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闭着眼睛「看」这几部电影也是享受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12-29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有哪些导演的音乐品味好?

    [​IMG] 李屁屁,My oceans deep my rivers wide

    基耶斯洛夫斯基 以及他的作曲家 普瑞斯纳

    这个伟大的波兰导演,所有作品中音乐都是相当重要的元素,他的《蓝.白.红》算是我的最爱。

    《蓝白红》在上世纪 90 年代短短两年间制作完成,分别以法国国旗自由、平等、博爱三个寓意作为三部曲的主题,其作曲由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老搭档、波兰作曲家普瑞斯纳完成,参与其中的歌手及乐队全是波兰人,是十全十美的波兰制作。

    《蓝白红》三部曲的《蓝》,讲诉的是女主角茉莉的精神世界由封闭走向解放,所以整个片子的音乐是一首“死亡降临”到“自我解放”的交响诗,响彻全片的有两首曲子最让人难忘,一首布登梅尔的《funeral music》、一首波利斯创作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两首曲子水乳交融,并且在影片的不同段落以管弦乐器等起用变化表现人物的内心变化,以不同的短曲目配合长达数秒的黑屏,其起伏缓和对应人物的命运变驳让人难忘。

    《白》则是不同于《蓝》的荒诞、戏谑,其音乐本质上也分为两首,不过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两首:由双簧、单簧与长笛等木管乐器演奏的旋律较为质朴忧郁的所谓“感情主题”,另一首则是由小提琴主奏的 tango,前者对应的是人物在妻子的压力之下的心灵写照,后者则具有变化多端的态势。令人注意的是基氏特意安排主人公用纸包裹的梳子作为特别的乐器,演奏出的波兰老歌。这首 tango 旋律由普瑞斯纳根据人物形象贴心选自 jerzy petersburski 在 50 年代创作的《To Ostatnia Niedziela》(《this last sunday》)。其旋律素材也在《辛德勒的名单》与《毒太阳》中出现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主人公历经千山万水归家的那首《home at last》,完美地将热辣的拉丁风情与肖邦的浪漫夜曲结合得丝丝入扣,单独拿出来听也极具观赏性。

    而《红》作为三部曲的终结,既不同于《蓝》的沉重,也不同于《白》的荒诞,以一种让人舒展而温柔的方式,为三部曲的人物安排了重生寓意的结局。作为三部曲最后一部,也是基氏的最后一部作品,其从不同方式展现了博爱所能达到的边界,以此基础上基、普两位老搭档为本片挑选的配乐核心,则是不时闪现、烘托全片的波莱罗舞曲。女主角瓦伦丁以模特身份在阵阵掌声之中走着 T 台,其时,本就适合于底衬时尚表演的波莱罗舞曲切入,弦乐、木管交相辉印,描摹出瓦伦丁的单纯与忧郁。之后瓦伦丁独自带着疲惫驱车回家,波莱罗的主题有所变化,开始在吉他、弦乐、单簧的交织中发展。其与人物的姿态、遭遇、经历无不配合得天衣无缝,让人不禁在人物的内心世界里徜徉叹息。

    ......

    基耶斯洛夫斯基作为一个命运跌宕的波兰导演,其拍摄影片的关注点永远在抛弃了激荡的民族大义与历史背景的、强调个人的精神世界。他卓越的音乐表现力以及视听感染力通过音乐与电影的高度统一而彰显得淋漓尽致,虽然其中有很多作品单独拿出来的可听赏性不高,但并不影响经典的传播。就我的观影数量来说,基耶斯洛夫斯基虽然自认为“朴素的、地方性”的导演,但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对音乐的品味,绝对是我所见识过最具世界水平、也最具经典的导演之一。

    怀念基氏,纪念《蓝白红》上映 20 年。(书于 2014 年)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