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这没办法,你想在学术期刊发论文,你就要「倒贴钱」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12-16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为什么在国内的很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是获取稿费反而倒贴钱呢?这是中国特色么?

    [​IMG] 笑道人,哦

    一般论文发表或按页面收费,或按单篇收费。

    另外还会有的费用,也就是审稿费。

    审稿费收稿即收,不论刊发与否。

    而且大多数习惯是:只有收讫了审稿费后,稿件才可以开始走审稿流程。

    (我碰到过审稿费一年多不交,然后来了个电话就问“稿子审得怎么样”的奇葩作者。

    告知要缴清审稿费后才能开始审理流程,还喋喋不休“那审稿费不交就不审稿子啊?”

    ——是的,我们连您是否收到缴纳审稿费的通知都不知道,审完了稿子找谁去?)

    而且据我所知,很多学报在稿件被正式刊发录用后,还会以“稿费”的名义退还或部分退还审稿费。

    (另:您的稿件要是被退稿了,就别问审稿费退不退了。我们已经搭进去钱给您的稿子送审得出同行评议结论了,去问问您的导师他们审一份稿子收到多少钱?)

    同时,会有部分如 CNKI 等数据库、情报文献中心等,少量购买学报或可网络发售的电子版。

    大约一年会给 3k 到 2w 不等。(2w 是需要你独家授权不能卖别家才能给到的费用)

    还有极少数会适当刊载一个到两个页面的广告。这些广告的年费,大约也就是 5k。

    这些,构成了绝大多数学报的全部对外收入

    学报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即便按 2 块钱一公斤出售,也不会有发行量的。所以,与普通的社会性杂志不同,学报即不可能、也不允许追求发行量。

    同时会有大量“被索取”(各高校图书馆、国家级图书馆、相关系统单位、常务编委……)等等等等。

    这其间,学报需要付出的费用构成分为:

    一、每篇论文的同行评议审稿费(一般稿件审理,至少要 2 份以上同行评审意见。二审需要由大专业常务编委审核。三审会有单位有外聘专职副主编或主编把关。最后的英文摘要还会聘请专业英语方面的专家整体润色校改。按给他们的酬劳,单审稿费部分是以三倍甚至四倍的价格赔付的);

    二、编辑校改论文格式、排版、与作者沟通、办理各项费用及印刷的日常工作人工成本;

    三、与作者沟通的网络费用、电话费用、邮寄费用;

    四、办公场所的各类年费租费水费电费邮资费(独立信箱是要给邮局付费的);

    五、版面印刷费用;

    六、应对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等各类年审、申报、DOI 码等购买、每年编辑学习、考试费用等等等等其他费用。

    相较而言,一年的收入与支出相比,过半的学报是入不敷出的。

    这是由国内的印刷管理费用过高,学术期刊征缴权益不高决定的。

    所以大多数学报都挂靠在一些单位名下,便利生存。高校的学报相对会轻松一些,因为都是由本校老师来负责审理,速度快、价格低,也比较容易刊发。

    至于是否是中国特色,我可以肯定的答复:

    不是。

    筹集公共资金和社会资金来维持学术出版,是国际通行的习惯标准。

    甚至现在的习惯是将稿件只要通过了最终终审,立刻送到网上提前发表,待纸介版本印刷完成后,再重新排卷号期号…就是为了能够早一点拿到钱。

    尤其是在社会资金几乎不可能顺利进入学术出版行业,公共资金的流通极其狭小的中国,学报可选择的生存范围就更是小的可怜。

    这与送好处、花科研经费无关,只和学术出版的行业现状有关。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JXB200502035.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BFX200704019.htm

    这里是两份相关研究,都比较浅,也有点早。

    以咨侧评吧。

    至于您所购买的文献价格高昂……很抱歉,那真的和我们这些做学报的无关。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42512/answer/13781654

    纯是被四大掌控下导致的垄断价格。

    一一回复各观点:

    首先说“国外大多数学术刊物是不收所谓的版面费的”,这点很难赞同。

    理学和医科不论,工程类的就我所知大概有 60%以上还在高额收取版面费。剩下 40%的不收或少收里,得有三成左右是行内垫底、口碑良莠不齐的——英文刊物。

    科学网的这篇文章(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99&do=blog&id=11310)混没有采样没有举例就说”国外目前总的情况是专业科学刊物一般都不收版面费(我所知道的是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情况)“,在谈论的时候则是用一些非学术刊物和非编辑部运营机构的例子来一言以蔽之,举例方式相当的”不科学“:

    Science、Nature…之类的,压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刊物。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06182

    这里举过例。

    但凡看过一眼这几本的也知道那上面作为科技前沿信息的内容有多少、报道和评论占了多少比例、是否都是正式的发表的学术论文?

