如何让家庭重获凝聚力(cohesion),让家庭作为整体去面对问题,聆听家庭每个成员的声音和需求。不让家庭成员以牺牲、妥协的方式换取家庭的宁静,而是真正的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协作。 其实这种治疗侧重上的差别也是个人问题和家庭问题解决之间的差别。解决家庭问题不能以平静的度过作为最终目的,而是应该以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家庭整体的凝聚力为主要目的。因此无论是差不多就得了的妥协,还是咱能干脆翻篇了的回避,都不是真正能帮助家庭解决问题,相反会让家庭问题持续积蓄,最后愈演愈烈的暂时性应付招数。 真正能解决家庭问题的是沟通。这种沟通不是说两个人坐在一起,说说这个事该怎么办。说实话,这对于企业非常有用,因为企业讲究的是效率是解决办法。而家庭不是,家庭重要的是理解和凝聚,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基于理解的分享和交流。简单的说就是要沟通以下几个层面: 1、发生了什么:这时候我们要首先从不同的视角沟通到底发生了什么。任何一个家庭问题,我们所看到都只有一个侧面,而只有所有的侧面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真正得知事情的全貌。我们需要耐心的坐下来,一个个地说,从你的视角,你所经历的问题是什么,都发生了什么。比如说妻子和婆婆不和,到底妻子那面经历了什么?丈夫那面经历了什么? 2、你的感受是什么:这是我们第二个要沟通的东西,你在这件事情中的感受。这个感受是快乐的(肯定不会是)?是悲伤的(多半是)?是愤怒的(一定会有)?感受至关重要,很多时候夫妻双方会喜欢直接谈问题而不谈感受。这其实是在损害婚姻的基础——感受。当然谈感受的时候我们需要时刻注意的一点就是,感受仅仅是感受,我们在分享,而不是彼此攻击。阻挡我们谈论感受的往往就是“从感受迅速转到攻击”这个现象。攻击不能带来任何的益处,分享才能带来理解和改变。另外感受的分享也不是一轮的,而是互动的,有回应的。比如说妻子说完自己被丈夫忽视总是很生气,丈夫也要针对这点分享你的感受,无论是生气(我真的没有!)或者是愧疚(我真的错了!)这种互动、回应的情感分享能促进双方进一步的理解。 3、你的愿望是什么:这是第三个要分享的东西,你在这个问题中,你希望对方为你做的。这个愿望并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而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比如说,我不仅仅希望你帮我做家务,更希望你能在我累的时候陪陪我,而不是只顾自己的感受。很多时候感受变成攻击的最大原因就是,我们无法找到在这里面的愿望,这点非常重要。 4、你能为对方做什么:这是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要分享的东西,在这个问题中,你能为对方所做的事情。要想促进事情解决,促进家庭凝聚力的上升,仅仅提出要求是不够的,更多的是我们要提出我能做的,我能贡献的。这样才能让家庭不变成互相敌视的两大甚至几大阵营,而变成互相体谅,彼此理解的整体。 总的来说,家庭是移动的、需要许多支柱的房子。妥协、牺牲、回避,都是经不起考验的豆腐渣工程。只有真正经过正确的沟通构建起来的支柱,才真的坚实有力,能托起温暖的家。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