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这日子过得呀,怕什么来什么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10-20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怕什么来什么」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

    [​IMG] 冯慎行,略懂情绪,「情不自禁」t.cn/RLyoZgs。

    「怕什么来什么」不可怕,「怕什么不来什么」才可怕。

    「怕什么来什么」的可能性来源于墨菲定律,深刻的印象和幸存者偏差密不可分,多数情况又陷入了自我妨碍的泥潭,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恐惧」情绪的作用——

    墨菲定律指出,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只要满足大于零的概率和足够多的样本,怕什么一定会来什么。

    幸存者偏差揭示了筛选的过程对现有数据的影响,「死人」不会说话,无法提取的回忆同样不会说话。大多数怕而不来的事情都被遗忘,只剩下了怕什么来什么。

    自我妨碍作为自我保护的策略,虽然不能凭空的让事情变坏,但是当事情可能变坏的时候,却能让它更有可能变坏。所以,很多时候越是怕什么,越是来什么。

    然而,并不是只要「恐惧」的事情出现了,我们就一定会有「怕什么来什么」的感觉:

    • 吃完晚饭,和家人出去散步消食。还没走出小区,就听到接连的狗叫声,没有几秒就看到三只狼狗龇着牙冲到了面前。瞬间吓得动都不敢动,直到狗主人喝走了它们,才缓过口气,长叹一声“吓死我了”。
    • 附近新开了一家鬼屋,网上的评论都说效果逼真,去的人都尖叫连连。正好今天没有事情,自己决定去探索一番。在门口换好票,突然感觉有点害怕,腿都有点发软了。
    • 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这门课只断断续续的听过三四次,书到现在也没有翻开。感觉复习也复习不完了,打两盘刀塔压压惊,赢了就去扫扫重点好了。唉,好害怕期末考试挂科呀。

    三件事情都存在「恐惧」的事情(狼狗、鬼屋效果、挂科),假设最后都发生了,哪种我们会有「怕什么来什么」的感觉呢?通常只有第三种。第一种情况根本来不及反应,狼狗冲过来就直接感受到了「恐惧」,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第二种情况预期到了,也确实对鬼屋的效果「恐惧」,但是这种感觉对我们并不是糟糕的事情。由此可见,即使都是「恐惧」,认知卷入较少的、一定会发生的或者评估和预期比较积极的,都不会让我们产生「怕什么来什么」的感觉。

    与其说「怕什么」,不如说「期待不发生什么」,而这种期待一定是有可能实现的。通常在复杂的社会性活动中,我们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正如 @贝加所说,考虑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友情、亲情和爱情确实是这种现象的重灾区。需要指出的是,「期待不发生什么」这种情绪和「恐惧」有所差别,它既包含了「恐惧」中不良的感受、注意和认知评价的偏差,又包含了可能不发生时候那种「希望感」。

    「恐惧」会导致注意偏向的改变,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我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对相关的因素投入更多的注意。我们害怕狼狗会咬自己,就会时不时的盯着周围的宠物;我们害怕会被突如其来的事物惊吓,就会一点点的移动保持警戒。社会性的恐惧尤其如此,很多人会有意识的注意男朋友出轨的蛛丝马迹,注意周围人看自己时表情的细微改变,注意每一道题目不熟悉的细节。

    「恐惧」还会继续导致评价的偏差,当我们的注意收集到了足够丰富的消极因素,似乎更坐实了自己的害怕。这种评价会对我们的行为作出调整,可能会开始对男朋友冷淡,对周围人投以敌视的目光,或者开始潦草而不假思索的答题。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当我们似乎坚信「恐惧」的事情一定会发生时,我们可能不再费尽心力的避免事情本身,而开始善后的事宜——如何让糟糕的事情看起来更体面。这样,自我妨碍的步骤就开始了,有些人可能开始和其他的异性勾搭,有些人则选择降低自己的人际需要,还有些人会在考试前通宵刀塔。到这里,「怕什么」很可能就来了。

    然后,我们还有一点点侥幸的心理,似乎有些细节还令我们充满「希望」。可能会偶尔发现男朋友对自己的好,会看到有些人对自己的理解和包容,或者是想到这门课往届的挂科率并不高。这种情绪虽然会让我们稍显放松,但是同时也失去了「恐惧」带来的紧迫感。而且「希望」对恐惧的调节未必有帮助,如果说「恐惧」是反复加工、深思熟虑的产物,那么「希望」像是突发奇想、稍纵即逝的火花,不能持续,希望破灭的时候反而让我们更加恐惧。

    有时候有种感觉,我们不爽的并不是「怕什么」,而是「怕什么来什么」这种体验。对此我有几个小建议:

    1. 接受「怕什么」就会「来什么」的事实。从统计学的角度,我们确实无从避免,但是也没有必要刻意的夸大影响。毕竟考试挂科、男朋友出轨和被狼狗咬,都是人生糟糕的瞬间之一,并不会因为我们的预见性而变得特殊。
    2. 感觉「怕什么」的时候,列一张单子理清事情的困局和机会。很多时候,怕的事情未必很容易发生,但是没有有意识加工的时候,并不可能意识到这点。这就需要我们将多个侧面展开,才可能发现事情的全貌。
    3. 割舍不切实际的「希望」,积极情绪未必都是良药。有些时候,「恐惧」是改变的动力,「希望」是改变的阻力。真正用得到「希望」的时候,是在改变扎扎实实的发生之后。
    4. 我们应该感觉庆幸,「怕什么」至少还回来,说明我们的情绪与认知都处于良好的运转和协调中。如果从哪天开始,「怕什么」一定不会出现了,那我们还需要「恐惧」情绪做什么?

    最后我想说,我好害怕这个答案有 1000 个赞啊!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