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干竟然是用速干剂「催」出来的?! 钟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品安全博士 我已经在不少地方给大家介绍过食品安全的问题了,最近又有新的新闻爆出,不知道您是否听说过,现在有些葡萄干是用速干剂「催」出来的。 嗯,听起来有点吓人,连葡萄干也要用添加剂吗?让葡萄迅速干燥的「神奇物质」到底是什么?不会不会吃出什么毛病? 葡萄上的白霜让水分难以流失 见过葡萄的人应该会注意到,有些葡萄的表皮上有一层白白的「霜」。 这种霜并不是农药残留或长霉,而是葡萄表面天然的蜡质。科学家们通过先进的仪器测定得知,这些蜡质主要成分是一种果酸,另外也有一些长链脂肪酸、醛、醇、环状化合物等。 这和葡萄干有啥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啦。葡萄变成葡萄干其实就是脱水的过程。刚才提过,葡萄表面覆盖着一层天然的蜡质,这层东西,其实是葡萄在生长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果实水分不流失而进化出来的,然而人类为了要制作更多样的食品,所以水分要从葡萄内部逃出来,变成葡萄干,这可不太容易。 由于这层蜡质的存在,人们衡量过,即使在新疆吐鲁番这种高温干燥的地方,使用传统方式晾晒葡萄干也需要近 1 个月的时间。 葡萄速干剂是什么? 为了加快葡萄制干的速度,农业科技人员想出了用速干剂的办法。 这种东西在国内的使用历史已接近 40 年了,使用以后能加快晾晒房的周转更快,对增加产量、农民增收的效果都不错,因此自然晾晒的葡萄干里确实有相当多是这种。当然,现在也有很多葡萄干企业使用人工烘干的加工方式了。 速干剂的成分其实并不神秘,主要是两种:碱和乳化剂,其中碱是核心。 1. 碱 碱的作用是破坏葡萄表皮的蜡质和角质层,就像把玻璃窗换成纱窗那样,让葡萄内部的水分更容易挥发,这就是葡萄「速干」的秘密。 常用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等,这些碱性物质主要在葡萄表皮发挥作用。即使有少量残留也不必担心,比如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会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中和,变为碳酸氢钠,也就是做馒头用的小苏打。 2. 乳化剂 乳化剂基本上都是脂类或醇类物质,安全性颇高,但它并不直接促进葡萄的干燥。 由于蜡质的存在,碱水很难浸润整颗葡萄。乳化剂可以利用「相似相容」的原理,使葡萄皮不再那么排斥碱水,于是碱水就可以均匀的附着在葡萄表皮上发挥作用了。甘油脂肪酸脂是常用的食用乳化剂,有些速干剂还含有食用油、乙醇等成分,其实也是利用「相似相容」的原理啦。 速干剂怎么用? 速干剂的使用方式是先按说明书调制成浸泡液,然后将整串葡萄浸泡 30 秒至数分钟不等,这个过程,乳化剂和碱陆续发挥作用。接着将葡萄捞出来稍加漂洗,剩下来的就和一般的晾晒没啥区别了。经过这样的处理,只需要 5 天,葡萄就可以脱水 75%,比传统方式快好几倍呢。 速干剂可好了! 使用速干剂的优势是很明显的:由于干燥速度快、晾晒周期短,因此葡萄腐败变质的比例下降,遭受的虫害更少,产量上升。此外,晾晒架的周转更快,葡萄干表面的灰沙量也更少。 快速干燥还可以减少葡萄营养成分的氧化和褐变。比如能保护葡萄里的天然色素,这也是为什么速干的葡萄干颜色更鲜艳。快速干燥也可以保护葡萄中的天然抗氧化成分,比如速干葡萄干里的花青素含量相对会高 3~4 倍。 还有这些要注意 速干剂算不上值得大家担心的问题,但选购和食用葡萄干时,还是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1. 避免选择颜色特别鲜亮、色泽特别均一的葡萄干(主要指浅色葡萄干),因为它们有可能使用过量色素或硫磺熏蒸。 2. 大约 4 斤葡萄可以晒 1 斤葡萄干,您心里还是估计一下价格,不要贪图便宜,购买过于便宜的葡萄干。从规模较大的超市购买,安全性较高。 3. 葡萄干的含糖量很高,比如经典的绿葡萄干的含糖量可达 80% 左右,您需要根据身体情况适量食用。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总会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谋取暴利,过度使用色素、甜味剂、二氧化硫熏蒸等加工方式,不过这种违法行为和速干剂本身就没什么关系了。 该文章由作者独家授权丁香医生使用, 并授权知乎、知乎日报发布。 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 doctor@dxy.com。转发请随意~ 健康问题,来问「丁香医生」(Dingxiangyisheng)。 发自知乎专栏「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