    用这样的”信息杂志“——这压根算不上学术期刊了——年销量和传统学报比销量比营收——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可笑的笑话。

    还是说作者认为学术期刊应该都向这俩学习不搞论文发表,主动采写新闻去?

    而科技期刊集团性商业经营,其捆绑销售、恶性销售的结果我在上面也列了——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42512/answer/13781654

    ——就是您购买和使用的时候造成的不幸,再反诉垄断就已经晚了。这对学术界有好处吗?

    http://emuch.net/html/201010/2485766.html(小木虫上也有国内的号召)

    这时候怎么不见有人高声赞扬读者付费和国外如何尊重知识产权?

    《拓扑学》的编委们集体因为自身期刊跟 E 家的合约被签订时限过长,所以集体退出该期刊,重组《拓扑学杂志》。

    而且,四大旗下刊物的营收,和四大的营收是不直接相关的。

    因为有一种模式叫加盟,还有一种模式叫买断。

    人家不一定希望你加盟,都在努力买断网络销售权而已。

    加盟的结果是每年买定你的稿件独立销售权——和 CNKI 之类的模式一样。

    国内不是没有在做,但是什么样?一年买断,最多五万。

    某研究机构的附属刊物——是啊,大学可以养学报发自己的刊物,但是社会认可度低,怕自发自刊名声不好听——国内一线的学报也确实没几个高校学报——非要去外面的刊物发了才甘心。

    学术团体的刊物——现在的学术团体肯花钱养学报的有没有?有。

    但是这份学报就是谁来什么人情稿就要发什么稿。

    再查查这个作者之前的文章,随便看上两篇评述性质的: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99

    这哥们儿向来空谈,而什么”不是趋势“也毫无根据、没有实际采样比例计算。

    所出的”主意“,不过是花钱了发发牢骚而已。

    例如这种毫无逻辑的话:

    ”我对版面费就是编辑的劳动收入,是学术编辑劳动价值的一种货币体现的说法有保留。除非编辑没有拿工资,这种说法才能成立。“

    ——我只想问问:您知道编辑的工作是什么吗?排版打字员?

    从校改文字、更改题目、一一校对公式正斜粗体的使用、查验文字格式、数字格式、外文字符使用规范、变量代称行业习惯、默认物理量代称使用、中图分类号二级学科名称……一直到结论如何突出主题、word 里怎么 ctrl+F3 切换大小写都在一一培训给作者。

    当一个放浪不羁的作者认为编辑干涉了他的写作自由的时候,他是否知道他随便起的变量名称、毫无意义的下角标和文章中动不动搞出的奇葩”科技小故事“的作者,是在给编辑过程以及读者增添什么样的负担?

    一页几十到二百美金不等的版面费,是面向全世界不同收入人群的统一收费方式。

    国内则是一页几十到四百人民币不等的版面费,面向中国大陆人群收费。

    我并不觉得这和实际国民收入比起来有多大差异。

    同行评议的费用,国外也有。

    二、三、四、五的费用,国外同样有。

    EI、SCI 之类的检索每年审查费用,国外不是没有。

    医学刊物的广告是所有学术刊物里广告最多的,甚至很多医学学术期刊就是由医药厂商养着的。这种刊物可以养得起一个编辑部。

    数理的可怎么收费啊?

    不收或少收版面费,由他人垫付期刊运营费用,那么垄断期刊出版的结果已经暴露了。

    我对版面费倒是无所谓——学报的工资还不如我自己趁周末干点外快挣得多。

    但是我觉得最好的办法肯定不是不收版面费。

    ”为什么学报的运营成本要从投稿人身上出而不是读者来付钱看杂志?“

    因为追本溯源的看论文发表的目的:

    是广而告之我获得了该成果,这玩意儿的第一第二第三署名权是谁的,成果是在哪个单位和资金的支持下获取的,成果的概况是什么。

    读者买到的是一个思路和已知结果,读者需要为署名权付费吗?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